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罗僧侣对唐代佛教文化贡献考实刘素琴,刘胜芳中华文化是开放的体系,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有声有色的对外交流和吸收。但在历史发展的某些时期,又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长期的文化封闭和几千年封建政治体制的禁锁,把中国人“天朝上国”的民族意识培植得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2.
袁凤琴  张晶 《教书育人》2013,(18):26-27
中国古代社会强调大一统,除个别时期外,中国一直是高度集权的统一国家。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只有书院的自由研究和学术论辩与中央封建集权的体制相一致的情况下,书院才能求得其发展空间"。一旦书院的自由化的程度超过统治阶级可以容忍的界限,书院要么被毁,要么屈从权势,进而走上官学化的道路。"[1]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所在地大多是自治城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官僚机构膨胀的根源是高度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在国家权力结构上表现为地方从属于中央、必然造成地方政府机构建置横向过密、纵向多级重叠;在中央政府体制上表现为分权基础上的专制,必然造成部六林立,各自为政;在人事工上表现为政治恩赐与竞争并存在,必然造成机构腋肿,人浮于事。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的警政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依据遵宪所处的历史时代,分析了他推行警政的思想渊源及时代条件,认为其兴办警察的特点是:取法日本,制度保障,官民合办。黄氏兴办警察,其制度运作,权力制衡具有西方民主政治色彩,是封建政治体制的异军,是建立近代政治体制的先路,带来的是一场制度革命,是中国封建治安体制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当然,由于时代和阶段的局限,黄遵宪的警政实践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四节“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一目有这么一句:“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对于前一个“标志”学生容易理解,而对后一个“标志”却很难理解。要理解这一标志,首先要弄清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在经济方面,它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为手段的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对商品与货币的关系进行了较严格的限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割裂企业与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皇权神化是秦汉封建专制体制的主要特征.它渊远流长,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秦汉皇权神化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后果进行探讨,对于了解秦汉封建专制体制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对于了解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都是很有必要的。一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由于封建地主阶级总结了以往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经验,继承并发展了“王权神授”论,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儒、法、阴阳家相  相似文献   

7.
11—14世纪,英国封建体制渐趋完善,在这一大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城市特权具有明显的封建属性。这种特权根植于教俗贵族的政治意图或财政危机,是以金钱为代价的贵族特权的一种割舍;城市特权是封建贵族特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贵族特权的等级性和排外性。城市通过这种特权来履行其封臣义务,完成在封建体制下作为地方统治单位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也是上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健全与推广时期。汉代的上计制就是依据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由县而郡、再由郡至中央逐级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对郡国和属县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上计的分析来阐明汉代上计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晚清时期,中国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主权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伴随着这一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政治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晚清时期,在社会危机和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以自救。  相似文献   

10.
宋恕作为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宪政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封建专制为“天下之大害”的反封建宪政思想;二是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宪政思想;三是重视妇女权益的平等保护宪政思想;四是要求赋予民众辩护权的诉讼救济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于1995年11月下旬在潜江市召开。会议主题是转型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有63人出席会议。提供论文36篇。与会者从教育管理理论、教育行政管理、中学管理、小学管理和教育干部培训5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转型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的新成果。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择要综述如下。 一、转型时期教育管理观念急待更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规模经济向集约化经济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和历史的变迁。与此相连,社会、政治及文化体制改革也在同步进行。在政治体制方面,由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向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发展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将军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与州府的军府化过程可谓一在中央层面一在地方层面,共同推动着两汉政治体制的演化。这两种演化趋势于汉末合而为一。曹操霸府就是这种演化的结果,亦即公府幕府化的完成。这一点在曹操霸府军事参谋机构的设置上可得到确证。而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制度上的规定也奠定了魏晋以后加兵公府及地方军府的基本框架。公府幕府化的结果也表明军事因素开始全面楔入国家行政体制,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皇权至上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是夏、商、西周奴隶社会那种专制主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经济的集中反映。一方面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很弱,小生产者始终有赖于封建政权的庇护;另一方面地主阶级也需要专制主义为  相似文献   

14.
从秦朝建立高度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至清朝已延续了两千余年。这种体制首先在政治上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威。皇帝、贵族和农民构成了封建的金字塔似的等级制度。皇帝高高在上,权力最大、地位至尊、财富最多,故有“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之说。这种体制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封建专制,推崇孔孟之道、三纲五常,用封建宗法、宗教观念箝制人民思想,剥夺人民应有的自由权利。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在封建社会中期以前曾对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到了后期,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了,中国社会从此落伍,失去了世界强…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是在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必须彻底打破全国一刀切的大一统格局,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随着全国的改革开放,民族教育同全国教育一样,必须打破传统封闭教育,使教育与社会变革及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产品经济的体制以及同这种体制相联系的权利过于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教育体制曾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体制的变革,原有的教育体制已不能完全适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事业的领袖.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对苏联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政治体制模式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曾经起过一定的极积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探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体制形成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于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制论     
体制是社会机构与社会规范的结合体.它既包括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社会活动实施体制和社会活动管理体制,也包括社会活动领域中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教育体制和其他社会体制.在体制结构中,机构是体制的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社会活动过程体制是社会活动领域体制的基础,社会活动领域体制是社会活动过程体制的表现形式.体制与制度、国体、政体和机制这些范畴是相互关联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体制理论的这种新探索,在理论上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什么是体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等体制,明确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组织或系统理论;在实践上,可以从改革社会机构和社会规范两个基本要素,从改革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两个子体制或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子体制这两个角度,为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它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使之开始走向解体,也迫使中国融入世界,开始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绪论 以魏晋至隋唐为中国"中世纪"的学说,对当时国家权力的分散倾向多有关注,而围绕封建制的议论便是其中之一. 例如,本田济先生分析了盛行于魏晋时期的封建论,认为当时的封建论是期待皇族子弟作为皇室屏藩发挥作用的一种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时代正朝着带有中世纪性质的和封建(feudal)性质的时期发展."[1]另外,作为沈约《宋书》史论(沈约对南朝宋、齐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的见解)研究的一部分,川合安先生对沈约的地方政治改革论进行了考察,发现沈约在《宋书》的史论中,对皇帝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加以批判,阐述皇族屏藩皇室的意义,主张有必要给官僚机构更多的权限,并认为"分权主张的历史,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的封建论",进而在对魏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封建论进行分析以后,指出沈约的地方政治改革论,是对魏晋封建论的继承,存在着强烈的分权意向.  相似文献   

20.
日本开国后到明治政府成立前,由于受欧美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社会上近代化国家观念以较为隐晦、朦胧的形式逐渐发端。它主要包含对国家制度的近代性认识、否定传统政治体制和封建等级观念、对即将出现的新国家体制的设想等。这种新观念尽管存在局限,但对明治政府成立后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近代化新思想的大规模宣传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