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史●三省六部制【概念解析】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建三省六部,以加强中央集权。三省指内史省(唐时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并颁发诏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  相似文献   

2.
先看一道2007年全国文综Ⅱ试题。(2007全国文综Ⅱ、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相似文献   

3.
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高中新课标人民版教科书说:"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  相似文献   

4.
三省六部制在西汉以后形成并长期发展,至隋朝时期得以确立,到唐朝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将这一机构设立的制度称“三省六部制”。  相似文献   

5.
:唐代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3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经常性地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 ,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 ;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中国特色的“3权分立”。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论政是政事堂的正常态 ;中书省的政事堂议政是政事堂制度的破坏 ;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是政事堂制度的瓦解  相似文献   

6.
  韩国军 《新高考》2006,(10):40-45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隋朝统一全国的必然性是①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③南北方经济的发展④隋文帝决策的正确()的是A.①(多⑧B.(办国④C.②遭)D.(办国2.右图为“无字碑”,请问它是为谁所立‘了() A.隋文帝B.武则天C.唐玄宗D.唐德宗3.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工部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工部D.门};省一中书省一…  相似文献   

7.
人文视野     
7号情报“政府"一词由何来政府,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但“政府”一词本义并非如此。唐朝时,确立了负责中枢政务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决策机关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具体执行的尚书省。“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权,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这些长官们日常办公的地方叫“政事堂”,号称“政府”。“府”是官署的通称,即百官会集之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李林甫领吏部尚书,日在政府。”胡三省注云:“政府”即知事堂。这大概是“政府”的  相似文献   

8.
唐承隋制,设三省六部。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议签发,或驳正违失;尚书省通过六部执行。其中,门下省“审署奏议,驳正违失”的封驳权,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得以巩固和存在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唐朝初年,其作用更为重要。所谓封驳,是指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是从封事和驳议发展而来。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止泄密,用袋封缄,称作封事。《汉书·霍光传》中有  相似文献   

9.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武三思《贺老人星见表》曰:臣守节等文武官九品以上四千八百四十一人上言:臣闻惟德动天,必有非常之应。(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三册第10 66页)胡案:武则天朝文武九品以上官员数量四千八百四十一人,这大概是当时全国算得上品的官员的总和了。看起来好象不是在京的朝官数量,因为当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礼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民部)一台(御史台)大小官员似乎不足此数。然不能确定,尚待考证。《全唐文》中一则唐朝官员数量资料@楚瑶  相似文献   

10.
北燕是以鲜卑化汉族冯氏家族为主体,吸收了辽东地区乌桓、高丽等族人建立的一个鲜卑化政权,其政治制度大都沿袭后燕、,最高统治者称王,设大单于,中央设有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等机构,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在其生存的30年中,与柔然、高句丽、江南汉族、北魏都进行过外交联络,最终被北魏消灭。  相似文献   

11.
潘培琪 《历史学习》2003,(10):37-37
人教版高中(试验修订本·选修)《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课后一道选择题为隋唐时期,负责执行政令的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尚书台D.门下省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答案为C,笔者认为答案是错误的。尚书台原系西汉汉武帝时掌管皇帝秘书事务,负责公文发放的机构,所任官吏,资浅任轻,尚书令、尚书公为千石、六百石的中下级官吏,尚书郎则多由令史久任者补之,为一般士大夫所不屑为。尚书一职官卑位低,易于驱使。东汉初光武帝刘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尚书台置尚书令、尚…  相似文献   

12.
《唐会要》校读札记一则丁鼎《唐会要》卷六五《秘书省·著作郎》载:贞观二十三年闰十二月置史馆于门下省,宰臣监史。自是著作罢史任。而同书卷六三《史馆上·史馆移置》却说:武德初,因隋旧制,隶秘书省著作局,贞观三年闰十二月移史馆于门下省北,宰相监修。自是著作...  相似文献   

13.
杨坚代周建隋,尽废周官,其制度名称仍依汉、魏之法。中央置三师三公、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录、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十二卫府军官,分统其职。地方上基本行郡县。隋代官制,对唐宋官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道中国古代史试题:自隋唐以来负责考试选官的中央部门是()A.吏部B.户部C.礼部D.工部同学们刚接触这一道题时,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A.选择“吏部”,究其原因是翻阅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教材(选修),能找到对吏部职能的解释是“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而对礼部的职能只解释为“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如下文楷体字:三省六部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2009,(1)
六部始自隋唐,职能承自秦汉。魏晋以降,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隋唐以六部组成尚书省。元朝六部归中书省。明初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末废六部。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七○八年的除夕,中书省、门下省的大官与翰林学士、诸王、驸马等大批权贵“八阁守岁”的时候,唐中宗导演了一幕赐婚的闹剧。新郎是一贯“谗附权贵”的御史大夫窦从一,新娘是韦皇后的老乳母。且看《通鉴》这一段精彩记事:酒酣,上谓御史大夫窦从一曰:“闻卿久无伉俪,朕甚忧之。今夕岁除,为卿成礼。从一但唯唯拜谢。俄而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扇后有人衣礼衣,花钗,令与从一对坐。上命从一诵《却扇诗》数首。扇却,去花易服而出,徐视之,乃皇后老乳母王氏,……上与侍臣大笑。……从一欣然有自负之色。  相似文献   

17.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办公之所,先置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本文通过对政事堂地址变动的分析,来说明中书令一职从一般宰相到首相的转变,以及由此对唐朝中枢政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操于相府置秘书令丞,"典尚书奏事",是为了限制尚书台权力过大。曹丕称帝,改秘书令丞为中书监、令,中书省建立,尚书台典机要之权移中书。中书既掌军国机要,又从尚书台夺得草拟诏命权,威势太盛。魏明帝逝世后,限制中书权势成为专制皇权发展的必然需求,门下、散骑以至秘书省的创建,正是这场争斗的必然结果。泰始二年"重谏诤官之选"诏书的颁布,是刚取得皇权的晋武帝限制中书权势行动的开端。从此侍中、黄门侍郎"应对献策","掌门下众事"外,屡充皇帝特使,或巡视州郡,或军前慰劳,或安抚新附,权力向外扩展;常侍、侍郎,除"从容侍从,承答顾问"外,"参掌诏命,平处文籍",成为"左右机纳之器",权力向内伸张。泰始十年通直散骑常侍的设置,正是常侍权力扩大在人员增置上的反映。散骑"虽隶门下而别为一省",其始置于泰始末,最迟不晚于咸宁四年(278年)前;而门下省之成立,当在晋武帝泰始初,稍早于散骑省。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秘书省建立,企图以行政手段削弱中书权力取得了表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区域单位,自古就有多种级别,且各自起源时代不一,各朝亦有变更。 省原是古时王宫禁地别称,汉、唐时均为官署之名,如尚书省、中书省等;到了元代,统治者将全国分十二行中书省,从此,省才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府最早是国家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地方。唐朝时,统治者将京师和陪都所在地的州升格为府。从此,府开始作为一级行政区域的名称。 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域之名,在秦、汉以前即有“九州”或“十二州”的传说。汉武帝时虽有“十三州”之分,但也只是京师附近地区;直到东汉末年,州才开始作为那以…  相似文献   

20.
《高宗谥议》是唐代皇帝谥议文中颇为独特的一篇。唐代皇帝谥号主要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等部门官员集体议定,上奏朝廷确认。《高宗谥议》的作者涉及执笔者、身份作者、精神作者等多重关系,虽以中宗口吻表达,实反映武后的意志。其按语关于“天”“皇”“大”的解释,或循旧例,或据经典,或为新创,与武后及官方的习惯说法不尽一致。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应理解为“天皇”“大帝”的合称,文中关于高宗谥号的解释及其“九德”的过度虚美,杂糅诸家思想学说,大抵以儒家为根本,以道家为归宿。武后将高宗神圣化,与其特定的现实背景和政治用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