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尝试将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体育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接受蒙古族传统体育、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文献法,对班杜拉社会学理论中榜样教育的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制定各阶段的教学机制并运用到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为推动蒙古族传统体育校园化,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强化全社会对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度。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进行梳理。研究结果: 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传统体育为主;其蒙古族体育项目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那达慕大会'是其项目传承的重要纽带,而在其项目所包含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蒙古族群众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及情感内涵,反映出鲜明民族特征,对其进行挖掘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蒙古族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会对其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产生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那达慕”是勤劳勇敢的蒙古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娱乐、体育、文化相结合的盛会。新疆蒙古族聚居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将“那达慕”进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并成为盛大的民族节日,每年定期开展。如今大会在开设原有骑马、射箭、摔跤三项技艺的基础上增设了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引更多民族参与,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特殊载体。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内蒙古蒙古族传统体育反映出鲜明的蒙古族文化特征。文章运用项群分类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田野实证法对蒙古族传统体育各个项目的教学与训练特点进行分析归类,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磊 《体育世界》2014,(5):18-19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是草原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民族。而“那达慕”这项体育活动是最能反映蒙古族民族特点和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那达慕”同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已经成为了蒙古族人民自觉遵循沿习传统,使得一些蒙古族民间体育活动长期开展下来。本文通过对“那达慕”这项体育文化在蒙古族各地开展和举办的情况研究,使其能够对一些地区的经济、文化等起到一定良好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族传统体育.蒙古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彼此交流与适应的必然结果.它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并相互结合的过程,也是蒙古族传统体育不断实现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过程.本研究认为:蒙古族传统体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社会化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础;科学化是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根本措施;产业化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国际化是蒙古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蒙古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四条对策:加强蒙古族传统体育教育;加强蒙古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大力宣传并全面推广和普及蒙古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6,(5):62-68
结合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社会变迁背景下蒙古族仪式性体育活动的变迁进行历时性考察,研究认为:个案地区的蒙古族文化经历了从传统的渔猎部落到今天的地方旅游文化符号,从仪式性身体活动到祭祀观念与行为的"仪式化"展演过程的转变;以游牧、渔猎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展现实际上是蒙古族文化的民间叙事,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对蒙古族身体运动形式、社会结构特征、信仰体系以及民族机理的高度认同;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和影响之下正在遭遇消蚀,传统的游牧文化生存空间正在遭遇城市化进程与现代文化的挤压和改良;由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体系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中所遭遇的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认为:第一,以物质文化变迁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和由此而产生的单向度视角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向;第二,失去了信仰体系的仪式性身体展演在现代化进程中只能沦为"形式化"操演。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蒙古国当今的那达慕形态及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蒙古族那达慕的传承发展有所启示。那达慕文化是以蒙古族为主的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搏克、射箭、赛马为核心内容的"男儿三艺"是蒙古族那达慕的象征性符号。它是游牧文化的精华,能够展现出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服饰特色和饮食文化等,为我们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及弘扬那达慕文化提供依据,努力加快那达慕文化的发展对蒙古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蒙古国把那达慕当作国家节庆的主要仪式,学者研究和国家投入力度较大,重视其民族特色的传承,这些都值得我国学习借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民俗旅游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德夯民俗旅游中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德夯民俗旅游与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通过德夯民俗旅游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民俗旅游、以民俗旅游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赢之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加大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这个进程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已经唤醒了人们对其的热爱和追寻。本文以"山西挠羊赛"为视角,通过追溯其发展历史及目前的保护现状,然后分析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在法律保护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积极探寻解决其法律保护不足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希望对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文化自觉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的民间体育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保护、运动技能保护、健身功能保护展开研究。认为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民间体育科学发展,不仅能尊重与激活民间体育首创精神,更多还原挽救与传承优秀民间体育技艺,推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还能使各地区的体育文化具有特色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原生体育文化经过历史积淀后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对广东省21市237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类,并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民俗特征、文化内涵和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好地挖掘、推广和开发广东省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动岭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确立分类的基本原则,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体育类(包括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类)和民俗活动类(类体育类),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类别中各种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称谓统一为"传统体育",体育系统应不同程度地参与,进行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以建瓯挑幡为调查个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由传统村落到现代城镇进程中传统体育的变迁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体育在空间范围、功能和传承方式等方面产生变迁,给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带来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路径:回归原真,实施整体性保护;嵌入民间信仰仪式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大理白族“三月街”民俗节为例,对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和功能从以往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愉悦身心、保健养生功能和增进团结等功能向推动经济发展和服从政府管理功能转变,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利弊兼具。建议政府要建立引导机制,在加大经济投入的基础上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大、小传统"理论,从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方面入手二元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思路和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社会治理应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理经验和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应有之义。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是社会治理的起点,赋予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时代意义,是当前社会治理的要务。通过全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筛查以及典型性个案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乡村地方宗族、村干部、民间祭祀组织、村民以及地方政府在处理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矛盾冲突时的不同表现,看到后起村干部引领民俗体育文化参与村落治理的良性互动,从而透视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生存境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