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8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与数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各个学生的智能组合存在着差异性,同时也决定了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  相似文献   

2.
曹俊波 《中国培训》2006,(11):56-56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由功能不同、相对独立的不同智能组成,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每一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个体的差异在于所拥有某种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哪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在于冲破了狭隘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的传统一元智力理论的桎梏,向传统的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角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其他六种智能,即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本文主要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科学新课程教改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先天存在而又是可以后天开发的;每种智能都有其脑生理基础,都是其生物的本能: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指解决问题和生产产品的能力,而不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解决不同问题需要不同智能。目前,已研究发现人有8种或9种智能(第9种可能是一种“存在的”智能),这8种智能分别为: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等。  相似文献   

5.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种独特而又相互作用的智能体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人的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正是由于智能组合类型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都是独特的。数学上的"学困生"可能在"逻  相似文献   

6.
1983年,霍华德.力口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这多种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组合且以独特的方式共同地发挥作用,没有哪一种智能可以独立地存在,智能往往都是交互作用的结果。有些人的每种智能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有些人只有几种或一种智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即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多种优势智能。个人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启示教师应根据复习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同时考虑自己的智能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学生的复习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赖书谦 《广西教育》2013,(6):57-57,60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应体现对学生各种智能的培养,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发现学生的弱势智能,开展辅差导优工作,促进学生某一种或多种智能的开发和发展。"视觉—空间智能"指人们利用三维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八项天赋智能。该理论突破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为核心的智力观,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多种彼此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以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强项或各种强项组合来学习课程,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本文为您介绍多元智能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各种智能。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它所著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具体到个人表现有所不同:有人七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项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梢差,某几项更次之。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在生活中发现差异差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智力和逻辑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即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仅针对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就要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构建多元智能课堂,使那些在传统智能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通过创设各种智能活动情境,享受到“智能公平”。  相似文献   

12.
多元智能的实质是:每一个人至少具备8种以上智能,这几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智能结构,使得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有一种或几种智能超过他人。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均不相同,因此无法比较他们的智能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聪明绝顶的。如果要对人的智能做评价的话,只能说他的优势智能是什么,弱势智能是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而不能用“他很聪明”或“他很笨”之类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研究了不同对象的人脑与智能的基础上,修正了传统的智能概念,提出人类有八种智能类型:语言文学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应是孤立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  相似文献   

14.
刘琼 《成才之路》2010,(21):69-69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生存智能、道德智能;各种智能是平等和重要的,教育要使各种智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了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新课程提出了“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为实现“三个发展”,尤其是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这种智能结构的划分,会促进我们转变观念,对生理功能有缺陷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智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智能表现也有差异,同样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必然也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元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理论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聪明的!人至少同时具有8种智能,这8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有的学生的某种智能表现突出,呈显性状态,而大多数学生的很多潜在智能有待于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就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如何在教学中扬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发展他们的智能?  相似文献   

19.
智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智能表现也有差异,同样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必然也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化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至少拥有9种智能:①言语/语言智能;②逻辑/数理智能;③视觉/空间智能;④音乐/节奏智能;⑤身体/运动智能;⑥人际/交往智能;⑦自我反省智能;⑧自然观察智能;⑨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是这9种智能不同程度、方式的组合,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都同时拥有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智能特征相适应,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一、创设多元智能理论下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