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的公开课 ,真是大开眼界 :课堂上学生互动、师生互动配合的相当好 ,教师在课堂上真可谓挥洒自如 ,学生在课堂上真是从容应对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让人佩服、称赞。然而正当大家赞叹不已之际 ,听到办公室一领导心满意足地说 :“多亏了昨天又试上了一次 ,不然又得拖堂了。”之后再向学生打听 ,原来这节公开课早已预上多次了 ,每次都是领导策划 ,参谋指点 ,已耗时半月之久。公开课之所以被教育系统推崇 ,是公开课具有真实、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 ,是优秀教师展示教学水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同时也便于同行观摩…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教学既是教师间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活动。要讲好一堂公开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课程的组织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作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已有些时日了,但近来遭挞伐尤甚,以致有人喊出了“公开课当休矣”这样的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呼声。不可否认,如今的公开课确有异化变质的“病症”,而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透彻骨髓的“包装”和作假,它完全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退化成某些人卖弄技巧的场所、追逐功名的阶梯。但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载体,公开课在推动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很多青年教师正是汲取着公开课的营养,迅速成长起来的”。显然,我们不应该因为公开课被异化而否认其客观的价值,更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4.
我看公开课     
李海琼 《广西教育》2007,(10A):26-26
公开课,作为一种常规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但现实的许多公开课,却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于不顾,片面追求华而不实的热闹气氛和所谓新颖的教学形式,实际上演变成了精致的“完美课”、作秀的“表演课”和泛化的“媒体课”。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是展示自我、显示教学水平的平台,又是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切磋的主要方式,在教育界得以普遍的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从业教师各自的能力、心态、经历不同,“公开课”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  相似文献   

7.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在分析"以少胜多"原因时,有个学生对黄盖说的"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  相似文献   

8.
孙兴德 《教育文汇》2006,(11):38-38
案例1:新课伊始,教师让二年级的学生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学生纷纷举手,答案纷呈,各不相同.足足有十来句。从表层看,似乎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把握准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但再细细考虑,二年级学生哪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古诗积累啊?课堂上老师一个提问,学生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精彩呢?案例2:上《田忌赛马》第2课时,学生明白了田忌取得胜利的原因,懂得了文章要揭示的道理之后,教  相似文献   

9.
王淦生 《宁夏教育》2002,(7):104-104
  相似文献   

10.
王育香 《福建教育》2005,(11A):10-11
一宜因课置评。忌评人为主。公开课评价应重在评课,而不是评人。当前,各级教研活动中,评人重于评课,以评人代替评课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一些人热衷于甄别执教者的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准,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反思与解决,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反倒漠不关心,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时下乃开放年代,国家之间尚可国门大开,学校之间闭关自守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则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走动(雅称“观摩”)亦渐渐频繁起来。而在各种各样望闻问切一般的观摩活动中,有一道大菜是非要品尝不可的,这便是——听课。  相似文献   

12.
每次听完公开课,老师们总会由衷感叹:“要是每节课都这么上,该多好啊!”是啊,看那课堂上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师生对话,精美的多谋体课件,  相似文献   

13.
吕赞 《小学语文》2011,(4):59-59
近日,笔者跟一位读师范时的同学进行了一次交流,她跟笔者谈起了自己最近上公开课的感受。上学期,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她被推举在全市展示一节语文公开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结束后,出乎人们的意料,她觉得自己一点儿成就感也没有,反而厌恶公开课了。笔者的这位同学说,自己没有成就感并不是说所上的公开课效果不好,而是觉得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像一个木偶、傀儡。原来,为了确保公开课的展示效果,也为了展示出本地区较高的语文教学水平,在公开课展示前期,笔者同学任教单位所在地区教研室的相关教研人员邀请了该地区的一些小语教学能手,组成了一个智囊团,同其一道进行了多次磨课。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公开课受到了众人的抨击和指责,认为公开课是在作秀、作假,缺失真诚;是教师的自我展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大家、名家的课,好看而不好学,离家常课甚远……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呼声:让公开课回归家常课。  相似文献   

15.
戴海南 《湖南教育》2007,(11):34-34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在分析“以少胜多”原因时,有个学生对黄盖说的“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这句话做了分析:“80-3=77,曹军比周瑜军队多77万,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悬殊。但最终还是周瑜赢,曹操败,真是以少胜多啊!”该教师对这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体育是每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兴趣→爱好→习惯”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接到大型公开课的任务,即使时间并不紧迫,即使已有一定教学经验,也都隐约有种如临大敌之感。面对早已烂熟于胸的教学内容,我们仍需冥思苦想:如何出彩?如何突破?如何深入浅出、立意高远?……当终于理出思路完成备课的那一瞬间,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涅架重生。相信大多数同仁备课的过程,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坦率地说,笔者反对如此一说,即把课堂诠释为一个“舞台”,把老师和学生分别比喻成“导演”和“演员”。“导演”之与“演员”,这一说法看似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但难免已滑向“表演秀”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烦心哪!”一进办公室,王女士包还没放下,便絮叨开了,“一大早,女儿就缠着我,不买马甲不上学!”“都六月的天了,还穿那玩意儿?”李同事诧异着搭讪。“不仅要穿,而且要女孩儿一色穿红的,男孩儿一色穿黑的。”“跳舞呀?”“跳什么舞!”王女士一脸怒气,“上公开课!还要我女儿戴假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中学俄语》2013,(12):20-20
在现代交际教学观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应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上一堂课好比一场演出,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交际性课堂是学生主体的充分体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设计注重交际性,为交际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材料。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奄交际,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