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火生 《新闻三昧》2004,(11):42-45
新闻必须真实,不仅指新闻事实必须真实,而且还包括新闻写作中必须排除逻辑矛盾。因为思维中的逻辑矛盾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作头脑中只有排除了逻辑矛盾,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欧世金 《军事记者》2003,(12):56-57
四、驻站记者的采访采访是记者的首要职责,而且是重要的职责。驻站记者亦然,但驻站记者的采访与在报社大本营的记者(编辑)的采访有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点是驻报社大本营的记者一般采访都是“指令性”的,他们注重抓好采访前的准备、采访中的提问与观察、采访后的笔记整理等环节就行了,这是许多新闻教科书上讲过的内容。驻站记者的采访,“指令性”内容较少,大都靠自己“找饭吃”,因此,他们遇到的难处是“采访什么”。也就是说,驻站记者的采访,首先要找准采访的题目或线索。从操作层面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向编辑部“要”。驻站记者写稿有…  相似文献   

3.
五是新角度。从新闻写作讲,这恐怕是抓问题求实求新的最重要方法。其哲学根据,如列宁所说: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  相似文献   

4.
5.
C:细和阔的关系。章法要细密,文思要开阔。开阔指的是要放得开,一件事一直在那里讲,讲着讲着就没话了。所以要放得开,要像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得很高,但放飞的线紧紧攥在手里,放得开收得住。比如写合成作战训练,如果就事论事地写怎么也不好写,要么就是一堆专业术语,非常枯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开思维,文笔开阔,我先讲了一个故事:“说起合成观念,我就想起老山前线的一段轶事。”在讲了一个连长指挥打仗忘了炮兵的故事后,问道:“诸如此类的连长在我们部队还有没有呢?”合成观念缺乏就表达出来了,比空讲道理要好得多。有了放开的意识,一切材料都可以为  相似文献   

6.
(四)画龙点睛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点儿特别,它既没有文前提出的总论点,也没有正文中的若干分论点,因而全文也就没有那种以论点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体骨架,而是采取先实后虚、画龙点睛的方式来谋篇布局,结构全文。这种结构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它往往在前半部分简明扼要地列举一个或数个生动的事实,然后在下半部分揭示、引发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加以“点睛”,阐明真谛。这种先实后虚、先画龙后点睛的结构形式,其长处在于灵活机动,生动活泼,有叙有议,借题发挥,形象与哲理融为一体,因而可读性、可接受性都…  相似文献   

7.
8.
通讯的写作不拘一格地具体而详尽地报道事实,便形成另一主要的新闻体裁——通讯。通讯的共同特征,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方式,综合  相似文献   

9.
韩炼 《当代传播》2000,(5):59-60
三、提要题的突破   提要题原是提示新闻要点的文字,一般用在内容较重要、篇幅较长的新闻中,帮助受众快速了解新闻的实质,其位置放在新闻标题与正文之间。现在提要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打破了传统,打破了常规。在内容上,超越了仅仅提示新闻中核心要点的局限,在形式上,变单一为多样化,可置于题后文前,也可放在总标题的上方或引题位置,还可置于正文中间,而提要题与主题直接构成的新标题形式,突破了过去提要题单独处理的常规做法,今广泛应用于除评论外的各类新闻作品中。   1.内容不“提”正文之“要”,以揭示新闻事实的某些…  相似文献   

10.
韩炼 《当代传播》2000,(4):59-60
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所看重 ,标题被誉为新闻的传神之“眼” ,它对传播信息、吸引受众、引导舆论、表达主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上更是绞尽脑汁 ,力求出新 ,凸现特色。下面就一些探新佳作作些分析。一、大标题的创新大标题又称通栏题、横幅等 ,居于版面的最显著位置 ,突出强调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指导思想 ,往往以口号形式单独出现 ,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宣传鼓动性。当今的大标题除这一形式外 ,还可以集纳同一类稿 ,或报道同一领域的新闻 ,创造了大标题 +提…  相似文献   

11.
四、在新闻语言上力求新颖清新新闻语言力求新鲜、清新、新颖,也是精品写作求新、创新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一篇好的报道,一篇新闻精品,总得有几句鲜活而又特有的语言,读之流畅上口,听之生动形象,犹如阵阵春风拂面而来,让人感到爽心悦耳,而不是那种空洞、重复,毫无生气的陈词滥调,也不是生硬做作的学生腔和枯燥于巴的文件语言,使人倒胃口。这种新鲜语言散发着清新气息,别人没有用过,而你却创造性地表述出来了,从而为文稿增光添彩。报道语言求新创新,着重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一)运用表现时代特征的语言。俗话说,…  相似文献   

12.
2、典型性和概括力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往往津津乐道其故事情节或风景场面的叙述和描写。在散文式新闻作品中,叙述和描写固然重要,但毕竟不同于文学创作,叙述和描写不宜太技巧、太精致、太琐碎、太细节。在1991年人民铁道报发表的《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的消息中,记者没有把过多的笔墨放在现场的省长、部长等风云人物身上,而是特别注意到了“破例被北京型内燃机司机扶上操纵台”的“一名从百里外赶来,身穿羊皮袄的80岁老  相似文献   

13.
辛秦 《新闻三昧》2004,(3):49-50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呢?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新闻报道要创新。本文只就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略论一得之见。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这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有些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往往同一些复…  相似文献   

15.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三:多面式报道。 这种多面式报道是在一篇稿件中反映多方面的情况,改变传统的单一方面的报道。所谓单一方面报道,写成绩便连篇好话,写批评就一片“指责”,写揭露又一无是处。总之,非坏即好,非好即坏。有时提倡既报“喜”又报“忧”,也是报这个单位的“喜”,又报那个单位的“忧”。在一篇稿件里报道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很难看到既有“喜”又有“忧”了。多面式报道却做到“喜忧”同报。请看新华社1988年8月14日播发的一条消息,报道歹徒闯进广西大学行凶的事件,既写了该校副校长面对歹徒行凶而逃离现场…  相似文献   

16.
17.
辛秦 《新闻三昧》2004,(2):47-47
141.有一天,他和我搭档一起去采访。142.他们见面寒暄儿句后,就进人谈话的主题。143.要不断创、改革,墨守成规是不行的。144.学员的想法不同,不能以偏概全。145.山路不好走,一不小心就被石头绊了个跟头。146.张老师喜笑颜开地登上讲台。147.他强词夺理、一点也不退让,倒好像是别人错了。148.敌人又使出花招,然而故伎重演骗不了战士们。149.有谁知道这段历史公案何时才能揭秘呢!150.明天剧院上演京戏《武家坡》。1,1,在危急的情况下,安全员大声疾呼:“小叫”l犯.老友相见,真是谈笑风生。巧3.回到学校,一切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154.她所以文词…  相似文献   

18.
孙世恺 《当代传播》2001,(2):56-57,55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七:图表式报道   面对电视直播和电脑网络的挑战,新华社从 1999年推出图表式报道。它以图形和表格等形式反映报道的事实,或提供背景资料。这种图表式报道一般有两类。一类属于新闻报道的。这是用图表的形象及时反映新闻事实,而新闻性又是它的“灵魂”。如《北京青年报》 2000年 6月 15日刊登新华社播发的《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谁涨谁落》《汽车产量增长 出口下降》等,每篇图表都阐述一个十分完整的新闻主题,而且独立成篇,新闻性也较强,就属于这一类图表式报道。另一类属于新闻资料性的。这类图表式报道往往是结…  相似文献   

19.
辛秦 《新闻三昧》2004,(2):47-47
找出下列句中的差错。181.应当勇于突破框框,不要循规蹈距。182一个吹的,一个弹的.真是异曲同功。183.小李专爱独出心才、搞点花样。184.老师傅斩丁截铁地喊了声“干!”185.大礼堂妆点得缤纷多彩。186.他携带的皮包份量超重了。187.他销售的所谓名画中,有些是膺品。188.打麻将成瘾,通霄达旦忙个不停。1 89.她把一句唱词,唱成“要报仇要血恨”。190.今天阴天,天空被乌云笼照着。191.他属于那种踏踏实实、竞竞业业的人。192.由于污染严重,湖里的鱼频临绝迹了。193.他受班长的嘱咐,在小张后面钉梢呐!194.她把奶奶的“命令”当成上方宝剑了。195…  相似文献   

20.
减少一般化报道,从改进日常报道中抓新闻精品   好新闻出在哪里,只有重大事件才能出好新闻吗?不见得。从笔者参加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获奖作品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日常报道的新闻。要提高动态消息的质量,多出新闻精品,就必须从改进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入手。   多年来,大量的日常新闻报道总是摆脱不了表扬性、工作性,简报式、文件式的模式,这与新闻写作规律的要求,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读者强烈地呼唤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