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忧患意识具有激发爱国情感并使之深入人心及转化为行动的作用,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对高校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的教育均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一、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对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有许多内容,如从热爱家乡推广到热爱祖国;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激发对祖国的自豪感;从历代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杰出人物汲取力量;论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爱国心等等。我感到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平稳定时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例子是我国的国歌仍采用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它时刻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蓬勃的发展。我国历史篷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为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在初二年级开辟第二课堂——举办旅游地理课外活动小组。一年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从中受到了国情、乡情的教育,激发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其活动形式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4.
<正> 学术界均侧重从各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土地制度、生产力水平等主要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而对这一时期自耕农的形成发展问题则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自耕农形成并初步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自耕农,按其演变顺序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小阶段:春秋中期前是自耕农的预产阶段;春秋战国之交是自耕农大量产生阶段;战国前中期是自耕农的稳定发展阶段;商鞅变怯到秦统一是自耕农的破产和再生期;秦统一到秦灭亡是自耕农分化破产加剧阶段。也就是说,从春秋中期前到秦灭亡,自耕农的演变轨迹状似一条中部高两端低的峰式正弦波。自耕农胚胎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时的公社成员。原始社会末期的父家长制村社已出现  相似文献   

5.
《诗经》的主要思想倾向不是歌功颂德,而是忧国忧民。表现为对周王室衰微、人民流离,朝廷政治腐败,奸邪当道,社会不公,个人遭遇不幸的忧患。忧患意识之显著特征,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历史感;浓重的孤独感。忧患意识来自那些出身自由农民、有一定历史文化知识、且有所战功而晋升的士人。他们"宗周"的激情与黑暗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卑微的地位又使他们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于是……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我国现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爱国与坚持立国之本的统一;时代特征是爱国与走好强国之路的统一;民族特征是正确的忧患意识与现实的励精图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不应该仅仅是“历史”的教育,更应该是增强“忧患意识”、“自信意识”、“行动意识”的教育,最终使学生适应社会、奉献人类、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生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患意识具有激发爱国情感并使深入人心有转化为行为的作用,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国内形势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对高校学生加强爱国主义忧患意识的教育均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清军南下后。作为南明政权军事支柱的南明将领纷纷降清。他们降清的心态和动机甚为驳杂,主要表现为:长期受抑而形成的逆反心理;崇祯帝频戮武臣,令之寒心;南明政权的腐败使之丧失信心;督师的所为令他们心怀贰心;清朝君临天下的气势和高官厚禄的诱惑让他们产生向往之心。而造成诸种心态的背后质素是南明将领的“历史心态”和“现实心态”的耦合。这最终加速了南明政权的灭亡和清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总观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和政权性质如何,都毫无例外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排除各种干扰,树立起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突出历史教育。邓小平同志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否则,爱国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实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有效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育贯穿始终;其次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第三要用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从全球的视角认识、把握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知识之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用这些素材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逐步吸取其中的营养内涵,以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其转化到爱国的实际行动之中去。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述历史文化名人关心国家命运的事迹和救国救民的壮志,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而贡献青春的报国之志,这是我们文化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颜坚汉 《中学文科》2007,(11):44-44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教师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历史教学中,我运用比较法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在牢固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能明辨是非,澄清不正确认识,从而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努力成为“四有”的革命接班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阐述了在当代必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是青少年一代,强调对青少年要进行热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等,并提出了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在主客观条件的推动下形成的;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升华:从反帝爱国人生观的确立,到东北易帜以维护国家统一,直至西安事变,他力挽狂澜、扭转危局,成为有功于国家民族的英雄。纵观其一生,爱国主义思想始终占重要地位并呈现出三个特点:忧患意识与民族自信心的统一,炽热的报国之志与努力探索强国之路的统一;鲜明的反侵略主张与建设祖国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以大量历史事实阐述了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指出在新时期我们仍面临各种“内忧外患”,增强忧患意识,化爱国情为建国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老一辈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在民族危机冲撞下的20世纪40年代的爱国主义史学观念,着重从总结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总结历代反时侵略的民族战争的经验教训,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封建史学和以古讽今、揭示蒋家政权必亡的历史命运等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并且高度评价翦伯赞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史学家,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促进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并以此文来纪念史学大师翦伯赞逝世35周年。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断头台》以一对狼为线索,贯穿全篇,描写他们历经二次生死逃亡,三次失去幼崽的心灵创伤,透他们悲惨的命运,小说从新的审美角度对狼的本质作了真情叙述,体现出作者高度的生态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在中华民族四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爱国志士。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以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者,不仅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赋予爱国主义崭新的内容,并最终使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他们,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我校针对中学生读者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读报活动。由此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作法是: 一、宣传著名历史人物。在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我们着重收集、介绍了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82位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