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全体成员灌输尊老养老思想。举孝廉从选官的角度为全社会制定了敬老尊贤的行为准则,成为鼓励人们尊老养老的强大精神武器。把尊老教育与法律尊老相结合,运用礼法对不养老、侮老、弃老者予以严惩。尊老养老教育对于家庭和睦与家庭保障、培养“尊老”风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将道德教育置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弊端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2.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其逐步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统治者就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开始注重推行各种尊老养老礼仪.太和改制期间,北魏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尊老养老传统,并仿效周礼,逐步恢复了魏晋之后因社会动荡而废弃的尊老养老礼仪,主要包括拜三老五更、行乡饮酒礼和赐几杖安车之礼三方面.北魏帝王系统颁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尊老养老礼制,促使全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对巩固统治、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其逐步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统治者就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大力推行“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开始注重推行各种尊老养老礼仪.太和改制期间,北魏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尊老养老传统,并仿效周礼,逐步恢复了魏晋之后因社会动荡而废弃的尊老养老礼仪,主要包括拜三老五更、行乡饮酒礼和赐几杖安车之礼三方面.北魏帝王系统颁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尊老养老礼制,促使全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对巩固统治、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伦理学视角分析传统尊老伦理文化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内在逻辑机制,剖析了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大力弘扬尊老伦理精神,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重新焕发活力,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周礼》与《礼记》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旨在尊老的养老礼、乡饮酒礼、射礼 ,也记载了政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解决老人们日常生活困难的诸多政策。西周的尊老养老礼仪与制度是中华民族尊老养老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从礼孝、法制、人才等三方面深入地探讨了孝文帝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举贤任能,亲疏并举的用人制度,以及礼法并重,赏罚分明,“法为治要,民命尤重”的法治思想.尤其值得今人倡导和借鉴的是:以健全的尊老、养老制度而体现的“孝道”既能净化社会风气,又使之完成“孝”的其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弃老虐老、老人生活艰辛、精神孤寂等是当代农村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制度都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瑶族素有注重亲情,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借鉴瑶族的传统家庭伦理,强化人们的尊老养老意识,促成养老观念的转变,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题】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过程。“尊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先民与自然斗争经验的总结,它在历史上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须对“尊老”进行批判、改造和创新,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尊老”的成因和历史作用,并对如何处理尊老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汉代尊老养老之风尚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对待老人由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种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从而使尊老养老的风尚更加浓厚。这种尊老养老的风尚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封建王朝对尊老、养老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养老于学校、赐官爵、赐几杖等尊老、养老制度和礼仪,并采取了设置国家养老机构、收养孤寡老人、赈济生活用品、减免其家人赋税徭役、刑律优免等具体的救助措施,使老人们得以老有所养,对家庭和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时期,位居世族之首的琅Ya王氏以儒家思想为其核心思想信仰。尽管这一核心思想曾受到魏晋时期“玄风独振”和东晋南朝玄,释,道盛行的强烈冲击,甚至在形式上还为上述几种思想信仰所掩盖,但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其地位,其家族也因此能在南朝中后期先于其他家族完成在多种思想合流基础上的儒学回归,并为这一家族思想在隋唐时期的延续作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3.
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较大程度的开发,农、工、商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六朝政府实施了较合时宜的宏观调控政策,表现为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增加、对豪族势力的妥协与限制和发展商业贸易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秦汉国家以法令和诏书的形式,对老幼人群实行优养。王杖制度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老年人权益。对王杖授予者的资格,除年龄外,应尚有其他要求。对老幼犯罪者刑罚上的宽贷,秦汉的规定是有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宽免年龄的扩大和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罪行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皆被大姓望族所掌控;地方大姓多举族聚居;望族的婚姻多为相同利益集团内婚制。这些相同点的形成是因为无论南方或北方,大姓望族已经成为当时南北政权的依靠者和支持者;反过来,他们为了能够长期占有特权,一定会采取种种措施以求自保。  相似文献   

16.
明清文人的疏离心态及其意象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一些文人热衷于写“落花”组诗,反映出一股“疏离”心理潜流在滋长。明代唐寅等人吟咏落花,以散漫自纵的生活态度疏离士大夫主群体;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吟咏落花,以飘零自守的精神气节疏离当朝统治者;清中叶袁枚吟咏落花,以洒脱自适的生活观念疏离主流价值取向;晚清龚自珍吟咏落花,以激愤和前瞻的姿态疏离主流社会。从这种疏离主流的心态可以感受到明清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解悟。  相似文献   

17.
亳州旧志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当地教育的碑刻文献,其中部分文字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的创始、修葺、改建等情况,通过这些碑刻文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规制也较为完备,形成了由学宫、文庙、书院等组成的庞大官学建筑群,这对深入探讨当地教育和城市变迁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朝时期 ,社会上盛行“重孝”之风。大量文献记载足以说明此时“重孝”之风的普遍性和社会性。这种风气形成的原因 ,既有社会的因素 ,又有政治、思想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北朝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家庭广泛存在,并且在居住方式、人际关系、家内伦常及经济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此同时,也恰恰是从北魏开始,在庶民当中,这种家庭形态也在各种外部力量的侵蚀下逐渐走向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