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一题多解、全方位多渠道地考虑问题, 对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举一例. 题目: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质量M=2 kg,木板左端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向右的恒力F=2 N作用在物块上,要使物块相对木块移动L=1 m,F  相似文献   

2.
小小杂技员 准备: 1.在宽20厘米、长2米的平衡木中间钉一块高10厘米的木块,做成“天平桥”。 2.在长40厘米、宽15厘米木板中间钉一块高5厘米的木块,做成“晃板”。 3.在长80厘米、宽15厘米木板(或废旧长板凳的面)中间钉一块高8厘米的木块,做成“跷跷板”。 玩法: 小班幼儿一手拿彩带,一手拿玩具小伞走  相似文献   

3.
晒台上或院子中有一个折叠桌,夏天可以供一家吃饭,也可供学生做作业,冬天将桌拆开收藏起来,仅占很小一块地方。图(1)和图(2)中所画的就是这种折叠桌示意图及分解图。桌子由木板制作。垂直于地面的两块“山”字形板是桌子的支撑部分,连接两块山字形木板的是四块木板(一块桌面、两块凳面和一块撑条)。凳面和桌面的结构基本相同,由相互垂直的两块平行木板胶合而成。垂直于地面的木板上有两个向下  相似文献   

4.
制作方法:用一块1.5~2cm厚的长木板,将其表面刨光滑分割成三块,其中一块长30cm宽12cm的长方形A作底板。在底板上靠一条长边的中间部位凿一个长7cm,宽4.5cm,深3~5mm的凹槽(用来放平面镜);另两块高24cm,宽15cm的木板作竖直平面E,F。E与F之间用两个小合页连接起来使之能绕轴转动。在离底边1cm处,以轴线为中心,在E,F板上分别凿一条长3.5cm宽、深各0.5cm图1 反射定律演示器的槽。将E板与底板A有槽的一边用钉子固定好,使E,A两平面垂直,F板可绕轴线转动,再将一个…  相似文献   

5.
蒸气转轮     
(一)制作材料: 润肤油铁盒一个,1寸半铁钉两根,宽3厘米,长20厘米铁片1条,宽20厘米,长25厘米木板两块。 (二)制作方法: ①将铁盒去盖,在盒侧面钻若干个等距离的小孔。用电烙铁把两根铁钉分别焊在盖和底的圆心处,将盒盖盖紧,就制成了蒸气转轮。②用一块木板做底座,一块木板做支架.如图二钉牢。③将铁片做成如图一形状,上片钻一小孔,能使转轮铁钉在孔内转动,下片冲一个凹坑。然后将铁片固定在  相似文献   

6.
跷跷板     
跷跷板集体创编文/张京功能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准备材料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一块,长2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木条两块,长20厘米、直径3厘米的圆木棍一节,铁钉12个。制作方法将两块木条分别钉在长方形木板的两边,再将圆木棍钉在长...  相似文献   

7.
教学初二《物理》“运动和力”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结论,可作如下演示实验。(如图),实验装置由两块木板组成。一块长20厘米,挖有小槽(作斜面板用)。另一块木板长40厘米,(作平而板用),小槽取中挖30厘米长即可,槽深以大于小球直径的2/3为宜。  相似文献   

8.
一、制作材料 :1.厚0.5cm、宽5cm的长木板条数块(软性木质板较佳) ;2.厚约1cm、长宽约10cm的正方形人工密度板一块 ;3.细圆竹签数根 ;4.薄木胶合板(三合板) ;5.扁方形细木条几根 ;6.小铁钉、强力胶和木乳胶 ;7.直径1cm的圆柳木棒一段。二、制作工具 :刀、锤、细钢锯条、圆规、微型电钻、刨子、笔、直尺。三、制作过程 :1.制作车厢。用锯等工具截取20cm长的板条四块 ,切取约20×20cm的薄木合板一块。刨光木板条表面 ,以切好的薄木合板块为底 ,四块板条围钉成四面厢板 ,制作高5cm的车厢一…  相似文献   

9.
题目如图1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木板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此时将一质量为m(m相似文献   

10.
题图1中,质量为m剖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才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相似文献   

11.
“木桶效应”的启示人们将一块块木板围拼在一起,加上一个底,再夯严缝隙就成了一只木桶。这样的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只要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其它木板再长的也不可能多装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关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借用“木桶原理”加以阐释。一个人的成长包括很多方面,整体上  相似文献   

12.
蚂蚁观察箱     
《幼儿教育》2002,(5):44-44
材料与工具:玻璃、木板、石膏、带盖的小瓶、塑料管、橡皮泥、玻璃胶。制作方法: 1.将四块玻璃围合成一个正方体箱状物,然后粘到一块木板上(其中一块玻璃稍短,使玻璃围合时形成缺口)(图①)。 2.在箱内木板上用泥沙搭墙造屋,沙墙厚度为2厘米左右(图②)。 3.把石膏和水拌匀后倒入沙墙之间的空隙处(图③)。  相似文献   

13.
完全正方形化问题,指的是将一个矩形无空隙地割分成若干个正方形.这类题在中考、竞赛试卷中常有出现,现举例说明之. 例1 大厅长27.2 m,宽14.4 m.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木板铺满地面,最少需要正方形木板__块. (1998年“希望杯”培训题)  相似文献   

14.
一、圆形教具(1—5年级口算均可使用) 1.制作: ①将一块直径46cm的圆木板,照(图一)挖好方形孔,固定在支架上,作档字的面板。②将一块直径28cm的小圆板,照(图二)写上数字,放在中间层,作横式的后一个数字盘。③再做一块直径与面板一样大的圆木板,照(图三)写上数字放后面,作横式的前一个数字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2003,(4):1-1
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软件、网络、师资、资金就像组成木桶的边板,缺任何一块也无法盛水,在木板齐全的情况下,盛水量也只能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因而,实现“校校通”的有效方法就是“五块”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题目 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的物块,所有物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物块的初速度分别是v1,2v0,3v0,…nv0,方向都向右,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选择题的特点下面是关于"力学"的一个选择题: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一块小木块放在长方形的木板上,小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如果用水平向左的恒力以速度v向左拉木板,弹簧示数是F_1,则()。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_1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相似文献   

18.
<正>材料和用具水,两个相同的大(塑料)饮料瓶,两块木板、两张小凳。我的问题如果把空瓶子当作乌龟,把装水的瓶子当作兔子,让"龟"、"兔"赛跑,谁会跑得快一些? 我的实验找一块平地,并排放上小木凳。将长木板一端放在凳子上,另一端放在地上,使两块木板形成两个相  相似文献   

19.
李楷 《中学理科》2005,(10):48-49
原题:如图1,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挡板,木板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0.2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物块,其质量为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度v=4.0m/s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挡板相碰.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n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相似文献   

20.
在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块长7分米、宽4分米的木板,把它分割成两块面积都是14平方米的木板。有几种分割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学生回答有下列三种分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