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困境,需阐释话语与现代性的概念来源,在“精神世界”“社会世界”以及“客观世界”中总结出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三重困境,即技术语言、政治语言以及科学语言,并基于“天地人神”的四元世界以及“欲技道”共生游戏的理论基础,以中国教育现代性话语的3种创新方式——“艺术”语言、“存在”语言以及“游戏”语言作为回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一书对中国话语的阐释,并不像今天众多的"酷评"热衷于制造惊世骇俗的定义或观念,而是致力于具体细微的本土经验叙事,揭示了中国话语就是一种直接再现了中国民族真实的当下经验,反映着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生命需要的诗家语,阐释了中国民族话语主要表现为中国南北地理差异下的二元论话语谱系:一是作为中国话语中心的北方伦理谱系,二是以中国话语边缘形态存在的江南审美叙事.全书核心在于澄明了中国话语的主流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话语谱系",而"言之有物"与"文以载道"则构成了"中国文化叙事学的基本原则",并且针对当下已经出现的背离两个原则的反面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生活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命题,经历了从政治化到生活化的发展演变过程。生活化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进而成为道德教育改革的旗帜,经历了怎样的自我合法化过程?其内在的话语逻辑是什么?生活化作为一个充满价值预设的哲学话语,如何成为道德改革的共识,进而代言并担当起鼓舞、号召或解放等改革使命与责任的?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哲学话语、政治话语、教育话语是如何实现三位一体的价值同构的?生活化的话语政治构成了道德教育改革这一社会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话语伦理学以语言为基础.以普遍化原则和对话伦理学原则为核心内容.主张通过主体问的商谈和对话以保证思想道德规范普遍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注重话语伦理,可以促使教育者转变角色、重构受教育者主体性道德人格;营造理想的沟通话语环境以及引导实践理解型沟通,从而促使沟通主体的共同成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新浪漫派"的个人性话语与其时代主导话语的区别和关系,力图在这两种话语系统的对照比较中,揭示"新浪漫"派文学的审美、文化特性,并将其纳入到"现代性"问题这一新的理论视野中估量徐讦、无名氏的创作所独具的反现代的"现代性"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良史"是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与思想资源,其最初内涵是"书法不隐"。在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良史"的"书法"由早期以"礼法"为核心的道德性认识逐步拓展到以"史才三长"为代表的学理性认识;"不隐"由早期对"礼法"原则的坚持逐步扩充到对"素心"、"义理"、"公心"与"史德"的倡导,实现了从品性论到认识论的发展。"书法"与"不隐"存在价值性认识与事实性认识的内在矛盾,古代史家以"名教"进行协调,求其和谐,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良史"话语重视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呈现出史学主体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它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的话语体系,塑造了古代史学的学术品格和史家的精神范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将高校设定为话语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与实践.试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网络体系以及消除网络话语差异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型,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学前教育的话语世界里,主要有三类话语系统:一类是由行政管理者代表国家发出的权势话语,它传达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和规定,标识学前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体现的是社会权力;一类是研究工作者"制造"的理性话语,它以科学的范式、实证的方法对学前教育进行客观化的解释、说明,传达的是"逻辑的权力"(卡西尔);还有一类是由实践工作者--幼儿教师所发出的个人话语,它以整体主义和践行的方式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表白,传达个体教育世界的存在,所体现的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隐喻的松懈力".  相似文献   

9.
话语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知识改变命运”作为教育使命叙事话语,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知识改变命运”的话语叙事面临时代、现实和理论的三大挑战:叙事前提的部分消解、教育社会功能的阻滞,以及道器分离、群己矛盾的内在困境。“知识改变命运”的话语转换与更新,强调在旨趣上由“改变命运”转向“安顿命运”,在主体上由“我之命运”转向“他者命运”,在知识上由“科学知识”转向“人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疯癫不是一般医学意义上的疾病,也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在,而是一种历史话语建构.由于文化不同,中西方疯癫认知观呈现了一定的差异.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的中国,其20世纪上半叶现代文学中的疯癫话语建构与西方现代社会疯癫观有着更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中,疯癫话语发生变异,它的出场及其变迁,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推进有关,与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身份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理念变革的时代境遇与公共性彰显、人本性凸现的现代语境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介体且力求实效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多维度发展困境。面对技术性境遇下意义世界追问的缺失、碎片化语境下视域融合能力的钝化与公共化情势下主流价值引领的乏力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层现代性窘况,话语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现代性境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是从单一化到多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整合;从理论思辨性到生活体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超越;从单向控制式到交往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转换;从传统独享型到现代共享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革”后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之一,“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反封建”话语,在对20世纪初的启蒙主义话语进行历史性继承的基础上,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其所批判的“封建伦理”和“国民劣根性”,往往具有现代性的制度依托与伦理支持;另一方面,却又往往将“革”时期的“血统论”、“个人迷信”、“官僚主义”和“社会特权”等一些现代性症候,“误指”为“封建性遗存”进行错位性的批判,这便造成了它的历史讲述与现实书写,既有对真正属于封建性问题的自觉批判,却又遮蔽了复杂的现代性问题,限制了其历史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参照,分别阐述道德伦理和社会舆论如何促使译者采取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批判性话语的构建以主体间性、互动论为基本理念,以现实具体案例进行逻辑分析与讲解,强调在对"审慎选择的批判对象"的批判中实现对知识、价值观的建构。批判性话语代表了当代教育的价值理念和信息社会对于创新理念的现实诉求,连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是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前对教科书话语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它们是什么?怎么样?而很少追问话语为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其实教科书话语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思想,更有使用者无法发现、体验到的社会控制和意义.本文不仅研究教科书话语存在的形式及体现意义,更关注教科书话语形成的过程、机制和话语背后的道德和价值预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话语以传播速度"快"、来源渠道"广"、形式载体"多"、解构功能"显"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对其的选择和使用,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话语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和校园现象的看法,但是在某些敏感政治事件中往往却不能理性客观地运用网络话语,更难以主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接大学生网络话语不仅是解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传播困境的现实途径,更是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应该把握安全性、差别性和平等性原则,从共同语境培养、话语内容凝练、网络平台运用等方面入手,促进两种话语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7.
自从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主宰着大多数课堂。异化的教师权威、异化的师生交往关系和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都滋生了强势的教师话语。然而,强势话语中的谬误一旦被揭穿便失去其强势,而弱势话语蕴涵的真理迟早会为世人认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而更具强势。对话的课堂实现着教师话语由"强势"到"弱势"再到"强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发展历经百年征程,理析革命话语的生成过程、建设话语的形成发展、改革话语的历史转化、复兴话语的时代表达,是深刻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发展规律的前提。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引领,围绕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性成果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以人民为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的价值导向,回应与解决实际问题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命力的现实基点。基于新时代的宏观视野缕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的演进规律,更新话语内容、提升主体能力、丰富表达方式、拓展话语空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性自觉,也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多维层次架构起的立体范畴,包括:理论话语层、学术话语层、实践话语层。现代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呈现"离散化""内卷化""独白式"的实然状况,造成价值引领乏力、吸引力疲软、教育实效消减等困境。从"离散"到"聚合",寻求合意的最大公约数;从"内卷"到"外化",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价值遵循;从"独白"到"对话",实现教育话语表达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大众化发展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话语实然困境达到应然状态的必然进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话语标记语"为主题,探讨了其在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通过BEC口试语料分析,研究口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这一语言现象,探讨说话人是如何利用这种衔接的语言手段来减少听者处理话语的负担,以达到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