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2.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3.
胡京武 《兰台世界》2013,(21):146-147
唐代中国绘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璀璨的成熟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个关键时期。吴道子正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代表人物。吴道子一生具有巨大的创造热情,有着过人的旺盛的作画精力。  相似文献   

4.
朱敬 《兰台世界》2012,(27):12-13
吴道子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大画家,生卒年月不详,活跃于开元、天宝年间。吴道子在前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对来自异域的绘画文化精华加以吸收融合,创造出更为成熟的中国宗教图像样式——吴家样,形成了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5.
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我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堪与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比肩。吴道子一生作画极多,但大多数已湮灭,幸存的《八十七神仙卷》便成为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重要艺术巨作中的一件。这一长卷之所以能穿越千年重现世人面前,美术大师徐悲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吴道子凭借着对人物画吴家样式的开创,用遒劲、流畅的笔力,将人物气韵、神态、形象通过创造性的运用,将画作整体艺术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通过对画圣吴道子绘画艺术的考证,试图为当代绘画创作者们在艺术领域创新与尝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鬼馗对答     
钟馗的故事起源甚早。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岁首画钟馗于门,不知起于何时。”但到了《补笔谈》中,沈括又补叙了吴道子画钟馗的故事。据说钟馗原是一名不第武举,现在也是一个鬼,不过是一个“大鬼”。虽然不第,还是忠心耿耿,决心为唐玄宗“除天下之妖孽”。唐玄宗病中见鬼,就叫吴道子画了一幅钟馗图,张扬他祛邪魅、静妖氛的功业。据此,沈括以为画钟馗似始于开元间。不过,后来的学者,也有以为钟馗的故事更为久远,可以上溯先秦。自唐以后,天下画钟馗的多了,丁聪画的这幅钟馗却有点特别。“别”在何处?当初吴道子画钟馗,蓝衫戴帽,袒臂跣…  相似文献   

8.
黎猛  马昕 《兰台世界》2013,(12):116-117
吴道子的绘画通过线条组合、情感表达、非凡气势以及灵动的运笔,展现了他的创新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打造了中国宗教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对中国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魏国魏斯是弓一位尊重贤能的明君.他用吴起改革军事,估建立了强大的部队,用西门豹治邺,促进了仁农业生产的发达,用李悝为相,在七国中最先实行变法,从而,使魏国在七国争雄前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赵景增,著名书法家,中华书协会员,河北省书协会员,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书法家,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书画创作中心主任,西柏坡画院特聘书法家。1989年举办个人书展,1991年获"泰山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银奖,2002年获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书法展银奖,2003年获全国法院书画大奖赛一等奖,2004年书法作品被吴道子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韩国朋友很不解地问笔者,什么是"躲猫猫".笔者谨慎地"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一种游戏,亦称摸瞎子、捉迷藏;娱乐性很强,在特定的地方(监狱、劳教所或者看守所)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另注明, "躲猫猫"具有搪塞理由之功效.扩展阅读为"打酱油"和"俯卧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6日,南京最后一位"慰安妇""活证人"雷桂英的去世,深深触动了一位老人的心;第二天,日本最高法院就中国公民"慰安妇"对日索赔案裁定原告中方败诉,老人义愤填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公开了埋藏近70年的不堪回首的"慰安妇"身份.  相似文献   

13.
默写的好处     
唐玄宗命吴道子和李思训去嘉陵江写生。李归来后参照勾勒的草图,精雕细刻,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描绘出一幅《嘉陵景色》。吴回朝时囊中空空,一无所获。玄宗很不高兴,以为他白跑了一趟。吴胸有成竹,对玄宗:“陛下宽心,嘉陵江沿岸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臣早已默写心中。”说罢,他当场举笔勾勒草图,着墨上色,不到一天工夫,就绘出一幅  相似文献   

14.
"金书"之忧     
近日,在上海,一些出版界人士呼吁取消"金书"的书号,以防止图书庸俗化趋向.<东方早报>报道,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名大量制造"金书"完全是个借口,"金书"在本质上与"金牛"、"金马"、"金元宝"没有区别.上海市收藏协会一位专家认为:"金书"的核心价值并没有超出其材料价值本身,在收藏界"金书"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鉴赏、消费市场,购买"金书"的主力人群在企业家中,其作为礼品的价值远远大于作为收藏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道子的绘画通过线条组合、情感表达、非凡气势以及灵动的运笔,展现了他的创新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打造了中国宗教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对中国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枫 《今传媒》2007,(4):4-6
一、在京华时报社社长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京城第一报"五个大字."这是市民送给我们的",吴海民(以下简称吴)社长微笑着对记者说,"是市民对《京华时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无所不为"语出<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引汉·郑玄日:"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什么事不干的,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如<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儒林外史>四六回:"他又是乡绅,又是盐典.又同府县官相与的极好,所以无所不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相似文献   

18.
白衣观音图像有密教和本土两个系统。目前我们所常见的均属本土系统,其产生时间大约在盛唐,其形成与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文化渊源和民众的信仰心理需求有关。白衣观音图像区别于其他观音图像的突出标志是其头冠之上披覆袈裟或头巾,这种造型源自南北朝着"覆头袈裟"的禅定僧形象,后过渡到初盛唐着"披冠通肩式袈裟"的一般菩萨形象,不久白衣观音的形象得以确立。盛唐著名画家吴道子可能描绘过白衣观音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  相似文献   

19.
"下深水,捉大鱼"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职业历程上孜孜以求的梦想.有的人,穷其一生,虾米众多,所得无几,如过眼云烟;有的人,如玉串珠,佳作传世,为时代烙下印迹.新闻作品有大鱼小虾之分,新闻人成就有高下之别,穷其根源,往往在于新闻价值大小的把握.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既是新闻工作者从业基本功的体现,也是媒体夯实"四力"的必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流传最广、屡见史书的要算是"宝剑"了.今不揣肤浅,分述如下. 吴季子挂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说,吴国的季布佩剑出游,访一好友.这个朋友很喜欢季布的佩剑,他说:"等我游历回来,就送给你."季布回来时,好友已死.他就在坟前拜祭一番,并解下佩剑,挂在坟边的树上,实现自己的诺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中"一诺千金"的出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