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的一切活动都与人的需要相联系,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思想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某物的本性即为该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由该物的存在方式决定的。人的本性是由人的存在方式决定的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人的需要”就是反映人的这种规定性的核心范畴。(1)人的自然—社会存在与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平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1-5,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使古典文学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应当解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即“文学本体”研究与非文学本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当代”意识和历史主义之间的关系,“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当然是挖掘其作为“文学本体”所蕴涵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发现、利用其所具有的其他各种价值,同样十分必要。应当以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去研究古典文学,但任何历史都是当代意识观照下的历史,古典文学研究同样如此。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性固然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如何适应“全球化”语境的趋势,把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世界,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刘静  吴立保 《文教资料》2006,(16):77-78
经验论构成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根基。他以经验统摄心与物,把经验引向本体化,导出人化的实在和生活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就是不断的生长,因而,生长和经验相通,生长就成为杜威教育哲学的本体。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它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就是要消除师生关系“中心——边缘”的理解模式,实现“主体”关系范式到“主体间”关系范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教育,与学生达成主体间性的理解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本体与艺术     
“本体”只是对于虚幻的影像之物的存在,任何一种特殊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其它特殊事物的本体或影像。艺术在其同客观现实、艺术家、艺术欣赏者构成的“艺术宇宙”中,即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亦非艺术家的表现,同样不为艺术欣赏者的对象化。与其外三种事物一样,艺术是具有自身特殊实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元对立思维、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实现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和处理方式,在关系思维的视野中,关系的存在是一种本体的、完整的和无条件的存在,其实现方式是二元而不两分,关联而不简单转换,超越而又包容的。从关系思维的角度理解,由教师与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等基本关系构成的教育“图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本体论以“道”为核心,有三个维度:宇宙论是基础性的,决定了老子整个学说的性质和核心,是他的逻辑起点;认识本体是方法论,是老子学说中最出彩的部分,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元素,是他的逻辑链条;道德本体是老子哲学的结论,也是对于宇宙论和认识本体的统一,是他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7.
本体诠释学三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体"是最终的思考,它体现了多元性与整合性.我们可以用中国的本体观念来改造西方的存有论,把它还原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本体概念在诠释中形成并发展.诠释是自由的展开,又是一种前批判与创新.诠释也是一种理性,它要达到生活主体间或主体对自有、自我的实现或沟通,在这个基础上,本体诠释学要求观察与审视各方面,包括与现有诠释学理论的沟通及与科学的接轨,将其整合成为一种综合的创造开放的体系.在此,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参照与思考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知识工程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构建领域本体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已有的基于本体的应用研究来看,领域本体可以在学习者模型建立、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开发、智能答疑系统开发、资源库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构建领域本体是各种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构建领域本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参与,当前是手工完成的,建设周期长。面对一个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仅仅依靠领域专家来手工构建领域本体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即借助于面向文本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教科书或科技资料中提炼出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辅之以学科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参与,从而加快领域本体建设速度。整个构建过程由“文献材料选取”、“文献材料文本处理”、“概念关系标注”、“形式化表示与存储”、“知识库评价”等五个环节组成,涉及信息提取、中文分词、术语自动提取、术语定义自动抽取等技术以及基于术语部件的概念间属种关系、并列关系半自动发现方法和基于术语互信息值的概念关联关系半自动发现方法等方法。文章还针对当前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学习资源需求,选取“教学设计”这一课程作为研究个案,以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来建设教学设计学科领域本体,以便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9.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将“兴”并置于读者接受的理论平面上进行观照,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探究的路径主要基于三个紧相关联、彼此渗透的逻辑向度:双向召唤的动力全程、三个梯次的情感演绎和单向度的本体建构。这样便从整体上彰显了“兴”范畴建构接受主体心理本体与情感本体的深层动因和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朱利安撰写的《唐君毅之中西自然宇宙观》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对唐先生《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五章中西自然观的钩玄撮要。朱利安认为,中国之自然律为内在,与西方之恒视自然律为超越相对;中国之自然律为万物之性,而性则能随境变化而有创造生起,此与西方之必然的自然律相对;中国之以物之性,表现于"与他物相感通之德量",此与西方以物之本质为力之说相对。此三点乃是中国之自然宇宙观之核心,而最重要的是可由此引申出"自然物之实中皆有虚"之观念,但他同时认为唐先生对缺乏决定论的可能问题的思考不够严密。朱利安所撰札记以另一种语境皱折呈现中国当代新儒家思想,为读者带来新的阅读方式,意义自深一层,为法国研究该领域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哲学将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美学层面、伦理层面和宗教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三种存在类型:美学层面的人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完全沉沦于自己现实的直接给定性之中,一味屈从于自然欲望的摆布;伦理层面的人是一个伦理主义者,他把履行伦理的义务和责任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宗教层面的人是基督的信徒,他把对基督的信仰视为自己存在的最高使命。克尔凯戈尔将宗教层面视为人的存在可能达到的最高层面。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新感性塑造,以此重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彻底改变以往二者间的功利感性关系,建构双方之间非功利的审美感性关系。在人与自然双向生成的审美关系中,一方面,自然因去功利化而复魅,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审美形象;另一方面,人的物欲感官升华为审美感官,人因此而成为免于物化的审美人。在此意义上,美学与审美才真正回归其作为感性学的本位,人也因其新感性的塑造而成为人本质上所应是的自由之人。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教育学雏形”的《学记》,迄今为止研究成果颇多,范围广、层次深。《学记》对于教师从业标准、授业技巧、乐业途径都进行了全面探讨,它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本体论视角下对教师存在的性质和意义的哲学考察,是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教师本体论的研究大体呈现3种观点:教师作为工具性本体存在;教师作为伦理本体存在;教师作为精神性本体存在。这些研究对我国在哲学层面上研究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课堂"的本质是以生为本,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与看法。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需要是否被满足的一种关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必须改革,树立以生为本、生命教育、人文质量等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聘任制视野下高校教师权利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由公民权利和职业权利两部分组成。权力固有的扩张本性和负面作用、高校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缺失、教师权益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是高校教师权利实现的主要障碍。为此,必须树立"教师权利本位、行政服务本位"观念,加强对高校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健全和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多学科对人的问题关注到人学的独立思考;人的问题研究主题内容的历时变换;人的问题研究的多向视角。人的问题研究发展前瞻: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复合和综合创新问题;关注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涉及到与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学科理论基础包涵面广。旅游学研究涉及两大领域: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与所依存的资源环境;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等之间的关系。因而本文提出把“人———地关系”和“人———人(社会行为)关系”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两种理论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