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采用钨钼丝进行电火花加工工件的线切割机床中,由于切割而产生的钨钼丝直径磨损的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件加工的精度。设计了通过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通过控制三个步进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使用数显千分尺进行数据采样,然后上传到上位机进行相应的修正,进行补偿计算,从而为实现精确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文标  马孜  李爱国  吴翔 《科技通报》2010,26(5):652-656
针对柔性再制造系统中对工件的缺损部分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结构光传感器进行检测和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结构光传感器获得破损工件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与原始工件CAD模型进行配准.通过设定误差阀值提取缺损区域数据。配准过程分为初始配准和精确配准两步,采用主元分析法计算点云数据的主方向,与已知CAD模型的主方向对齐,实现初始配准;采用ICP算法实现点云数据与CAD模型的精确配准。通过计算特定方向上点云到CAD模型的误差获得工件缺损区域的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获得破损工件缺损部分的三维信息。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抽油机轻载时效率低、功率因数低,且现有的轻载节能模型要求精确了解电动机的模型和参数,难以用于工程实现等问题,利用电机线性化的转矩一转差率关系,对恒转矩负载介绍了电机选型方式.在电机控制上考虑了抽油机上行和下行对能量的需求,在周期上对电机驱动供电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本方法有实用、简单的特点,可使电动机的效率有较大提高,大量节约了抽油机的用电量.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17)
为了实现机器人对工件的自动化定位及精确抓取,设计基于激光传感的工业机器人定位系统。将工件以任意位置、任意角度放置在传送带上,工件运送到传送带底部后,机器人经由装载在其末端的激光传感器通过机器人的程序指令运动循环以达到扫描工件的效果,得到工件距离扫描起始点的距离与工件偏转的角度,确定工件中心点,从而实现由程序指令控制的自动化工件定位,并将工件利用吸盘统一码垛到同一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滑动式键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刀具和工件夹具,加工刀具包括壳体和电机,工件夹具包括安装板和一对夹具座;该设计通过设有并排铣刀和能够同时安装2个或者2个以上键的工装夹具,电机能够同步2个铣刀进行旋转工作,在工装夹具的配合下,可以同时在2个键上加工,减少夹具组装时间,提高加工效益和设备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陈浩 《科技风》2014,(18):13-13
使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位置的伺服系统中,在电机启动时,普遍存在无法测量出电机转轴初始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A,B脉冲信号,通过输出给定位置的定子电流矢量,来精确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整套算法在DSP与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启动之前精确计算出转子的初始位置,实现电机最大转矩启动。  相似文献   

7.
定子电流信号检测法是电机故障诊断常用方法之一,精确的谐波、间谐波参数检测是其前提条件。为了提高电机定子电流信号谐波、间谐波检测精度,提出一种电机定子电流信号谐波、间谐波检测PSO神经网络算法。将电机定子电流采样信号用加窗FFT算法预处理,获得谐波、间谐波的个数和精度较低的谐波、间谐波次数、幅值和相位。将这些参数作为粒子群初始化的依据,用PSO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最终得到高精度的谐波、间谐波各项参数。实例仿真表明,该算法与加窗FFT相比,能快速、精确地检测电机定子电流信号谐波、间谐波各项参数,为准确的诊断电机故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于机床加工的工件比较大,在龙门的跨度上做到16米的加工范围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在工件装卡和拆卸时与横梁有一定的干涉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多困难。采用龙门移动功能时,可以将整个立柱向后移动,让开工作台回转中心位置,这样大型工件的吊装将变得非常方便安全,在进行特别大的工件加工时,可以将立柱适当的向后调整,以便达到增加加工范围的目的。如何保证两个立柱之间的同步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机床采用西门子840D系统,选用了两个伺服进给电机通过电子同步功能来实现控制。由于电机与丝杠之间还有一个1:80的减速箱,减速箱的齿轮比较多,间隙比较大,在电机同步运动时,实际上立柱的同步误差比较大。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我们采用多点定位形式减小两立柱之间的同步误差,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较为复杂编程也较为烦琐,性能不佳等缺点,现介绍一款新颖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利用移位寄存器作为脉冲分配器,用DAC0832构成细分驱动。经过多次实验,编程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转速和转向的控制并且可以精确计算出转过某一角度所需要的脉冲个数,实现精确控制步数这一目的。有步距小、运转稳定、抗噪声干扰强、带负载能力强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结构板是构成航天器主结构的重要部件,已成为航天器结构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随着激光切割机的应用,结构板上、下面板等薄板工件外形结构趋于复杂化,如何在快速完成对薄板工件不规则轮廓、孔位、孔径的测量,是当前薄板工件生产行业的一项难题。针对薄板工件检测的技术难题,提出使用视觉测量技术,对薄板工件外形进行轮廓及孔位提取,利用实测数据与CAD比对,精确、快速完成薄板工件测量。经验证,视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薄板工件检测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板工件检测效率,改善生产瓶颈,提高产线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精确识别路径的方法,其在采用曝光时间自适应方法提高TSL1401CL线性CCD采样精度的基础上,针对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的行进姿态,由MC9S12XS128单片机根据轮轴与路径的水平夹角控制左电机与右电机;通过左电机与右电机的速度差实现两轮自平衡智能车的直行与转弯,完成路径精确识别。该方法具有解析度与智能化程度高、速度快、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自细分步进电机控制器系统设计与实现,该控制器利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 DSP芯片和集成电机驱动芯片构成自细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机转速和电机驱动芯片H桥的最优开关频率进行比较,确定电机步距角的细分数,从而实现对两台2相式步进电机的优化细分控制,在确保步进电机平稳、精确地运行的同时使电机驱动芯片工作在最佳的开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杨树兴 《中国科技信息》2010,(8):116-117,124
步进电机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且易于精确控制的执行元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其控制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的步进电机控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在冶金电力系统准确控制问题的研究中。利用传统的恒电压驱动算法进行冶金电力控制,容易受到磁路饱和、磁滞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无法建立准确的控制模型,从而降低了冶金电力控制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精确控制算法的冶金电力控制系统。利用多段反应方法能够建立步进电机控制数学模型,计算冶金电力控制规则相关参数,从而实现冶金电力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冶金电力控制的准确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数控机床中,多个电机同步运动的控制成为很多机床工作性能的瓶颈,特别是随着加工精度要求的提高,对于数控机床中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详细研究直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设计了一种直流电机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在单电机基础上,实现了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的三环控制,在单电机精确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双电机的同步控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经一定改进可初步用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控制部分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并且结合PWM控制技术,时步进电机进行细分驱动。该方法具有精确、可靠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控制部分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并且结合PWM控制技术,时步进电机进行细分驱动。该方法具有精确、可靠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采用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取代机械传动系统直接驱动轮毂电机以实现车辆的精确控制。轮毂电机驱动方式相较于发动机驱动,具有响应快速、能量利用率高、动力学可控性好等特点。但由于传统机械差速器的取消也使得控制策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影响电动车驾驶安全的关键。文章针对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整车7自由度模型,设计了车辆状态参数观测器,并提出了基于Ackermann转向模型的分层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控制。基于Carsim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转向过程中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有效改善车辆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应用现状和相关技术以及涡流无损探测技术在检测工件缺陷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然后提出了一种将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新方法的优点。该方法使得涡流无损探测的结果更加精确,在线检测速度更高,在工件质量控制和缺陷检测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中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交叉耦合问题,采用前馈电压补偿的解耦控制策略。设计基于电流环PI调节器的差值整定电机参数模型,精确得出前馈电压补偿项,实现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在动态中的解耦控制,提高了电流的控制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