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中等生     
杨亚捷 《班主任》2006,(6):18-19
在班级管理中"抓两头,促中间"实际上是忽略了中等生,而中等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有其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学习成绩中等、不太爱表现的"中等生"很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原因不仅在于班主任对班级的被动管理,还在于班主任的情感偏向以及对"中等生"的认识偏差有关.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改变中等生在班级中被动的存在方式,让"沉默的大多数"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等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能上能下,能强能弱,是班级的"潜力股".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就要重心下移,更多地关注中等生.通过"打破"对中等生的心理定式",打通"中等生的思维障碍,更多地关注中等生,从而大大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学习潜力,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在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班级的常规管理和学科教学占据了较多的时间,我们会把精力更多地用于"培优补差"和"班级维稳"上,容易忽略这个表面看起来偏向"沉默"的群体。实际上这个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我们的些许关怀可能就会点燃他们的激情,虽然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少给老师带来麻烦,但他们却决定着一个班级的走向。把班级类比成几何图形,中等生在班级的分布就像一个个独立的点,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平面,在中等生的关注上,我采用了"逐点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小学普遍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班级管理模式,忽视了中等生的发展需要,给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试从中等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求班级管理思路变革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注中等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中等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班级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为班级出力,为班级争光。〈br〉 一、记住中等生的名字。优秀的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时,往往会花一些功夫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大多数班主任则往往是及早了解尖子生和调皮生的情况,只记住他们的名字,有的班主任甚至和学生相处了很长时间后,仍叫不出中等生的名字。如此这样,中等生感觉不到班主任的关注,感觉不到班级的温暖,自然就会沉默,心里产生隔阂,从而远离班集体。  相似文献   

7.
正怎样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首先,利用"班级日志",调动中等生积极观察和思考班级事务的热情。在固定的班委会之外,设立"值日班长",男女生各一人,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对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活动、好人好事等情况全面记录,填写《班级日志》,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建议。每天抽出最后一节自习课的15分钟时间,面对全体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每日点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要转变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使中等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地向优等生转化,让"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建设良好班风的中流砥柱。本文以如何更好地转化中等生与建设良好的班风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唐屹 《成才之路》2014,(28):I0013-I0013
高三毕业班里的中等生管理好了,在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高三毕业班中等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人人成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对于毕业班中的中等生自身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学生的教育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的"严师出高徒"、"体罚教育"等方法在如今的班级管理中开始不被提倡和支持了。本文通过尝试另一种方式---称赞来思考其对当今高中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以班级后进生、中等生、班委成员和班集体入手,来阐述称赞在他们上所发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爱学生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现,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用爱,才能凝聚起班集体,体现出班级管理的魅力。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教师学无止境,是师爱来源;为人师表,是师爱基础;宽容博爱,是师爱的关键;要因人施爱,对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别给以"偏爱"、关爱和严爱。  相似文献   

12.
张琴 《黑龙江教育》2006,(10):45-46
有这样一则习作: 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44):159-160
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其工作的基本职责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农村初中教学中,班主任通常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中等生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针对此,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对中等生展开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文章从中等生的含义出发,结合农村初中班主任的中等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我就喜欢做中等生。"这是小晴来办公室十分钟后说的第一句话。她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小脸泛红,一副欲和盘托出的样子。我愣住了,接下来,这个本来被我定义为需要帮助的中等生小晴,却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我,一名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老师,激情无限,笃信必须重视中等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整个班级才能稳步上升。于是,我大刀阔斧激励中等生,各种招数刺激中等生,幻想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三周后,这些"激励壮举"像落下帷幕的激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常呈现一种"橄榄型"的格局:优等生、后进生各约占班级的1/4,而处于中间地带的中等生却约占1/2.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说明中等生在班级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小瞧的中间区域.众所周知,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班级群体中的中等生一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盲点,本文根据对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特点的研究结果。从加强主体性教育的角度,作出了改善班级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抓两头、促中间常被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种通用做法。然而,一“抓”、一“促”力度不同。“促”的对象往往成为班级管理中被忽视的群体。一个班级的学生状况大都呈纺锤型,即优等生和后进生占少数,中等生往往占绝大多数。而一般中等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他们在道德、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不前不后,不左不右,  相似文献   

18.
吕春江 《考试》2009,(7):39-39
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并存。在班级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出园丁是用万紫千红来打扮世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按照学习成绩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对优等生、后进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中等生几乎被老师忽略了. 所谓中等生是指学习成绩一般,纪律、活动、能力等都居于中游的学生.每一个班级中等生的比例是最高的,他们成绩的好坏对班级的影响最大.按常规,教师带好一个班级的习惯做法是“抓两头,促中间”.但两头用的精力过多,中间的这部分也就容易被忽略.  相似文献   

20.
一、激活的入手点--打破心理定势 1.正视差异,改变"配角"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前提是了解每一位学生,正视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中诸多因素造成了这些学生的差异.班级里存在着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并非要求我们把它拉齐扯平,他们都是课堂中平等的主体,我们追求的是让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无视差异势必会造成"一刀切"、"齐步走",挫伤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引导中等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特别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以此悦纳自己,不再活在优等生的光环的阴影下,消除"配角"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