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36):170-171
本文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借鉴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方法,对物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型。本文以"物质的密度"一节的教学案例为例,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利用现代知识观来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认知图式是幼儿在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反映着幼儿的认知兴趣。幼儿认知图式的价值有:联结幼儿行为与其认知兴趣之间的桥梁;揭开幼儿思维活动渐进发展的真正面纱;促进幼儿思维与学习持续不断地发展;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经验认识世界;支持其基于旧经验建构新概念,促进其持续学习。幼儿认知图式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启示有:以幼儿兴趣为导向,挑选、设置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根据不同主题图式选择故事书,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做准备;促使教师把握恰当教育时机,发展幼儿书写能力;经过持续观察幼儿的认知图式,全面而客观评价幼儿。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以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的、建构性的、以活动和过程形态存在的学习过程,课程目标偏重于程序性的、内隐性的、个性化的知识,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倾向于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4.
提问对促进知识建构具有引发无意注意、铺设思维路径、推进深度学习的教学价值;辨问、曲问、追问、逆问等提问方法可在知识建构中起到加深理解、指导分析、强化综合、建立评价的作用;设计"what""how""if"3类问题,可促进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3类知识的建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建立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5.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信息加工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新授课中,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学生活动和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生活动具有不同的学生活动要素.教师要依据学生活动要素设计相应的课堂观察量表,以便有效观察学习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学生活动.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是程序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陈述性知识对个体认知发展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接纳新的知识、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创新思维的发展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各门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思考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基本行为,学生在思考中建构知识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途径。新课标强调数学是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多种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激活学生思维,令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持续性思考,促进思维逐渐完善并得到健康发展。在意识方面,教师要明确思维严密性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实践过程中,要随时贯穿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依托自己的内在能力解决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贞节观念、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自慰行为、性冲动、异性性行为等方面展开调查,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为促进大学生的性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过程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在大脑中的贮存方式是产生式,产生式是遵循“条件一行为”规则的,即当特定条件出现时,就会产生一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语法教学应尊重认知规律,遵从初次性的输入、层次性的建构和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转化过程。本文依据认知规律和图式理论,结合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图式化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激活原有图式并建构、完善有一定层次结构,又互相关联的语法能力网络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语言意识的研究受到语言教学界的日益关注.作为教师语言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维度,即陈述性维度和程序性维度,它们决定着教师最终的教学效果.然而,实现教师语言意识由陈述性维度向程序性维度的转化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通过分析构成教师语言意识的两个维度,对外语教学中实现教师语言意识两个维度的条件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教师语言意识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学形态是平台,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是途径。在这个平台上能有效地实施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建构其知识和能力,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实现学生学习由再现思维向创新思维提升、教师教学由知识传授向智慧培养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小班化”教学形态是平台,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是途径.在这个平台上能有效地实施以“任务为栽体”的教学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建构其知识和能力,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实现学生学习由再现思维向创新思维提升、教师教学由知识传授向智慧培养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词汇语义图式理论从词汇的语言环境特征(即与其高频共现的语言项目)出发,揭示词汇的语义特征,指出本族语者拥有的词汇图式的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促使其对母语的自动化提取与准确使用。该理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使用中常见的误用、使用不足与搭配错误等问题提供了另一个解读视角。在外语学习中,词汇程序性知识欠缺会导致误选,词汇图式泛化会导致使用不足,词汇图式迁移则会导致搭配错误。对外语词汇使用问题的成因从图式的建构、激起、细化和受干扰等方面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认识外语词汇深度习得中词义认知、语境知识、输入频数与方式等因素所起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外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5.
黄志勇 《教师》2013,(12):36-37
探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探究型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中,在数学学科领域中尤为普遍。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探究性教学"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进行论述,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科书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在使用史料时往往倾向于概括性的陈述,史料细节中的生活、情感、思想内容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史料细节,以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活动、激励学生探究、辅助梳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一、以史料细节创设情境,影响学生情感态度教科书中的历史结论、史料内容通常较为精简,往往会带给学生枯燥感,会阻碍学生体验历史材料中蕴藏的各种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按表述形式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理想的语文程序性知识教学应该是,当学生遇到某种相同或相似情境,会自觉产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行为。针对语文程序性知识教学存在的忽视其综合性、迁移环节以及其"填鸭式"教学问题,我们要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策略,即注意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形成;注重示范后的迁移;注重用案例说话,让学生自己总结"程序"。  相似文献   

18.
新版《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体验性活动经验;关注探究过程,积累思维性活动经验;构建知识网络,积累归纳性活动经验,以此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看作程序性知识在活动中的主体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是培养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而解决好程序性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搞清楚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机制问题。程序性知识本身并不代表能力,因此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促进程序性知识向能力的主体性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必须面对多样的个体和他们多元的潜能,结合学科或课程,走向课堂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学生探究思考、发展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了"开展探究,促进学生理解;拓宽教材,开阔学生思维;巧借错误,深化学生认知;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