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隐性知识的发现与解决,是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历史教材中有现成文字表述、显而易见的知识即是显性知识。而那些在课本文字中没有直接表述、潜藏于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即被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有机联系的,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隐性知识依托显性知识而存在。是显性知识的深化、概括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从所呈现的状态来看,可以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历史教材的隐性知识,是由于教材篇幅和体例限制,隐藏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说出而意在其中的教学内容。"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两个概念,核心素养和历史素养。钟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  相似文献   

4.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以考查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化学教材为例,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郁琳 《江苏教育》2013,(21):31-33
数学教学不能只关注教材所呈现出来的显性知识,还要正确把握其背后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因高度个人化而难以形式化,因此不易传授给他人。但是,教师仍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引领学生经历"融化—感应—碰撞—挖掘"的过程,使学生逐渐"走近"隐性知识,"遇见"隐性知识,"触碰"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6.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实际存在于课本中,却容易为人忽略,而高考又经常考到的知识,具有含而不露的特点。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隐性知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应当把挖掘隐性知识作为重点来抓。从近几年高考对隐性知识的考查来看,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一、隐性知识点此类隐性知识往往存在于教材的地图、注释、大事年表等材料中,不加注意极易疏忽。如1996年高考填空题第一大题:右图是南北朝后期形势,填出北朝两个政权的名称(图略)A.──B.──该题侧重于考查北周、北齐两个政权的地理位置,但在我们的教材中…  相似文献   

7.
教材插图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像、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隐性知识是指人们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人们行为的知识。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含有丰富的隐性知识和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隐性知识的应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应当强化插图直观形象、注重情境创设、渗透STSE教育以及开展教育研讨等。  相似文献   

8.
教材插图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像、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隐性知识是指人们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人们行为的知识。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含有丰富的隐性知识和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隐性知识的应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应当强化插图直观形象、注重情境创设、渗透STSE教育以及开展教育研讨等。  相似文献   

9.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显性知识是指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制的、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的、需要考核并要求达到一定标准的知识.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角往往都关注着显性知识这一领域,而对隐蔽于其光环下的隐性知识一直未予以重视,但鉴于伴随着新课改而编制的新教材的特点,学会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4至2008年生物高考的全国卷,我们可清晰地看到,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二册中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年年必考的热考点,命题方向以主观题为主,题量大且分值高,对考生的生物高考成绩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面对三页多一点的教材,一读似乎都明白,一到具体问题情境中去运用解决问题似乎都不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的隐性知识没有得到挖掘(注:隐性知识是指潜藏于课本教材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又时常考到的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内涵,也就无法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形成能力.本文就自由组合定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浅谈两种技巧,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1.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以考察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力,谈谈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几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编著的高中试验 (修订 )《生物》教材已在不少省市使用 ,研读新教材、吃透吃准教材、挖掘隐性知识是高考胜利的首要前提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藏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 .弄懂教材中隐性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名称中挖掘隐性知识大凡学科中的定义名称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来由 ,所以对名称进行具体的理解 ,既可以弄清其含义 ,也有助于记忆 .例如 ,酶的命名往往是由“分泌器官”和“作用底物”两部分构成 ,“胃蛋白酶”就是指由“胃”腺分泌的作用于“蛋白质”的一种消化“酶…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两条主线:一是按逻辑体系编排的知识所构成的显性主线,它是数学学科的外在形式,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另一条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它蕴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是隐性主线,它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不管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两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具体来说 ,它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课本中无明确表述或虽有表述 ,但不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 ,须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不同的教材 ,包含的隐性知识不同 ,大学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史实、基本观点 ,对高中学生来说是隐性知识 ,高校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 ,也存在着一些互为隐性的知识。所以隐性知识是相对而言的 ,是受学生的学习阶段、教材的编写要求、知识范围等方面制约而出现的。隐性知识挖掘得当 ,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立体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 ,得…  相似文献   

15.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以考查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例,谈谈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几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以考查能力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例,谈谈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几点做法,供同行参考。一、从目录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现行五册高中历史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如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编中“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而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品德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掘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内容并加以充分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容易被忽视.初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教学中,仔细挖掘、正确运用隐性知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考历史科特别重视能力的考查,尤为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挖掘分析教材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试就如何掌握教材隐性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材文字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以考查同学们的能力为主.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是直接影响同学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以现行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为例,谈谈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