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日本平安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前期仍盛行"唐风文化",中后期"国风文化"得到推崇与发展。在"国风文化"发展时期,日本并非完全摒弃"唐风文化",纯粹地发展"国风文化",而是在吸收与消化"唐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日本人审美意识及符合日本人需求的"国风文化"。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大成,在逆境人生中将"道"、"静"、"忍"、"游"、"适"等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运用在他的人生修炼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思想文化熔铸之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在当下中国全面建设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在新疆翻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立足科学发展观和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在综合和借鉴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各种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翻译文化效应研究"视角分析新疆多元一体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翻译文化安全问题。翻译文化安全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翻译文化"强疆"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文化翻译实践和文化翻译产业实现文化"强疆",增强新疆文化软实力,使疆外文明"安全"走进来,疆内"文化"自信走出去,达到文化双向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东台中学选择一个"勤"字作为校训,围绕"勤"字建设学校文化,创建了具有丰富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校园环境,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面,有力推进勤学、勤业和勤政,进而有进取地学习、有思想地教学和有水平地管理,全校师生在多视角、多层面参与"勤"文化建设、弘扬"勤"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的发展和成功。  相似文献   

5.
自文化学派及其"文化转向"的翻译思想形成以来,学术界对其争论不休。文章从文化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确实存在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它们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展现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食"文化是文化世界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足以看出"食"文化在人民中的重要性,研究中俄的"食"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国在"食"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在中俄两国不断升温的交往中,更好地尊重彼此的差异,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文化:"水-鱼文化" 吴地江河湖泊交织,吴文化与水关系密切,有人称吴文化为水文化.这有一定道理.但从深层心理分析,吴文化则是"水一鱼文化"."吴"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实为鱼状.吴王梦寿以前吴作"( 魚)",即"虞"."苏"字金文也写作活灵活现的鱼形.可见,吴即( 魚)即鱼也通苏,究其源,象鱼从鱼."鱼"字读音在吴语中为"ng",是吴语的"吴"音.  相似文献   

8.
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建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文化"园子"(学校),应该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不懈追求。为学生建一个童心野趣的"百草园",搭一个展示才华的"梦想园",修一个玩乐嬉戏的"健身园",创一个习惯养成的"诚信园",塑一个温馨美好的"爱心园",让校园这个生态的文化"园子"更好地滋养童心,让孩子们在文化"园子"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小说史,以"红"命名的小说不计其数,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为何小说家喜欢以带有"红"字的名称来命名小说?作家为何喜欢写作以"红"命名、与"红"相关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类带有"红"字标题的小说的解读,来揭示这一文化现象,透视其中的文化心理,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小说,也希望能为中国作家以后的命名和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腾冲侨村董官村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了特殊的侨村文化——"孝善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孝"、"善"、"义"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文化为主导的儒学风范,同时又显现了一种渐次升华的文化品格;这既属于以家族文化为背景的、带有人文关怀的村落文化,也彰显了腾冲"侨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千年古镇桥林在岁月的洗礼和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其中的精髓乡土精神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明因"文化就是古镇与校园融合提炼的特有文化。学校尝试让"明因"文化多渠道、多层次地在学校教育中适性植入,逐步形成了"打造校园、开展活动、建设课程、渐染课堂"并行的"明因"文化的校本建构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海西”建设中福建南少林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西"建设快速地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增长,也给南少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南少林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抛开狭隘的地域发展观,树立大南少林文化发展理念,借鉴"北少林"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利用地缘性和"海西"政策性优势,加快南少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双师”文化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多种表现形态。"双师"文化建设重点是完善政府的"双师"型构文化,为"双师"文化的生成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健全职业院校"双师"管理文化,为"双师"文化的发展提供现实沃土;强化教师的文化认同,为"双师"文化提供动力支撑;弘扬"双师"群体的实践文化,使"双师"文化迸发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因不熟悉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会遇到"文化休克",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通过加强语言培训,实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尊重和包容留学生的文化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灌输中国文化,及时疏导留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制度和规范化引导,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尽快适应异域文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逐渐崛起。文化和"文化研究"开始受到众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在比较教育领域,随之出现了一定的文化转向,比较教育的文化观和"文化研究"范式日益得到发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为关注文化的动态性和多元性。在"文化研究"范式中,比较教育的研究单元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转向给比较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争光其前期创作的一系列乡土和民间题材小说作品,强有力地牵动了评论家的批评视线和读者的阅读视线,小说被认为"融入自己的思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明显地体现出"非文化"特征:以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为表现对象的小说,表现出的却是"非文化"特征。具体来说,小说通过作家创作的"非文化"立场、人性呈现的"非文化"指涉、悲剧色彩的"非文化"意蕴等,呈现出"非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的研究却因为一些特殊的社会或政治原因,其研究结果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一少部分"权贵群体"的专宠。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反思和诘难,这也导致了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开始摆脱"欧美中心主义",慢慢摘下了象征"权贵"的冠冕。  相似文献   

18.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12):111-111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入,网络文化开始走向了多样化、个性化,并逐渐影响到现实生活,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人群也随着网络文化的延伸发展划分了多个特色群体,由开始的称呼"网民"、"网虫"、"大虾"、"菜鸟"等,进而衍生出更怪诞的一群新词.其中"~客"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成了和睦、和谐、和平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也成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以"和"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和"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很好的民族文化育人之路。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宜荆荆"三地地理相近、具有独特的地缘文化;人文血脉相融相亲;行政区划联系紧密;经济文化发展相似;民俗民风趋同。自古以来,三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渊源流长,具有历史文化同源的特质。拟根据考古遗存,历史文献等史料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论证"宜荆荆"三地合作的历史依据和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