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认识子产而死这样的名而动结构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法结构,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一是这一结构的来源,二是连词而的语法功能。本文认为,连词而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标记两度陈述,即而连接的一定是两个在句法结构中具有述谓功能的成分。在名而动结构中,名原本是一个判断句的谓语部分,它和而后的动通过而连接构成一个复杂谓语形式,共同对句子的话题性主语加以陈述。名而动来源于话题性主语+名而动句法结构省略话题性主语。名而动中名具有类意义的语义特征。文章还对时间名词+而+动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2.
理解一颗心     
理解是一种爱,是一种温暖。它是春日的细雨,冰凉而清新,洒在心灵的土壤中;是夏日的清风,温和而舒爽,轻抚每一颗心;是冬日的阳光,纯净而温暖,照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理解一颗心,才能真正感受到理解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人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为生存而活着的人,另一种是为生活而活着的人。为生存而活着的人是为了能够保存生命而在社会中维系着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为了能够延续生命而存在的人。例如:建筑工地上的小工,走街串巷的小贩,流浪街头的乞丐,在风雨中飘摇的渔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有……  相似文献   

4.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中古词汇系统的一部重要的语料,据调查书中共有75个双音词先秦和汉已见,而在《洛》书中产生了新义。这些词的新生义,一是因引中而产生的新义,一是由修辞而产生的新义。  相似文献   

5.
在"PP+而+VP"这一结构中",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现代汉语中的"而"一直被归为连词,但从语法作用上来看,连接状中结构的"而"已经虚化为相当于"地"的一个状语标记.在这一结构中",而"的性质和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状语和中心语结构关系的一种标记形式",而"已经从连词更进一步虚化为状中标记.  相似文献   

6.
三种人     
木心在自己的《1989~1994文学回忆录》中说:人分三种,一种是伟大而又善良的,比如苏格拉底。一种是善良而不伟大的,比如我们大多数。第三种是伟大而不善良的。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认为,美是真理作为去蔽性,作为艺术作品而发生的一种方式。而真理的去蔽性主要是作品中“大地”与“世界”的互相遮蔽与去蔽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过程本身恰恰是美即真理在艺术作品中存在或发生的一种形态,因此,美和艺术作品都是一种活的体验过程,而不是一个恒定的、绝对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母爱与师恩     
在所有称呼中,有两个是最闪光、最动情的:一个是母亲,一个是教师。教师的生命是一团火,教师的生活是一曲歌,教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的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光,因奉献而充实。△寂寞不是孤芳自赏,寂寞不是超凡脱俗,寂寞不是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9.
乡情     
乡情是一线崇山峻岭中流淌而来的小溪,幽远而又切近;乡情是大野秋风中渐渐隐没的鸡鸣狗吠的回声,切近而又幽远。任何一种思念,都没有乡情这般恬淡;任何一种感怀,都没有乡  相似文献   

10.
春江的美景、月夜的情怀于“灵动”中喷涌而出,因灵动而自然,因自然而美丽,因美丽而深情。灵动,是一切生命的美,是艺术最美的精华……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灵动”会与你相约。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中有一个关键词是“灵动”。“灵动”是一个美学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一种用心灵来感悟的“灵秀”和“流动”,可意会而难于言传。高中生要写出属于美学  相似文献   

11.
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骄傲;360行中,我们应该为自己选择教师而自豪。2010年,有着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投身于美术教学。曾经为离开班主任的操劳而高兴,曾经为美术教师的清闲而自得。然而,一年的美术教学带给我的并非是幻想的怡然,而是压力的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一叶飘零而知天下秋,一枝勃发而见香,而梵高的画更是:几笔铺排渲染透露出生活生命的本质以及情感的律动。梵高是一个艺术狂人,他用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被描绘对象的本质,在他天才的作品中,他用"一枝一叶"表现大千世界,于有限中释放无限。  相似文献   

13.
法制是与国家相伴而生且是国家制度中较低的一种法律现象,而法治则是和民主相伴而生且为国家制度中较高的一种法律现象.依法治国的核心既不是树立法律的权威也不是依法行政而是制定良法.  相似文献   

14.
邓林 《文学教育(上)》2008,(17):138-140
除夕是一年中最末的一天,又称除日、除夜、岁除,俗称“年三十”。因为它是一年之终结,所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极为重要,极为隆重。而宋代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岁时节令的时代,宋代的除夕民俗活动可以说隆重、丰富而热烈。  相似文献   

15.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道:“在教育情境中,成人和孩子并不是碰巧相聚在一起的;相反,他们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相聚的。他们以一种互相交融的联合方式相聚,这种方式构成了一种关系,一种教育的关系。”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的意思,“敏”是机敏、积极的意思。全句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对于教师来说,也同样应该做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在教育中,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要求教师有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信口开河;而对于认定了的事情,必须坚决果断、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16.
无限·细节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干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写作特色的鉴赏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所在。但实际在课堂的分析、鉴赏中,往往会出现教师的问题明确而精练、分析透彻而清楚,但学生的思考迟缓而滞后、回答迟疑而模糊这样一种情况。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解读之匙"这一策略。一、"解读之匙"教学实例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文辞俱佳的古代政论文。文中  相似文献   

18.
低调陈述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柔弱而有节制的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而在法庭审判中,它也会被用来构建法庭事实,鉴于国内目前对庭审中低调陈述系统分析的缺乏,其在庭审中的具体实现方式及使用目的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备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集体备课则是一种很好的集思广益的备课方法,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个人备课又能从集体备课中汲取智慧,  相似文献   

20.
聪明与智慧     
其实,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