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联合博士新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释论》),是一部立足"逍遥游"解读《庄子》及庄学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章以《逍遥游》篇为切入点,着力分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二重意涵及内在紧张;下篇五章  相似文献   

2.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无限自由的精神漫游人教版高中《语文》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做"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相似文献   

3.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把它列为“内篇”的首篇。北京大学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和华东师大编写的《大学语文》这两部影响较大的高校教材,都收有此篇,可见它在先秦散文中的地位.清人林云铭说:“《逍遥游》之旨,则散于诸篇之中。”(《庄子因》)林说指的是《逍遥游》的思想倾向,其实,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庄子散文那种汪洋恣肆、神奇浪漫的艺术风格,在《逍遥游》中也得到集中的体现。因此,如果说《逍遥游》的风格也“散见于诸篇之中”,亦不为过。本文试从《逍遥游》入手,来分析庄子散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陈康华 《课外阅读》2011,(10):292-292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这一篇目被选入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正确理解《逍遥游》主旨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把握庄子思想的一个关键。师生都有同感,《逍遥游》一文词句过于艰深晦涩,所阐发的思想也过于难懂,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花上好长时间却还不知其所云;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用尽浑身解数,学生对本文的主旨还是雾里看花。笔者试图按照新课标理念,以文中“三笑”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分析“三笑”的意味,进而水到渠成地理解《逍遥游》主旨,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5.
《逍遥游》是《庄子》开篇之作,但"逍遥游"是什么呢?从古到今,虽然有很多解释,但是都没有将这个问题说清楚。笔者从"小大之辩"与"逍遥游"之间的关系出发,剖析《逍遥游》篇中的9个小故事,最终得出结论,"逍遥游"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  相似文献   

7.
在《庄子》的内七篇中,《逍遥游》是相当重要的一篇。而“大小之辩”又是《逍遥游》的题旨所在。但前人和时贤对“大小之辩”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人由此得出《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互相矛盾的结论。这其实是片面、静态理解庄子的“大小之辩”所得出的结论。若从动态角度去剖析和理解“大小之辩”,则所谓《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的矛盾是可以被消解的。  相似文献   

8.
温莉艳 《现代语文》2009,(10):56-56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马叙伦《为庄子义证诚率题绝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逍遥"二字是解读《庄子》的至要语素,也是解读《庄子》的一把钥匙。"逍遥"就是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而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庄子》全书是如何编定的,现在已经是难于索考了,但它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则是可以肯定的。可是内七篇中的思想自成体系,首尾一贯,我颇疑为庄生躬自编定,尤以《逍遥游》为首篇,显系对庄子思想深通无误者所为,我们说是庄子的有意安排,恐怕还是说得过去的吧!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庄子精神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逍遥游”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是谈乱世中的处世问题,文章想像丰富,多姿多彩。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篇教学笔记,本文借助许多和庄子有关的小故事,试图以独特的视角和形象化的解读,让学生对《逍遥游》和庄子其人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结构上,本文从庄子的想象谈起,内容兼及了庄子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圆融通达的生存智慧,生死物与的终极智慧。力求从更多的侧面,呼唤庄子走下神坛,将之还原为一个可亲可敬,更易为高中生接受的庄子。  相似文献   

12.
《庄子》全书是如何编定的,现在已经是难于索考了,但它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则是可以肯定的。可是内七篇中的思想自成体系,首尾一贯,我颇疑为庄生躬自编定,尤以《逍遥游》为首篇,显系对庄子思想深通无误者所为,我们说是庄子的有意安排,恐怕还是说得过去的吧!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庄子精神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逍遥游”,并且突出了庄子哲学的主体精神。所以,“逍遥游”所包含和表达的哲学思想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正>《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第一篇.作为一篇哲理散文,一般说来,自当以严密的事理论证取胜,但庄子却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交互使用,在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不断运用丰富多彩的比喻,使这篇表现抽象哲理的散文具有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而极富文学色彩.庄子被誉为“先秦第一流的文学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作品的比喻,不仅在《逍遥游》中如此,其它作品亦然.这里,我仅对《逍遥游》的比喻艺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庄子人生哲学的价值核心是"道",其人生理想的生命旨归是"逍遥游",二者互为表里且始终贯穿于《庄子》全书,并成为庄子思想理论体系之精神内核。通过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品味庄子"逍遥游"境界的生命情愫和美感韵味,分析庄子从生命的本原、自然的本性来思考人的本质、人格理想和人生归宿,从而悟化到庄子始终以"道"作为生命的自由皈依和审美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5.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历来学者对于它的意义多有探讨。可是《逍遍游》一篇之中夹杂了不少寓言,比喻和说理,本篇文笔恣宕,初读起来,当然会有脉胳混乱的感觉,纷纷然找不到它的主旨。笔者在初读本篇的时候,对其中的义理也颇有疑惑,后来读到《诗经·风》的《羔裘》篇时,篇中有“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由于庄子是先秦时人,他所使用的逍遥意义,也许与(诗三百篇户所载的有关,于是乃参考了其他先秦书籍,加上际籍,向秀、郭象、支遁等六朝学者的理解,可是对理解(逍遥游)一篇,毕竟还有发挥的余地,现在姑且就个人的体…  相似文献   

16.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其扛鼎之作,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关注。“逍遥游”是精神的自由自在,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高举。我们通过梳理历代庄学研究者对“逍遥游”内涵的理解。从整体上考量庄子思想中“逍遥游”内涵,再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以探视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深层心理原因,得出庄子逍遥游思想是对现实从精神上的一种超越,庄子建构的理想国只是一个存在于文本之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庄子《逍遥游》中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形象——大鹏,然而,人们对大鹏的形象解读,却有问题。一方面,人们直觉到庄子对大鹏形象是赞美的,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庄子视大鹏为“有待者”,尚未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大鹏是庄子为说明自己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而塑造的一个铺垫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道家,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哲学派别之一,是以宇宙、万物、人生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庄子及其代表作《逍遥游》正是这样。有人认为《逍遥游》是“一篇谈论人生哲学的文章”(见《教师教学用书》有关内容)。但笔者认为,作为《庄子》的第一篇,我们应理解它是开宗明义的,是庄子思想的总括,不仅涉及人生、涉及万物,还涉及宇宙。也就是说,庄子在《逍遥游》中阐述了其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哲学观点。一宇宙是时间、空间的结合体。宇,指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还可以理解为“无限空间”。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还可以理解为“无限时间”。宇宙…  相似文献   

19.
郭象《庄子注》对“逍遥游”概念的阐释与《庄子》“逍遥游”本意有诸多差异.郭象《逍遥游》篇注文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郭象的“逍遥”观是“足性逍遥”,而《庄子》“逍遥”的本意则是“超越逍遥”.二者具体差异表现在:“小大之辩”与“足性则物齐”、“有待”与“无待”、“足性”与“超越”三方面.通过探究郭象“足性逍遥”观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学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可以发现郭象作出这一重新阐释的真正目的在于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为名教寻求合理性,维护现存统治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逍遥游的境界令人神往,而逍遥游的涵义却扑朔迷离.通过对"小大之辩"的辨析,可以看出,小大二分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逻辑原点.从这一原点出发,<庄子>一书,尤其是庄子亲著的内七篇,从创作方法到思维模式无不贯穿这一逻辑特征.因此"逍遥游"分小逍遥和大逍遥两种境界实为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