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俊  张守忠  马杨 《教书育人》2010,(3):109-110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价值 《辞海》里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育司法制度发展概况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广义的司法,除指狭义的司法之外,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行政司法”。但一些非官方组织对教育纠纷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提及的教材取狭义.语文教材,也称语文教科书或语文课本.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是教与学的凭借与依据. 我国古代的教育,大体可以统归为“语文教育”.由此看来,我国的语文教材,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文选型”就是我国语文教材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对“课程”“课程标准”及《语文课程标准》等概念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笔者在文中拟将对上述概念作诠释,以便各位同仁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一、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课”,是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是指程度、程序和进程。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一门学科及其进程。目前“课程”的定义大概有几种:(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语文?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指语文课本,即“小语文”;广义语文是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大语文”,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大语文”的学习,现就此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范型,这种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狭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把创造学的原理与方法教给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内容,即创造学教育。创造教...  相似文献   

7.
“拍马屁”一词,于国人并不陌生,见得多、听得多、用得多,可谓历史悠久而又绵长。笔者认为.对“拍马屁”不应该一概而论,而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谄媚奉承的意思,属贬义。广义指的是“赞美词”、“讲好话”、“讨好对方”,属中性。事实上,二者不可能一刀切下,划分得清清楚楚,“拍马屁”与“赞美”、“讨好”之间有不少相近之处、相似之点。那么,领导者应当如何对待“拍马屁”和“讲好话”的部属呢?  相似文献   

8.
王凤娟 《天津教育》2023,(35):134-136
<正>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还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是一种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高效而科学的美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素养。美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美育指的是“所有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爱好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狭义的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或者‘审美观和美学素养’的教育”。而无论是从广义层面来看还是从狭义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价值《辞海》里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套用这一概念,我们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 ,如果说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那么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但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而且必须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一、一线劳动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首创前所未有且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的活动。创新既有知识的创新 ,也有技术的创新 ,还有管理的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想 ,还必须做。创新必须付之于实践。创新有窄义和广义之分 ,窄义的创新是相对于全人类的首创 ,广义的创新是相对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人群的首创。无论窄义的创新还是广义的创…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我国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中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什么叫创新精神?要理解“创新精神”就离不开“创造”。江总书记讲得好: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从词义上讲,“创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创造”是指从全社会范围来考察,能导致诞生超越前人的、独特的、新颖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的活动和思维。这种创造只是针对社会上少数人而言的。“广义创造”是从…  相似文献   

12.
“处置式”是王力(1944)提出的一个术语.广义式、狭义式、致使义式三类处置式的产生时间和形成方式不尽相同.广义处置式已见于先秦两汉时期的“以”字结构,唐代“把”字也开始进入广义处置式.广义处置式和狭义处置式都来源于连动式,只是条件不同.致使义处置式最早见于唐五代时期的文献.这类处置式主要是广义处置式和狭义处置式结构类推或功能扩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这个课题时,将“中国”一词的涵义作一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域概念。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国”是指中原区域,主要是华夏族的聚居之地,不包括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广义的“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远及“四夷”聚居之地,也就是有的同志所说的“大中国”。从广义的“中国”地域范围来考察,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早就共同生活于“大中国”之中,它们都是“大中国”内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体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对朗读的重视。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部分可以归功于朗读的运用。这里,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遵照江主席的指示 ,我校在深入开展创新教育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优化学生心理 ,健全创新意识“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创新”,是从全社会范围来考察的 ,指能导致诞生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突破性 ,具有社会意义作品的活动和思维。这种“创新”显然是指少数人的活动。广义的“创新”是从个人的活动来考察 ,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 ,相对于全社会来说并…  相似文献   

16.
出于对超常人物的崇拜,创造一直被认为是天才的专利,“创造”一词几乎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的同义词。然而,儿童能够创造发明吗?王灿明教授的新《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5年9月)予以了肯定的回答。作指出:创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属于“狭义的创造”,而儿童的创造却属于“广义的创造”,相对于成人社会来说儿童的创造未必具有首创性,但对于儿童自己而言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突破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文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一词源于西方,又称“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有三: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价值;二、张扬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一、引论宋人王子韶创“右文说”,认为“古之字、,皆从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此后,王观国、戴侗、黄生等人都支持这一说法。至清代小学大倡,认声音通训诂,右文说又得到进一发展,但颇有过激偏颇之词。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出“凡从某之字多有某某义”,“凡从某之字皆有某某义”。前一说近乎事实,后一说则过于武断。黄承吉在《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中则说:“谐声之字其右旁之声必兼有义,而义皆起于声。凡字之以某为  相似文献   

20.
一、创造和创新的关系关于“创造”与“创新”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在此,“创造”和“创新”都有一个“创”字,都含有开始的意思。“创造”与“创新”的相同点都是指人所具有的思考能力,并通过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产生新的富有成效的结果。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