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照君 《声屏世界》2005,(10):11-12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处于数字鸿沟底层的是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如何将农民的数字鸿沟转变成数字机遇?本文从农村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软资源”的角度出发,力求为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渡过“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搭建一座桥粱.提供一种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县级电视台、农村有线电视相继建立,农民选择收看电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看什么台,点什么“菜”,开始品头论足“挑剔”起来。中央台、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丰富。这些,县级电视台无法攀比。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重头戏唱给谁?节目如何编排、定位?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抛开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这块土壤,就等于产品失去了市场。因为,一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办得如何,当地农民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员。 据了解,农民愿意看本地新闻,因为是…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各地蓬勃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农民的想法如何?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他们究竞最需要哪些具体的服务?对农广播应该如何服务好三农?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江西科教农村广播对农民听众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卷面文字调查为主,随机电话问答及听众来信等为辅的方式,调查对象分布于江西南昌、九江、抚州、宜春、新余等地,其中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  相似文献   

4.
罗剑 《青年记者》2010,(14):29-30
当前,农村的媒体普及率大大提高,"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再是农民的奢望。但是,农民的媒体投入到底有多少?农村家庭对媒体使用抱有什么态度?农村媒体使用的实际效果如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就此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勇 《新闻前哨》2002,(3):48-48
农民,能不能建大型购物中心?农民,能不能经营大型购物中心?能,关山村的农民鲁志万说。鲁志万是谁?鲁志万是关山村农民的头、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山村党委书记。建鲁巷广场,鲁志万一言以蔽之;“八年风雨。”但其间的艰难和坚持又岂是“风雨”二字可以说尽的。1993年,鲁广动工,因为资金短缺,1994年就停了,之后建建停停。到1996年,全国的房地产业陷入低潮,鲁广工程更看不到希望了。  相似文献   

6.
有问有答     
《山西档案》2006,(4):57-58
我是一个市政基层单位保管技术资料的资料员。因是小单位。资料的数量不算大。但种类较多。有各类数据统计表、图纸、工程合同、工程签证清单、群众办事登记表等。现在我想请教几个问题:(1)图纸应如何编号?单位的图纸有设计图、示意图、竣工图。但总的数量不多。如果按图纸性质分别编则较复杂。我想按先后顺序编可以吗?盖在图纸上的编号章有什么标准吗?(2)单位的完整工程件包括合同、签证、清单、预决算。但具体到每项工程都不完全具备这些资料。有的有合同、签证而无清单等。现在工程都包给各个施工队。应如何把这些资料分类归档?按单项工程分类还是按施工队分类?(3)工程合同如何编号?编号有什么标准吗?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但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市场创新。新闻报道紧紧抓住这一点就是抓住了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这其中包含多层意思:谁来开拓市场,是政府还是农民?谁来告诉农民市场需要什么,是企业还是政府?新的区域布局形成后,谁来补贴产粮区农民,是国家财政还是销区?如何理解农产品竞争与卖难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面对这些问号,记者一定要把握根本的一条,就是用计算成本、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市场意识来判断其取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搞?经过各地的实践,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又是农业大省,因此各大媒体对“三农”的内容都很重视,媒体农村栏目办的好坏,对推动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致富增收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媒体如何更好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让农民喜闻乐见,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  相似文献   

9.
湖北是建筑大省,建筑业是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2022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高达两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四。武汉建筑企业众多,在建工程集中,一个个超级工程的建设落地,为建筑业新闻的采写提供了“沃土”。一线建筑工地的新闻在哪里?如何发现好新闻、写出好新闻?建筑业新闻报道如何“顶天立地”?本文以楚天都市报《城建周刊》为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作为服务当地农民的最前沿,任务重、问题多,如何做好这项利民工程是县级中心必须考虑的问题。共享工程吴忠市支中心在建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模式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杨雪 《中国地市报人》2011,(11):106-107
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和重心,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之一。而作为一名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如何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怎样才能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笔者认为,要想服务好“三农”,必须当好“三员”。  相似文献   

12.
陈壮 《天津档案》2006,(12):35-37
档案工作如何直接为农民朋友服务?除了继续抓乡镇机关、农村民营企业、行政村组的档案工作外。主要应在有关部门建立与农民直接相关的档案。建立这些相关档案.既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又是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农民朋友身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以及持续的财政支持,但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仍然是农民。新农村的路怎么走?重点在哪里?农民的收入怎么提高?突破口在哪里?新宁县回龙寺镇杨桥村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内生力量”不断摸索,不断调整思路,走出一条质朴、厚实的乡间大道。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是否真如有些学者认为并未点中地产业穴道7农民如何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9,(11):68-69
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城乡的深入贯彻落实,各地电视媒体都在着力强化电视对农节目宣传。那么,电视对农宣传报道如何才能适合农民口味并为广大农民朋友所喜闻乐见呢?  相似文献   

16.
用农民的话说新农村的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用农民的话说新农村的事”。惟如此,我们的新闻才能得到广大农民兄弟的认同和喜爱,国家的涉农新政才能有效地传播下去。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一份颇有影响的法制类报纸,有这样一篇文章《嫁给农村人的烦恼——我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文章通篇讲的都是“嫁给农村人如何如何烦恼,乡下人有数不清的麻烦事”等等。这只不过是篇小散文,而另一家报纸上还有一篇报道农民买电脑的新闻,出现了这样的话:“农民就是农民,明明一台上好的电脑,因为设置了密码打不开,就认为是坏了。”读了这样的文字,我实在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农民怎么了?你们凭什么看不起农民?”农村人、城里人,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完全平等的,不应该出现谁歧视谁的行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  相似文献   

18.
曹玉林  孙斌 《声屏世界》2008,(12):50-50
新形势下,县级广播电台应该如何展开“策划”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抓住“焦点”策划,让农民有“劲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更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各级党委、政府着手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我们也及时报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涛 《记者摇篮》2009,(11):86-86
广播新闻节目更讲究语言的生动鲜活。作为一家面向我省2700万农民受众的专业电台,辽宁电台乡村广播在成立伊始,如何使乡村广播的新闻节目更突出乡土特色,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及时地反映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张魁  陈欣 《新闻世界》2013,(2):22-2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建设"美丽中国"、"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下,媒体如何创新农村题材报道,更好地反映农村之变、农民生活之新?媒体如何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媒体的力量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