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思考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 一、质疑思考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学生独立思考就无从下手,因此,独立思考应从质疑开始。如:分数乘法中规定,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教材中为什么用“通常”这个词,而不用“一定”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通常”就有“特殊”。例如:8×8 1/8=8×(8+1/8)=64+1=65,就没有把8 1/8言化成(65)/8,而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  相似文献   

2.
“通常”一词不可忽视灵台县西屯中心小学巩建重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十册在叙述有关计算法则时有四处用到“通常”一词,教师在教学中切莫忽视它的存在。1.第九册13页中有关带分数乘法法则的叙述是:“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有三种基本形式: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分数乘以分数。至于带分数乘法,只要把它化成假分数,就可以按前三种形式解决。分数乘法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二是分数乘法的法则。下面就按分数乘法的三种基本形式来探讨教材与教法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点 1.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应用它们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最简分数,熟练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3.进一步掌握约分,通分和比较分数的大小,熟练地进行分  相似文献   

5.
“带分数乘法”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发展,只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或者运用乘法分配律,便可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法则进行计算。应注意的是,要通过计算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一、组织学生复习有关的旧知识,为知识迁移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是要使人人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在“研”字上下功夫,“新”字上做文章,“效”字上见成果,重点是“研”字。1.研教材。教材实际是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研究概念法则,研究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敢向教材、向权威挑战。在学习“带分数乘法”时,课文中的叙述是“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时,通常先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开始,同学们对为什么用“通常”二字不理解,并为此争…  相似文献   

7.
我们听一位老师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课时,看到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先让学生演算三道复习题,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讲以后,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结语:"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里,乘除法的计算,是带分数的先要化成假分数,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62页,对什么叫带分数有以下定义:“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平常叫做带分数。”对带分数的这一定义,我们的异议有三: (一)因为所有带分数都可以化成假分数,所以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从这一角度考虑,可以得出带分数的定义:“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  相似文献   

9.
分母是9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化成小数后,它们的结果都是一个纯循环小数,而且循环节都是真分数相对应的分子一个数构成的。例如:当分子是“1”时,那么这个分数化成小数后循环节便是“1”;当分子是“2”时,循环节就是“2”。依次类推,我们有(假分数要先把它化成带分数,其循环节也有同真分数一样的规律):19=0.1……39=0.3……59=0.5……179=189=1.8……299=329=3.2……分母是9的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江西泰和县冠朝中心小学@袁海根  相似文献   

10.
在分数乘法中,我们可根据乘法交换律推出:几个分数相乘,交换它们的分子或分母的位置,积不变.例如,?(此规律请读者自证).应注意的是,式中若含带分数,必先化成假分数.根据这一新规律,结合运用其他运算定律(或性质),可特殊地将其运用在含分数乘法的四则运算中,使某些分数四则运算变得比较简便.例如,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最简分数的定义为“分子、分母是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值得商推。顾名思义,所谓“最简分数”,第一,应从“最简”两字上去考虑。在小学教材中规定:“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这是因为用来表示数值的大小,带分数要比假分数简明。例如3/2小时,还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个带分数的真分数部分的分子是5,把这个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29,这个带分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带分数减法是分数计算中一大难点,尤其是当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必须从整数部分拿出1或几化成假分数,与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合并起来,然后再减,最后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减得的差合并起来。”这一计算方法比较复杂,要经历“拿出”、“化假”、“合并”,“相减”“再合并”等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吗?□张掖86037部队子弟小学陈建云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三单元关于“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一节里,有这样一个结论性的句子,即“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严格地讲,这个结论是不确切的。我们...  相似文献   

15.
查阅了一些资料,定义带分数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在假分数的定义之后,由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引进,说“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平常叫做带分数”。 (2)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由整数(0除外)与分数相加(或自然数与分数相加)为背景,举例说,4+2/3=4(2/3),形如4(2/3)的数是带分数。 (3)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正式给出带分数定义:整数及分数的和叫做带分数。 (4)在分数加法概念之后,撁另一种形式给出带分数定义:把自然数和真分数并列在一起所成的数叫做带分数。或者这样定义:自然数与真分数的和叫做带分数。也有用字母形式来定义。自然数A与真分  相似文献   

16.
带分数减带分数,如果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比减数的分数部分小时,怎么做呢?教科书上,采用的是先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借1(或借几),化成假分数,和原来被减的分数部分加在一起,然后再减。例如:  相似文献   

17.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教学要求是:①能说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与特征,知道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是整数;②能从一些分数中指出哪些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能说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会读写带分数,能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各种分数;③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学会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带分数加减法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知识的难点.往年我按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都不那么理想,学生难以理解;今年我采取了“迂回”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迂回”教学就是充分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从中找出最好的解题路径.数学知识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之间联系极其紧密,因此在对带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去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从中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例如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例1时.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2(2/5)后,再引导学生复习“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把1(4/5)和2(2/5)化成假分数(1(4/5)=9/5,2(2/5)=12/5),算式就可以化成  相似文献   

19.
多年担任六年级的教学,对2002年教材修订后关于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问题我感到有些困惑。记得修订教材之前,遇到学生做题.结果出现假分数时,通常只能算“半对”,因为课本明确指出计算结果不能用假分数表示.只能用带分数或其他数表示。2002年修订后的教材,取消了带分数的计算,原因有二:一是涉及带分数的计算一般都比较繁杂,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二是为了便于与初中教学接轨,因为初中教学中不再使用带分数。  相似文献   

20.
带分数的加减法,特别是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比较复杂。除了要用到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外,还要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遇到异分母还需要通分,然后再加减;遇到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时,还需要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或2化成假分数,与原来的被减数分数部分合在一起,然后再减。步骤较为复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带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教好这一节内容,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