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它在音乐结构、人物设置、心理描绘、交响性效果以及声乐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均有创新的意义。该剧的音乐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广泛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丰富多彩的声乐体裁,音乐结构按奏鸣曲式的原则构成,歌剧从歌词到唱腔都写得富于诗意,唱词简洁优美而意深,唱腔吸收了我国二、三十年代抒情艺术歌曲的某些旋法和调式特点,富于民谣特点和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2.
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的表演形式是"坐念唱打",讲究的是"精气神"。打击乐在京剧艺术演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挥作用,他指挥乐队,乐队的演奏又指挥着整个演出过程,包括角色的出场、身段、唱腔、节奏、情绪、情节、人物刻画等。  相似文献   

3.
民间歌舞、滑稽戏以及说唱是中国戏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生""旦""净""丑"为戏曲的角色分类:"唱""念""做""打"是戏曲的表现形式。经过历史的洗礼,中国戏曲从不成熟到成熟,它融合了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样也影响着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它不仅仅影响着现代音乐创作的题材,还影响着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趋势和结构。本文将对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和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黄梅戏《小辞店》的艺术魅力表现为剧情真实,充满生活气息,人物鲜活,语言贴近生活,自然、朴实,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腔跌宕起伏,承转有序。  相似文献   

5.
以泗州戏戏曲音乐的草创过程为出发点,对泗州戏戏曲音乐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酝酿时期(唱门子)、萌芽时期(唱地摊)、草成时期(唱庙会)及各自特点进行梳理。唱门子时期主要是自弹自唱,既没有音乐伴奏、服装行头,更谈不上戏曲表演,音乐唱腔也只是一些民歌小调;唱地摊时期,演唱和伴奏初步分离,出现了"压花场"的表演形式和早期的一些戏曲剧目,音乐唱腔初具雏形;唱庙会时期,班社初步形成规模,有了简单的衣箱行头,表演艺术更加成熟,各种板式和音乐唱腔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临海词调是一种民间坐唱由艺形式.词调唱腔的气息共鸣、真假换声、咬字吐字、表演歌唱特色与民族声乐教学诸多方面要求一致.临海词调应用教学中,需要克服伴奏与语言的障碍.民族声乐教学运用临海词调促进临海词调的传承,也提高教学效果.民族传统曲艺与民族声乐教学结合,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推动地方文化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八音坐唱"因用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其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经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儿童的启蒙知音,具有游戏性、生活性及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对黔西南州"八音坐唱"的探究,旨在挖掘其对布依族儿童的启蒙价值,并期能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宣叙调的演唱在声乐领域被视为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技术。在宣叙调演唱技巧的掌握过程中,应从对宣叙调歌词的深入学习、宣叙调中歌词与旋律的准确配合、对宣叙调调性关系的分析与掌握、宣叙调中的嗓音与音色变化、宣叙调中"倚音"的唱法等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一直是音乐界所讨论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都渗透着民族性在其中。19世纪民族乐派中的作曲家们虽然也受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更重视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是植根于本民族的民族性。当然,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曲家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民族特征的痕迹,但这种民族特征是不能与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出来的民族性相抗衡的。  相似文献   

10.
论广西文场的艺术性及其与桂北文化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文场源远流长,它以唱腔曲牌丰富、音乐优美典雅、旋律性强等特点在曲艺世界享有盛名。文场始终把唱摆在首要的位置,在伴奏与唱腔的结合中突出唱腔的魅力。桂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机制。长期流传在桂北地域的文场其艺术与桂地的历史文化和山水自然在精神内核上相得益彰,自然呼应。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而中国戏曲最为年轻,公元11世纪才登堂入室,但是它的生命力却非常旺盛。一个世纪下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叶茂,形成"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无论从唱腔、服饰、舞美、表演以及文武场伴奏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表演形式也极具美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么一个博大精深、美轮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在多种传承模式下,以传统民族声乐为"依托",通过曲作家的大胆创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等,逐步形成了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唱腔在多种传承模式下,以传统民族声乐为"依托",通过曲作家的大胆创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等,逐步形成了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着笔,对其基本腔、花腔以及专用小调等常用的音乐唱腔、泗州戏的常用板式、板腔体特有的"调门儿"以及泗州戏常用调式、常用调性等方面,分析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的艺术魅力:1.泗州戏常用的音乐唱腔有基本腔、花腔调门和专用小调三类,其中花腔又分为程式性花腔和色彩性花腔两类,程式性花腔包括哈弦、慢板起唱、连扳起和起腔;色彩性花腔包括一哟调、雷对调、立腔、射腔和扬腔。2.泗州戏的常用板式分为慢板和二行板两大类,慢板包括幽板、慢板、慢二行;二行板包括二行、紧二行、紧板。3.泗州戏常用调性是D调和G调,也就是"正把"和"反把";常用调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基础上的宫调式和徵调式。  相似文献   

15.
黄梅戏历史上尽管有过"跟腔托唱"的历史,但那并不是真正的弦乐伴奏。黄梅戏第一代弦乐过门的内在骨架借用了各种锣鼓点的节奏,旋律则来自于黄梅戏传统音乐唱腔中某些典型性音调。弦乐伴奏与锣鼓伴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共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弦乐伴唱的地位最终得到完全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胡亮  王东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178-180
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音乐创作吸收了民族、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并大量运用了现代西方作曲理论,使现代戏曲音乐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戏曲音乐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唱腔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骨干与支撑,也成为了各类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研究中国各戏曲剧种唱腔艺术特点的发展与变化,将有助于呈现该戏曲剧种的审美特征。中国的戏曲艺术一直被称作"角儿的艺术",这体现出演员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戏曲演员所必备的"基本功"——唱、念、做、打,这其中唱功为首,由此可见,演唱是戏曲唱腔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它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复兴民族文化浪潮的兴起,戏曲的传播也开始得到发展,各地的地方剧种相应地受到重视。张家界阳戏原属于祭祀性戏曲,是由傩歌、傩舞、傩仪、傩面具等组成的傩戏演变而来,并且在音乐上吸收当地的民歌、花灯等音乐元素,是张家界土家族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金线吊葫芦"的特殊唱腔使的张家界阳戏与其他地区阳戏的音乐有明显差异,本文以阳戏的音乐作为中心,从语言、唱腔、伴奏三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宣叙调是歌剧演唱的组成部分,但最初的宣叙调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一种演唱形式。在歌剧演唱中,宣叙调的演唱是不能回避的。尽管它没有咏叹调那样优美,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的价值必须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应把它当作完美的歌剧艺术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最爱家乡的闽剧。我的家乡有个大戏堂,在中秋、端午节时,总会传出"咦咦呀呀"的唱腔。这唱腔忽高忽低,让每一位福州人都很喜欢,因为那是用福州话唱的,是福州特有的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