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代词重叠现象的研究相对薄弱。对荣河话中的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作出简要分析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荣河话中关于代词重叠的特殊用法。荣河话中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都可重叠使用,对所指代的人称起到强调的作用。荣河话中的疑问代词按指称对象可以分为六类且都可重叠使用,疑问代词的重叠根据语用场合的不同,表达不一样的隐含义。  相似文献   

2.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北部,尖草坪区的方言与太原话不同,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和人称代词。尖草坪区方言中的人称代词不很复杂,本文尝试对太原尖草坪区方言中人称代词的语音、语义和语法功能作简单的描写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浑源方言(老城区话)人称代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收集方言原始语料,对浑源方言人称代词作了分类描写,对其表现形式和语法功能作了充分探讨,展现了浑源方言人称代词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4.
昭平白话是流行于昭平境内桂江两岸的一种粤语亚方言。昭平白话的代词很有特点,它不仅与普通话代词的用法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与其他地方的白话也不太一样。本对昭平白话代词的用法进行描写和分析。全分三部分展开:一、人称代词:二、指示代词;三、疑问代词。  相似文献   

5.
武安方言的人称代词相比普通话来说较为丰富,使用情况也比较复杂,本文主要描写了武安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太原小店话中的代词同普通话一样,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文章分别对各类代词的语音、语法及语义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太原小店话中的代词同普通话一样,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文章分别对各类代词的语音、语法及语义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话中,"们"不可以单说,必须附着在单数人称代词后,才能表示与之相应的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但在定襄话中,"们"的用法却没这么单一,它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词,它作代词和语气词时可以单说,也可以单用,但是在作副词时,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用。文章将从代词、语气词、副词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们"在定襄话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内蒙丰镇话人称与指示代词的变读是综合应用变韵与变调来实现的。人称代词变读主要反映对指代对象的亲切、近昵或人际评价等功能;指示代词变读是体现其句法或人际功能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歙县北乡话,使用人口大约2万人.其代词系统可分为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一般二分,用词比较复杂.在具体的形式以及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很强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1.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原本性音乐"为精髓,"整体艺术"为核心,"人们必须自己参与"为特征,"以人为本"为宗旨,"节奏教学"为基础,"本土化"为原则;具有独特、创新、开放的鲜明特色和直率、简朴、原始的独特风格,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不但直接影响西方教育的改变.也为我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两个明协调发展为标志;以改革为动力;以对外开放为重要条件;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人的发展为归宿。  相似文献   

13.
开展省级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前提,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价制度是基础,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重点,推进内部质量保障建设是关键,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分类发展是主旨.  相似文献   

14.
从关注高职学生职业性发展、拓宽就业面和提高就业力的角度来进行课程改革,以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为载体,构建“锥形”课程模式。它是以工作体系为建构视阈,以“就业有优势,择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为建构内容,以课程模块为建构形式,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建构目标的课程结构范式。  相似文献   

15.
EDA技术在电路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DA(电子线路设计座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CPLD/FPGA)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进行必要的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过程.通过总结EDA技术的实践经验,介绍EDA技术的发展、基本特征和应用,并在EDA技术设计过程和EDA实验室建设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张载关学的历史观,以“天人一气”的人性论为哲学依据,以“一物两体”的互补辩证法为理论思维,以维新改良为价值极致,以强化宗法凝聚力为社会控制中心,以“民胞物力”与理想归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在晚清书院和私塾中独树一帜。它以救国救民为归旨,以培养维新人才为急务,以学术创新为手段,以教学改革为突破,提倡学术自由,强调事上磨练功夫,重视精神品德教育,立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创造性地设计了较完整的教育教学计划,并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其远迈时流的办学宗旨、融会古今的教学内容、清新自由的学风与教风构成了它的办学特色,也确立了它在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既有着与世界其它宗教文化的相似性,更烙上了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痕迹。道教倡导的以修性养生为根本的炼养途径与它的以神仙信仰为宗旨的宗教教义是一个不可调和的文化存在,正是这种不可调和性,最终导致它的内容与形式分崩离析,道教的演变过程也就是扬弃其宗教外衣和产生以中华武术为主的中华养生理论的过程。武当道教文化的特色便是道教的历史归途。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希勒牧场的草场使用制度变迁,论述了传统"自然"的互主性综合含义及其演变成现代"自然"、而与文化对立两分的过程和后果,分析了草原围栏化对地方社区、传统文化的冲击并分析了草原围栏化与农业文明、西方现代科技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文学以“突围与变革”为其外在风貌,以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纠结与冲突为其内在肌理,由此建构起这一学科的独立性,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体现出这一学科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