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在其所著《金石录》卷第二十一跋尾十一“后魏御射碑”跋尾云: 《后魏御射碑》,在今怀州。案《北史》 及《魏书·宣武纪》:“景明三年十月庚子, 帝躬御弧矢射,远及一百五十步,群臣勒 铭於射所。”即此碑也。《碑》云:“惟魏定鼎 迁中之十载。”又云:“皇上春秋一十有 七。”据《史》及孝文《吊比干文》,皆云“太 和十八年迁都洛阳”,至景明三年,盖九年  相似文献   

2.
巴黎藏P.2005号卷子,叙沙州地方史地事,罗振玉排印《敦煌石室遗书》收入,定名《沙州志》,后又影印入《鸣沙石室佚书》.日本学者池田温考证,定名为《沙州图经》;饶宗颐先生编《敦煌书法丛刊》(卷12)从之.曰"志",曰"图经",实是一意,不过"图经"之名略长.此卷前缺,估计所失不多.故大体可云完整.另一卷也存在巴黎,编号P.2695,则缺失较甚,且抄录亦多脱伪.饶宗颐先生考定,据卷中《鱼泉驿》条:"唐咸亨四年(673)刺史李祖隆奏,奉敕置"."隆"字缺末  相似文献   

3.
戴叔伦是大历贞元之际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政绩显于一时。《唐国史补》载:“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能受此殊荣,可见其地位非同寻常。叔伦一生为官“清明仁恕”,受到百姓爱戴,“所到之邦,必刻金石”,为他纪载功德。据权德舆《戴叔伦墓志铭》记载:“其阜人成化也,则东阳一同之人沐旬岁之治。”可知他曾任婺州东阳县(今浙江东阳县)令。由于他政绩显著,东阳人民为他立了去思碑,歌颂其德政。宋人编《宝刻丛编》卷十三载:“《唐东阳令戴叔伦去思颂》,唐陆长源撰,李秋寔八分书。兴元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建,在本县学。”王象之《舆地纪胜》、佚名《宝刻类编》亦著录此碑,不过其文被收入金石著作,则迟至阮元的《两浙金石志》。 阮元手录此碑时,文字大多已漶漫难辨,故所得残缺过多,文意已不甚明嘹。为撰写学位论文,我查阅《道光东阳县志》(王恩注等纂,道光十二年刊),希望获得些戴叔伦任东阳令情况的记载,不意竟发现该书卷六“名宦”中收有《去思颂》全文,与阮元所录比读,县志不仅残缺较少,而且还可以订正不少阮元误识处。道光县志碑文录自何处不详,承《浙江学刊》编辑部惠示,东阳县志还有康熙时的《新修东阳县志》。据康熙志和各种书目  相似文献   

4.
近日翻阅湖南地方志,偶然发现朱熹的一首佚诗——《洞木山村舍》。诗曰: 梯云石蹬羊肠绕,转壑飞流白玉斜。一段轻烟春澹薄,数声鸡犬野人家。光绪《湖南通志》卷285艺文40金石26介绍《宋洞木山村舍诗碑》云:“《辰州府志泸溪杂识》:明崇祯初,浦市民间甃土地祠,掘地得碑,有洞木山村舍诗一首,为考亭朱文公所题。按公未尝至辰,不知由何得此诗。《嘉定(湖南)通志》按:此诗大全集未见。桐木山为辰州府城之主山,今隶沅陵。而浦市居沅陵、泸溪两界之地,故此刻《辰州府志泸溪杂识》载之,惟县志桐字作洞,未知孰是。”  相似文献   

5.
<正>开业寺碑立于唐开耀二年(682年),全称《大唐开耀二年岁次壬午二月乙丑朔八日壬申李公碑并序》,文载《金石萃编》卷五九。立碑人李崇悊,仕唐为“宣德郎行木(应为本)州录事参军事云骑尉”。碑述其高祖李裔,北魏延昌之末舍山第立僧寺,锡名偃角;孝昌之际,改为隐觉。其寺“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周武废佛,僧徒亡散而屋宇重归李裔嫡孙  相似文献   

6.
汪遵为我国晚唐时期著名的“咏史”诗人,但是其里籍何处,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颇不一致。宋人计有功编《唐诗纪事》卷五九《汪遵》条谓:“遵,宣城人。”元人辛文房著《唐才子传》卷八《汪遵传》谓:“遵,宣州泾县人。”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引宋人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又云:“汪遵,宣城人。”而《全五代诗》卷  相似文献   

7.
元和六年 《岳州圣安寺无姓名和尚碑》(卷六) 《碑阴记》(同上) (记》云:“弘农公自余杭命以行状来,怀远师自长沙以传来,使余为碑。既书其辞,故又假其阴以记。”弘农公,指杨凭,元和四年七月自京兆尹贬临贺尉,是年迁余杭长史。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卷九) 《祭吕衡州温文》(卷四十)  相似文献   

8.
:南宋洪适在《隶释》中所引《水经注》“冠盖里碑” ,是从《太平御览》引盛弘之《荆州记》摘抄出来的。而盛文所载“冠盖里”可能出自成书早六十年由襄阳人习凿齿所著《襄阳耆阳记》 ,因此以当地人记当地事 ,不仅亲切 ,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兰陵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金石萃编》卷五二有李义府撰《兰陵公主碑》,云:“公主讳淑,字丽贞,陇西狄道人也,高祖武皇帝之孙,太宗文皇帝之第十九女也……春秋卅二,以显庆四年(659年)八月□八日□疾薨于雍州万年县之干康里第……即以其年岁次己未十月辰朔廿九日□□迁窆于□陵。”《全唐文》卷一五三亦收此碑,但所记兰陵公主享年与卒年均与《金石萃编》不同,曰:“春秋(廿廿)二,以显庆三年(658年)八月□八日□疾薨于雍州万年县之平乐里第。”先考享年。据碑文,兰陵公主为唐太宗第十九女,但据《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唐太宗二十一女,按排列顺序,兰陵公主为第十二女,对此分歧,这里不拟详考。但无论是第十二女还是第十九女,兰陵公主在唐太宗所有子女中间按长幼而论是居中或居末的,据此而论,《全唐文》所谓兰陵公主享年“春秋(廿廿)二”有如下问  相似文献   

10.
一、《唐才子传》卷八《司空图》云:“图,咸通十年归绍仁榜进士。”陈尚君先生在此条下作补正云:“《五代史阙文》:‘少有俊才,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知图为一举登第。原笺未引。”(《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437页)按:司空图曾有过科场失意的经历。其《榜下》诗云:“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全唐诗》卷六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可见,司空图并非“一举登第”,陈先生的说法有误。二、《唐才子传》卷九《许棠》云:“初作《洞庭》诗,脍炙时口,号‘许洞庭’云。”周祖譔、吴在庆…  相似文献   

11.
张籍系年考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籍是唐贞元、元和间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文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白居易集》卷四十一。下简称白集)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云:“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下简称《韩诗集释》)。后人评价更有过于此者,如宋周紫芝  相似文献   

12.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香山黄培芳、南海曾钊纂《新会县志》卷十二金石,有如下碑载: “长年碑读洗残潮 □□还□野火烧 来往不知亡国恨 只看□石□□□ 白沙陈献章 成化己亥年□月□□日□□□□□ 右刻在崖山慈元殿两庑。……《白沙集》中不见此诗,采之可补其阙。”  相似文献   

13.
《金石例》云:"记者,纪事之文也。""记"就是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即今所谓记叙文。  相似文献   

14.
《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今传《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王逸注作:“倏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今案:“倏忽”一词,古书多用,状急疾迅速之貌。而王逸注文“倏忽,电光”乃“倏忽,如电光”之脱文;脱而于义龃龉。但这一脱误的时间很早。唐柳宗元尝作《天对》有“倏忽之居,帝南北海”二句,自注云:“倏忽,在《庄子》甚明。王逸以为电,非也。”是柳氏所见《楚辞》王逸注已脱误。然而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引王逸注《楚辞》云:“倏忽,如电”;同卷又引作“倏忽,如电光也”(同条又引王逸注文“倏忽,急貌也”,系引王逸《招魂》“往来倏  相似文献   

15.
张志和《渔歌子》的词牌,应为《渔父》或《渔歌》,而非《渔歌子》。张志和的词作,唐人均称《渔父》或《渔歌》,未尝有称《渔歌子》的。《太平广记》卷二十七引《续仙传》云:“颜真卿为湖州刺史,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西塞山前’云云。真卿与陆鸿浙、徐志衡、李成矩共  相似文献   

16.
浯溪,在唐永州祁阳县(县治在今湖南省祁阳县东南)南五里,因元结(719—772)而得名。元结《浯溪铭》序云:“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也,为自爱之故,命日‘语溪’,铭于溪口。”(《元次山集》卷六)而浯溪之引起宋人的普遍关注,则由于语溪磨崖碑,王阮《题淡岩》诗乃谓“浯溪已借元碑显”。  相似文献   

17.
水精帘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温庭筠《菩萨蛮》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水精帘”几如帷帐矣。薛昭蕴《谒金门》说得最确切:“睡觉水精帘未卷,簷前双燕语”,则”水精帘”可以舒卷如竹帘矣。  相似文献   

18.
释“單”     
《说文·□□部》:“單,人也。从□□,□□亦聲。阙。”前代学者固已疑之矣。小徐《□□传》曰:“许慎阙义,至今未有能知之者也。”清季金石之学畅,漸悟單之所从非□□。王蒃友《释例》云:“案<绎山碑>戰字从單,汉印中單字亦往往如此。博古图从單之字,其形甚多,小篆整齐之,遂从□□,许君随文说之耳。”  相似文献   

19.
正于立政《于志宁碑》,全称《唐燕公于志宁碑》,令狐德撰,于立政书。唐乾封元年(666年)十一月刻。碑在陕西三原献陵。楷书,45行,行95字。额篆书题"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之碑",三行12字。碑下半磨泐,清王昶《金石萃编》据旧拓本所录有2700余字,今所存不到2000字。此碑书体谨严精湛,与欧、虞相近。《碧落碑》,唐咸亨元年(670年)立,在绛州(今山西新绛县)龙兴观,现存新绛中学内。无撰书人姓名。  相似文献   

20.
读唐诗小札     
陈子昂中进士年小辨《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条云:“开耀二年(公元六八二)许且榜进士。”《新唐书》本传载:“文明初(公元六八四年)进士,时高宗崩,将迁梓宫长安……”唐赵儋《大唐剑南东川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梓州刺史鲜于公为故右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亦云:“文明元年进士,射策高第,其年高宗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于乾陵。”《新唐书》说当本于此。子昂挚友卢藏用《陈氏别传》云,子昂“以进士,对策高第,属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灵驾将西归,子昂乃献书阙下。”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云:“考碑言射策高第在高宗崩之前,当以《才子传》为是。”从仁按:高宗崩于弘道元年(六八三),如若子昂对策高第于高宗驾崩之前,则“文明元年进士”误。然细玩《别传》、《赵碑》、《新书》词意,子昂高第并上书阙下,当在高宗“灵驾将西归”之时,而“高宗驾崩”,乃插入追叙之词。《通鉴》卷二百三曰:文明元年“五月,丙申,高宗灵驾西还”,可知子昂高第、上书于文明元年五月前夕,非于弘道元年前。《别传》言子昂“以进士,对策,高第”,乃为唐代进士科考试的三个过程。唐代习俗,各地所进之士曰“进士”,中进士后,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