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小娟 《考试周刊》2011,(59):218-218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社会如此,课堂教学亦然。传统的教学,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试题目、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孔子的重义轻利、义然后取,孟子的舍生取义、去利怀义和荀子的先义后利、义利并举的思想,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分析儒家义利观的精华与糟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生态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理和谐不等同于心理健康,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研究的空间较大,其中,心理和谐教育的研究十分有意义.具有可操作性的和谐观使心理和谐、特别是心理和谐教育观有了新的认识和相应的可操作性,进而使心理和谐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其量化评定需要编制一系列"心理和谐量表".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孔子的重义轻利、义然后取,孟子的舍生取义、去利怀义和荀子的先义后利、义利并举的思想,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分析儒家义利观的精华与糟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生态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本质,更要关注人的内心和谐。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包含着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心理和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心理和谐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心理和谐作为自己的重要追求。  相似文献   

6.
“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和为贵”,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一种“和谐”观。我罔政府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的“和谐”观,分析了当下中国的形势和任务,2005年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突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和谐心理,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保障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当前大学生不和谐心理的主要表现有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困扰、意志缺陷等;有效克服大学生的不和谐心理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和谐心理,为其和谐发展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8.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已有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而高校教师的心理和谐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教与学的心理和谐。当前高校教师可以从个体内部心理自我认识的和谐、知情意的和谐和人格的和谐,以及外在关系的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和谐等方面来构建自身的心理和谐;高校的管理可以从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给高校教师提供心理和谐的支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感应观与现代心理和谐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认为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做人的根本。道家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们要仿效和顺应大自然,循序渐进,安时处顺。庄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可能达到的事情。现代心理和谐思想强调协调好三种关系:即人我关系、人际关系和群己关系。中国古代的感应观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体现出独到之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现代心理和谐思想需要认真参考和借鉴的。认识和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也是心理学中国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同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继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心理,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治然之气”在中哲史研究中常常被作为神秘主义的范畴而末得到深究。本文给予厘定与解释:《管子》的精气说是孟子“浩然之气”范畴的历史来源。孟子予精气说以人大主义的内涵,从而使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本体学说成为孟子沟通天人,打通本体与伦理、天道与人德的重要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儒家义利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有着自身的内在理路。孔子、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义利观思想,其作用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告子“不动心”境界乃为义理上的,孟子“不动心”是包含义理层面的人格修养境界。对于“不动心”之心,告子所指是情感心和认知心,孟子的则是道德理性之心。告孟“不动心”境界不同的原因在于孟子反对告子达到此状态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之进路,从而主张“知言”,义由心生,重在发挥心的德性和知性双重作用以明辨天下言论。告子主张以外在规范之“义”量度天下之言,认知心次于外在之义。告孟对于“言”与“心”之关系、“心”和“义”之内涵的理解不同,源于他们在人性论和“义”观点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是我国伦理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先秦儒家的义利观是当时及后世有影响的伦理思想之一。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其义利思想对我们现代义利观的建构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对此,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将其整合到新型义利观的构建中去。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围绕义利问题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义利观的主流。现如今义利关系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重提先秦儒家义利观对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义、利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作为理论式的思考应该出现在春秋时代。从此义与利成为中国哲学一对主要范畴,而义利之辩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孔、孟、荀对于义、义利关系的论说还是比较适恰的,其基本思想观念是重义而轻利,但义与利相对待而生,不能离义而谈利,也不能离利而谈义;到了董仲舒那儿出现一偏,对利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至宋儒朱熹更是一偏,对义的限定采取了天理与心得双重管制,用天理人欲阐述义与利。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诠释孟子的"知言养气"章,认为北宫黝、孟施舍、告子等人都是"不动心有道",而孔、孟圣学是"有道不动心"。孟子以持志为本,集义养气、学诲知言而至义精仁熟,自然"不动心",告子等人是在"不动心"上下功夫,而孟子"不动心"是自致的功效。在"心气不二"的气本论前提下,王船山将孟子的持志、集义、养气、知言贯通为一,彰显出孟子心性之学的气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孔孟儒家倡导一套以仁义为核心、仁义互补的伦理学说,仁以普遍之爱为其实质内涵,义既指向仁,又是对仁的节制。义的原则体现为在普遍之爱中又有差等之爱。宋明儒者继承和发挥了孔孟的仁义学说,并通过"万物一体"说和"理一分殊"说为仁(普遍之爱)义(差等之爱)的合理性提供了本体论的证明。在普遍与特殊之间保持一定张力的儒家伦理,也较为符合生活世界的原型。  相似文献   

19.
孟子所倡导的仁义学说是从孔子的仁礼学说发展而来的,他首次提出人本性之中存有仁义礼智四端。孟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义,其中义是判断一切事物最核心的标准,是指对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在先秦儒家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孔孟荀礼论之差异,逻辑联系及其特点,孔子兼综“德”,“礼”,以“礼”释“仁”,孟子礼,义并论,统合情,理;荀子尊“礼”重“法”,综合“仁”,“义”,“礼”,孔孟荀礼论探究至善,重视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注重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形上意义,它奠定了传统礼教或名教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