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本.作为阅读教学之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逐渐淡出了课堂主角的地位.语文课没了语文味.出现了曲解文本的误区。繁重的课务和功利主义使身心疲惫的教师陷入了无奈.学生活动得热热闹闹却不知道学了什么.使得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文本、教师、学生常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深入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脱离文本,天马行空;不顾主题,随意生发;借助媒体.视觉替代;无限拓展,本末倒置。我们应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让文本参与师生的对话交流,从而提高对话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因"趣"利导,巧妙寻找文中的矛盾冲突点、童趣写真处,让学生体验感悟;同时,教师要坚守儿童立场,创设情境,换位思考,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阅读文本为范例,引领学生关注文章体裁,解密文本构思,渗透精妙写法,训练写作技能,培养写作问题。以读学写,厚积薄发,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表达中体会快乐。  相似文献   

6.
预习是语文学习重要环节。质疑是治学的起点和动力。利用质疑问难引领学生展开文本预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加强质疑方法指导,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揭开站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真面目.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上的对话过程.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真正走进文本.真切地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教师首先真正对作者通过文本传达出的情感感同身受时。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农村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自己讲解,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严重影响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指导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要激趣导入,让学生沉入文本;要提炼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并适时点拨,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本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就是不让学生多看文本。若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看文本。老师也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看文本,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导师”。  相似文献   

10.
文本细读是还原文本语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艺术。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境生处细细寻""语言亮点细细读""情理悖处细细品""语意空白细细钻"等文本细读策略,目的是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心灵之旅,让学生读出"味道",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搭建诗意的人生舞台,让师生在分析文本、诵读文本,内化情感中体会诗意,在诗化的境界里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享受母语教学的幸福,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不应是单纯的"教教材",而是把它当成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真正地进入到课文当中,感受文本的美,学得自然深入、扎实,越学越有滋味。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感悟文本内涵,学习文本语言,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文本,用好文本。文本链接,就是把教材当作引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引子,让不同的文本互相参照,互为勾兑。让学生在纵向的拓展阅读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与充盈;在横向的拓展阅读中,求得文本内涵的映射与凸现。在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基础上,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吴榴玉 《文教资料》2008,(22):136-138
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再现文本的情景,体验文本的生活;要让生活走进语文,构建多元平台,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享受生活化语文给学生带来的欢乐.  相似文献   

15.
蔡淑蓉 《考试周刊》2013,(87):41-4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非连续性文本,语文老师应当指导孩子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勾连,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提高学生的词汇、话语、朗读、概括、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用愉悦接纳文本,追求阅读的"语文"性;用感悟解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独特性;用情感诵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语言味;用情韵升化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延伸。  相似文献   

18.
“文本”是指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且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即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对于怎样去解读文本,解渎的深度、清晰度及维度,决定了文本与教师之间交流的程度,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有效的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的就是关注课标与教材落实之需:让学生学"标"所需,学我所需,学中有乐;让教师教"标"所需,教生所需,教中有乐。师生一起走进文本、共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和老师对话。这样的主题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让师生都在阅读中寻找到所需,在质疑中有获,在交流中学法,在拓展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20.
李秀玲 《师道》2013,(12):36-37
引领学生富有情趣地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毕竟,只有让语文课堂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或者让学生沉浸于静美的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