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表处所的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后面,以表示动作行为关联到的地点、空间等,即作处所宾语,这是中学“汉语知识”课的一个难点。下面我们就处所宾语的形式特征作一分析——从表处所的名词本身看,首先,它位于动词之后,跟动词直接构成组合;其次,就其中某一个词来说,能与之搭配使用的动词极为有限。从动词方面来看,大致有如下四种类型可带处所宾语:1趋向动词(“起来”一词除外)。例如:来宿舍 去操场 上山岗下海滩 进教室 出学校  过草地 回延安 开西安上来岸边 上去楼顶下来地道 下去井底进来客厅 进去卧室出来地面 出去…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处所宾语的研究存在着过狭和过宽两种误区,前者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处所宾语,所有的处所宾语都应该被看作是受事宾语或处所补语;后者对处所宾语的界定则过于宽泛,将具有处所意义的宾语都界定为处所宾语。但有一些具有处所意义的宾语已经完全宾语化为受事了,应该将这些宾语从处所宾语中排除出去,否则将会导致处所宾语研究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从“在+处所”句式中动词性质来看,这一结构兼有表动作和表状态两种。文章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表状态上。在表状态句式中,“在+处所”这一介词短语既能出现在动词之前,又能出现在动词之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句式表达。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语序是句式变换的结果,但在表义上具有一致性。文章力求讨论这两种不同语序的表达语义上的差异,以论证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处所类双音词的转喻现象。这类词的词义实际所指的目标概念是用与之具有相关关系的源概念来表示的,我们称之为转喻现象。论文应用转喻理论对处所类转喻双音词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这类词的转喻条件和文化内涵,进而探究处所类双音词转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模式[1]。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句子中,处所状语的位置非常灵活。处所状语是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末,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透过《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我们考察诸如“村”“城”“楼”“岛”“港”“池”“仓”“库”等表示处所范畴的系列新词语,从四个方面探讨其认知理据:处所范畴及其词义变化;处所范畴与“框架-注意”“图形-背景”;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  相似文献   

7.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位移事件框架作为人类的基本意象图式之一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由于起点、终点成分不是位移事件框架表达式的必有成分,所以长期以来,起点处所成分作为背景因素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其实只要从句中动词语入手,就可以清楚地考察出隐性起点处所范畴表达式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汉语的处所方位名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几千年前,汉语就用处所方位名词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空间概念了.虽然古代对处方位名词的使用不像现代那样广泛,但是已经是很常见的了,使用情况也相当复杂了.可以看到处所方位名词能够单独使用或直接和介词结构使用.但常见的用法是把处所方位名词置于处所名词之后组成方位词组或把这种方位词组和介词构成介词结构.它们在句子的构成中也是多功能的.本文还认为古代汉语处所方位名词的数量不止一般说的十几个,应是比这个数量多好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介词"在"在古汉语句子中出现的位置及与之相搭配的动词的考察,认为现代汉语中"在+处所"的用法基本沿袭了古汉语。"在+处所"前置表示动作事件,整个句子强调动作;后置表示状态,句子强调的是动作的处所。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存现句句首的处所成分不仅要从结构上来分析,还要考虑它们的意义。本文就将对存现句处所成分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1.
处所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处所介词进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予以全面、准确地描写与展示,使《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得到进一步地细分,从而反映这一时期处所介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2.
用“结果补语小句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处所义结果补语结构。可以假设处所义结果补语结构中包含一个空的谓词“有”,也就是存在句中的“有”。这个假设不但可以解释为什么处所义结果补语结构中宾语一定是不定指的,还可以解释介词“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穿越》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他生活过的西南边境,文中有大量篇幅赞美西南边境的自然风光,抨击工业化文明对西部环境的影响,展现了麦卡锡丰富而深刻的处所意识。麦卡锡在《穿越》中的处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处所的情感依附、万物平等的处所伦理以及诗意栖居于处所。剖析麦卡锡小说中的处所意识,有助于深入理解麦卡锡的生态思想,引发读者重新审视人与处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五、六世纪处所介词词组南北存在差异。选取《世说新语》、《周氏冥通记》、《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四部载籍来讨论,发现南方文献中处所介词词组更倾向于居VP前,南方文献中传统介词"于"在处所介词词组中所占的比例比北方文献中的要低。总体上北方介词词组位置比南方稍显保守。  相似文献   

15.
就处所格在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处所格和趋向动词、位移动词、附着动词、存放动词的关系,认为处所格是同相关动词关系密切的语义格。  相似文献   

16.
处所宾语句是一种受限制句式,句式动词一般为高频单音节动词,动词和宾语的描写性受到较多限制。处所宾语句表达的是一种有目的的动作,主体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类处所。句式的产生源于日常生活中某些动作与处所的惯常性联系,存储于生活经验中并通过语言的提示建立起动作和处所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句子序列中,处所成分跟中心动词之间具有动态的语义和句法联系。在确定汉语句子具有三大层级(基础层级、扩展层级和派生层级)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现代“移位”理论,以动态的眼光,考察处所成分由状位移向动词后宾位的各种情况,主要说明了促使或阻碍后移位发生的诱发因素和限制条件,讨论了移位后处所成分的层级分布、语义变化强度以及它作为动词论元的句法和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处所疑问代词"那"的历史演变,不少学者做过探讨和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无可作为定论的意见。文章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反诘问"那"形成的关键时期——汉魏六朝时期语料以及疑问代词进行系统分析,从句法位置、功能扩展、词语兴替等角度考察处所疑问代词"那"形成、演变的历史轨迹。近代汉语中处所疑问代词是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的发展演变、词语更替中融合,并在处所疑问代词"那"形成并成为那一时期最主要的疑问代词以后,承接了"安"’、"恶"、"焉"的句法功能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汉语动词前的处所词语表示动作和事态的处所,而动词后的处所词语表示动作参与者的处所。这种功能差别,对于汉语处所状语的语序,是一个支配原则。以汉语资料为基础的句法证据表明,处所状语的这两种功能不能被缩小或简化为一种单一的功能,从而辩驳了Geis的处所状语理论。  相似文献   

20.
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对介词短语"在+处所"掌握得不太好,他们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偏误。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汉泰语言本身的差异,尤其是汉语"在+处所"的语序和语义方面与泰语有比较大的差异,以及对外汉语教材对介词短语"在+处所"的讲解存在笼统、不充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