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伟 《教育现代化》2006,(8):127-127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报这样一则消息:乒乓球国手陈圮在日本举行的乒乓赛中,因和本国选手比赛以零比三败北后,摔坏拍子,踢翻椅子,对此,有关部门给以处罚:写出检查,并罚到河北省某地去劳动一周。看罢此则新闻,心中喜忧参半,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2.
朝阳初升,早晨的校园空气清新,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书声朗朗已传遍校园。  相似文献   

3.
常常有班主任在学生违反了纪律、做了错事、犯了错误的时候,就用劳动来惩罚他们:打扫卫生、整理环境等。并认为此举有三得:一是让学生认识了错误并改正错误,达到惩罚的教育目的;二是学生通过劳动可以树立起热爱劳动的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三是这种劳动能有效清洁学校环境,还警戒了其他同学。但我以为,此举不妥。首先,这种做法不合法。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惩罚学生劳动就是一种体罚学生的行为,至少也是一种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故此举有违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其…  相似文献   

4.
学校同事李老师管理学生可真有一套,不仅各项班级任务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班级秩序井井有条,而且学生规规矩矩,十分听话。向其讨教经验,李老师不禁津津乐道,颇为得意,向我道出了秘密。他说,学生不听  相似文献   

5.
惩罚之当与不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从来主张多奖励,少惩罚,慎用惩罚,是因为惩罚本身包含着太多的消极因素。(1)惩罚意味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技穷”的情况下,惟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这最后一“招儿”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能力已经到了极限。(2)惩罚向学生传达了教师对他的看法和态度,即认为学生的错误行为是故意的,而且他还不想改;教师对他自觉改正错误缺乏信心。这些信息动摇了学生的自信,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学生与教师合作的意愿,破坏了师生关系。(3)经常靠惩罚来管理班级的教师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有限的成功,但不情愿的屈从给学生带来的是情绪上的长期紧张和不快,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如果还有其他的办法,教师就不要使用惩罚。  相似文献   

6.
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或体会,当遇到班上的某个学生上学迟到或者作业忘交等情况,班主任经常会采取这样一种惩罚措施:让他(她)打扫教室一个星期或者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学生往往在无奈中接受这种惩罚.或者,总有学生在该他值日的时候忘记或者拖三拉四.  相似文献   

7.
8.
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地迟到  相似文献   

9.
高飞 《西藏教育》2008,(8):38-38
刚接手这个班级那会儿,学生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令我很是头疼。偶然一次跟一位有多年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谈起,他给我支了一招:罚擦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这样慢慢的迟到现象总算有了好转,我一看这一招有用就推广开来,对班级里各种各样的违纪现象进行了分类并量化:上课说话一次罚擦一天黑板;迟到一次罚擦两天黑板;  相似文献   

10.
王国强 《中国德育》2013,(11):77-78
关于劳动的话题一直是热门话题。人人都知道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然而现实的劳动观教育就像"一个人害了一场明白病"一样,令人酸楚。意外的伤痛无意间听到学生谈论老师在课堂上的种种言谈举止。一个同学说:"老师今天又在吹牛,说什么劳动最光荣。简直是瞎说,劳动光荣个屁!"另一名同学随之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线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离不开惩罚,离不开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对学生采用的带有惩罚意义的这种具体教育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谈惩罚教育     
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社会、学校大都提倡赏识教育,避免惩罚。杜绝体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谈罚色变,放弃惩罚,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它将失去教育力度,使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会随心所欲。应该明白我们所说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能引起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恩胜 《教育文汇》2007,(10):36-36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听见楼上四年级教室里有人在拖动课桌,发出很大的声响。放学快一小时了,天色也已暗了下来,怎么还有人在教室里?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14.
徐艳 《中学教育》2005,(1):47-48
教育离不开惩罚。但究竟怎样科学地运用惩罚,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十分清楚。本从心理学角度对比作了精辟分析.建议老师们一读。  相似文献   

15.
沈珂 《广东教育》2005,(4):53-55
惩罚一直是教育中的大问题。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原有的一些教育做法已受到质疑.赏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更使惩罚地位全无。在现实情况中.我国的中小学在惩罚问题上遭遇了滑铁卢。不少学校出现了对学生惩罚过软的现象。于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的学控因惩处不力,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有的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都受到严重的冲击。惩罚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申时芳 《贵州教育》2011,(5):25+38-25,38
如今,教育圈的“行话”——“赏识教育”、“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此起彼伏,从“尊重学生”演变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7.
惩罚作为维护社会规制权威、实现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学校中的惩罚与一般意义上的惩罚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校惩罚是道德教育的必要手段,学校惩罚的本质是确证过错,学校惩罚的目的是维护规则的权威性,学校惩罚的功能是教育,学校惩罚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价值、学校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19.
美国的学校惩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违纪学生的惩罚在各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着。本主要介绍了美国学校对违纪学生的惩罚及学校在对学生的惩罚过程中遵守的程序。希望对我国学校普遍存在的惩罚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石瑞霞 《师道》2005,(5):42-42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教育学生的原则。有的学生被你的“情”“理”打动,能理解你的苦心;但也有的根本不理你的苦口婆心,被我们认为是“刺头”“冷血动物”“没治”的,怎么办?有的教师采取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更有甚,逼着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犯错”学生的耳光,给学生脸上刺字,等等。这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其至触犯了刑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