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路易丝》中的路易丝,虽身处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两位作家却将他们置于当时真实的现实中,对人性中欲望、贪婪、虚伪、欺骗等诸多弱点的探究却异曲同工。本文将从这种疯狂变态行为的表现,变态心理性格的成因及变态人性的揭示来分析这两位女性形象。并重点论述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阐释,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那是在感恩节后的那个周末,路易丝带着她的黑棕色混种可卡犬散步穿过屋子后面多山的小树林。那是个微寒的早上,薄雾扫过青草,穿过林木。在她们动身离家之前,路易丝为她那个毛茸茸的伙伴穿上了一件黄色外套。这只狗狗的名字叫黛西,她有点怕冷。路易丝喜欢给黛西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因为这样的话,在黛西  相似文献   

3.
逍遥法外     
亨利.托曼因为杀了人却没有受到惩罚而得意,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了不起——我是一个逍遥法外的谋杀犯!只有一个人知道他的犯罪事实,那就是他的妻子路易丝,而他也正是为了路易丝才杀人的。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中作者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者一方面站在男权的立场上,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书写女性。另一方面,作品中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女性的崇拜与敬畏之情。这使作品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形成悖论,反映出作者的矛盾心态。究根结底,是儒家封建思想的显在影响与远古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相互结合、相互冲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十九首》中“男子代作闺音”的现象比较集中。游子们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无意识的作用下,在代作女性诗歌中隐藏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即: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和对女性性别的羡慕。  相似文献   

6.
"折房女"是苗族社会中明显的一种女性歧视现象,苗族文化里特有的舅权传统、封闭的生活环境、独特的财产继承观以及女性天生纤弱的体质使得这种歧视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创作多以平凡女性的日常生:舌为描写对象,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平淡中见真齐。门罗在小说中对女性生活的关注与阐释。展现出后女性主义区别于激进女权主义的小人物式超越男权中心,以实际行动和担当代替消极反抗。通过塑造各种平凡女性的形象。实现了女性作为他者话语的无意识存在,以及社会独立个体的身份认同。后女性主义小说的无意识叙事,将历史文本化,以集体寓言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8.
潘莺 《英语广场》2020,(1):9-10
本文通过童话故事《小红帽》以及由之改编的美剧《童话镇》中小红帽的经历,利用荣格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了年轻女性如何实现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内在直觉、负面母性、内在欲望的吞噬性和阴影常常处于无意识的心灵之中,对于它们的觉察、转化和整合,不仅促成了女性的心灵向前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认知个体的蜕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重新审视简·奥斯汀女性小说《艾玛》,分析《艾玛》中主人公的最终选择,从而找到女性视角下的集体无意识表现;从女性惯有的爱情婚姻、家庭和阶级门第的观点出发进行研究,论述了《艾玛》中选择的必然性;借此可以看到简·奥斯汀作为女性作家,虽然较以前女性作家有了一些突破和挑战,但并不能完全走出父权社会带给女性的压抑,这可以说是女性天然形成的弱点或是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所以借《艾玛》中对女性的选择的集体无意识分析,以此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这部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叙述了传统女性生存的悲剧性故事,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存的宰制。男性文化以拒绝的方式置女性于无我的他者性生存,在拒绝的接纳这一悖论的生存中男性文化对女性的霸权地位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一拒绝的接纳成为作品中女性生存命运叙述的基本逻辑,使作品在叙述中获得了文化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聊斋志异》,已有许多相关文章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文章则拟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这一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究。《聊斋志异》在谈狐说鬼之中投射的实则是一种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作品描述的人与异类的和谐关系,传达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第二,作品中迷人的异类女性则是荣格笔下阿利玛的化身,反映出中国社会寒族士子对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戴海光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21-25,29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萃集革命与创作于一身的“奇人”。综观他的六部小说,在清新飘逸、温柔凄艳的文字中,蕴含着浓厚的恋母仇父情结,而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恰恰是这种情结出现的根源。这种情结的作用,导致了苏曼殊在小说中呈现出过分地褒扬女性而极度地贬低男性的两极对立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3.
许宁 《早期教育》2009,(9):20-21
《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的教育方法》由美国人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撰写,刘鲲、刘一汀翻译,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小说<人民公仆>是非洲文学大师钦努阿·阿契贝的作品.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的政治斗争为主线,揭露了社会的各种弊端.女性人物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角色,但却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后殖民时代,非洲女性依然是男性的财产与工具,同时女性无意识地认同了男性对她们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女性的心理出发,刻画了一名女性追求爱情而不得自囿于想象的激情中不能自拔的故事。陌生女人把自我对象化为R先生,以此为基础,自我与他人构成一种想象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关系体现了主体在缺失中寻求完整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陈染作为女性作家有着清醒的女性主义意识,她的写作是一种女性写作。为使女性同样浮出历史地表,她揭开了每一个女主人公的面具,展示了自身的抗争史,而这种抗争的女性经验正是来自子集体无意识中健康的女性意识与现存中病态的被扭曲的女性意识所产生的矛盾。由于男权化秩序的统治地位,她只能采用象征手法来消解男性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段风华 《神州学人》2008,(10):16-19
200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迎来了她的30岁生日。自出生开始就一直是世界关注热点的路易丝至今仍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她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生命科学挑战自然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概念的出现,使人类对性别尤其是对女性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飞跃: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命运不是由生理决定的。当我们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去审视目前的教育时,会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性别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就有赖于开展性别教育,确立教育的社会性别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无字》中的女主人公吴为是一位知识女性形象,她经历了多重欲望的沉浮与挣扎,灵和肉的冲突与升华,焦虑对本我的压抑,最后走向了疯狂和自杀。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力比多学说、焦虑学说的知识来对该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爸爸的来信     
杂货商店中货色齐全,钢笔、刷子、糖果……什么都有,可是最近却生意不好,没有顾客上门。杂货店主只好到别处去做生意,出门前把心爱的女儿路易丝托付给姨妈照管。姨妈是个凶狠的老太太,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