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琳  程艳妮 《收藏》2014,(19):118-127
两汉时期,铜镜铸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达到高峰,其精美的纹饰和丰富多彩的铭义内容,浓缩了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为研究古代社会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些铜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划)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由于铜镜所具有的破暗取明、去魔压邪作用,加上汉代“视死如生”和“诸养生之  相似文献   

2.
李文涓 《收藏》2009,(6):89-89
常德博物馆陈列着一枚体形硕大、纹饰精美的五代四狮缠枝葡萄纹大铜镜。该镜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座外主体纹饰为四狮纹,另有缠枝葡萄纹点缀其间(图1)。四狮两两相对构成两组:一组作奔腾状,头微低,似待抵御对方。  相似文献   

3.
洛阳博物馆藏汉代铜镜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岩 《收藏界》2010,(12):118-121
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从齐家文化开始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我国铜镜完整的发展演变体系。两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强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昌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铜镜制造工艺也相应地有了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张孜江 《收藏界》2010,(6):116-120
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镜背的图案纹饰,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汉唐铜镜,不论形制、工艺、纹饰都达到了青铜镜发展的又一高峰。四川博物院藏有部分历代各式铜镜,此篇按时代先后,  相似文献   

5.
崔睿华  王保平 《收藏》2018,(1):74-83
宋金时期,铜镜经过了两汉的鼎盛与隋唐的繁荣逐渐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虽不能与汉唐铜镜媲美,但也有创新的一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中国铜镜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铜镜故事     
张咏梅 《收藏》2011,(5):86-91
中国古代铜镜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大量生产。在古代,由于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与国家军事、经济紧密相关的兵器、钱币等的铸造都需要铜,而古代开矿技术并不发达,铜的原材料十分珍稀,铜镜因而成为比较珍贵的生活物品。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围绕铜镜这一小小的日常生活用品,演绎出了无数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孙立谋 《收藏》2008,(10):80-83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国用作鉴容的铜镜传人日本,成为其历史上帝王政治、财富、权力的象征。迄今所知,在日本北九洲为中心地域属弥生时代(相当于中国两汉时期)出土的中国制铜镜达300面之多;属古坟时代(相当于中国魏晋时期)的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一为中国制造。据《三国志·魏志·倭传》记载: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倭女王遣使来到中国的魏朝,  相似文献   

8.
倘红 《收藏》2008,(11):46-47
扒村窑任令河南省禹州市扒村,始烧于唐,历经五代、宋金而终于元、明。烧造产品有白釉黑花、黄釉黑花、白釉划花、红绿彩、三彩、白釉、黑釉、黄釉等,装饰技法有绘画、划花、剔花,有釉下和釉上两种彩绘。白地黑花瓷较有特色,器型丰富,其中瓷枕造型新颖,装饰内容取材广泛、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瓷枕的枕面装饰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王权  王连根 《收藏界》2013,(10):113-116
铜镜是古人用来梳妆照容的日常生活用具,而且也是精美的艺术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铸造在铜镜上的凤鸟纹图案常被古人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我国最早出现凤鸟纹要追溯到商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殷商人非常崇拜凤鸟,西周时期,周人建国后对凤的崇拜达到了极盛的地步,曾有"凤鸣岐山"传说。中国的凤鸟纹铜镜从唐代才  相似文献   

10.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08,(10):88-89
中国的青铜制镜经历了战国、汉、唐三个高峰期,之后出现的大都是黄铜镜。青铜镜作为青铜器的一个品种,凝聚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镜背上的铭文、珍禽异兽、花木虫鱼、仙凡人物乃至天地宇宙,构成了一幅幅奇妙的画卷,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可以说它是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日渐火爆,国内青铜镜的价格一路狂涨。但另一方面,随着青铜镜鉴定知识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造假设备的先进和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的参与,很多假铜镜出现在古玩市场上,令收藏爱好者防不胜防,因此,在市场的推动下就出现了鉴定热。  相似文献   

11.
张朝晖 《收藏》2011,(5):94-94
人类自从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火灶便成为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生活用具。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汉代龟形铜灶(图1、2),古朴典雅,做工精良,造型奇特,十分少见。  相似文献   

12.
何寿松 《收藏》2011,(3):77-78
近日,笔者在兰溪市诸葛镇附近一减友处见到一本旧时儿童“过关”仪式上的说唱词清代手抄本《阴门打关煞科》(如图)。这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民间祈福谈灾、延年益寿的风俗,以及道教有关“法事”的程式、内容等,都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宋捷 《收藏》2009,(7):122-124
博局纹俗称规矩纹,西方学者也称“T、L、V”纹。这种纹饰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六博戏。六博戏又简称为博、六簿、陆博,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具有完整规则和道具的棋类游戏。  相似文献   

14.
张必萱 《收藏》2013,(3):44-51
千峰翠色——越窑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早在东汉时就烧成了中国最早的成熟青瓷,揭开了人类瓷器史的第一个篇章。越窑的烧造历史自东汉一直持续到南宋初,长达1100余年。越窑青瓷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贡瓷珍品,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而且远销亚洲、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唐宋时期是越窑的鼎盛期,越窑青瓷以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如冰似玉的釉色赢得了文人墨客的赞赏,赞美越窑的诗句如陆龟蒙:  相似文献   

15.
龙远宏 《收藏》2010,(11):129-129
奇石是大自然惠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收藏奇石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也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收藏》2007,(10):55-61
山西古代贷币,从产生到发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先秦时期的货币,时代脉络清晰,流通地域广大,品类十分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中国古代货币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我们研究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及冶金、铸造、文字提供了宝贵资料。现仅就考古发现和传世的实物资料,按时代顺序对山西古代货币作一个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文利 《收藏》2009,(5):102-103
汉画像石主要用于两汉时期的墓室、祠堂、石阙等建筑的建造与装饰,是我国古代主要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内容广泛、题材丰富的汉画像石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汉代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