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心理学家的智力测试证明,智商在140以上的智力优秀者和智商在60以下的智力低下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是中常或近于中常.这说明绝大多数差生之差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一些非智力因素.只要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再教给  相似文献   

2.
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日,江苏无锡部分学校教师要求差生去医院测试智商。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因此,常有差生家长收到老师电话拜托在智力报告上打低分。  相似文献   

3.
朱兆斌 《教育艺术》2005,(11):40-42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心理实验证明:某次智商测试结果,可能使老师放弃了通过平时观察得到的判断,并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对智商测试“成绩好”(事实上不一定好)的孩子期望高关注多态度好,对智商测试“成绩差”(事实未必如此)的孩子期望低关注少态度差,乃至放弃努力。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被学生感知后又进而影响学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式的过度保护斯卡斯代尔高中是公立学校,只要住在社区里,都能来读书,因此学生间差距很大。有些学生程度很低,格雷格指指脑袋说,智商有问题。怎么办呢?他们的家长就去医院,找一个医生,给学生做一个测试,给出一个学生有医疗障碍的证明,例如注意力缺失啊,记忆力有缺陷啊,等等。那又怎么样呢?我说,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是教师主动做,教师会让那些成绩很差的学生的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做智商测试,证明是弱智,这样就可以不影响班级平均分了。美国家长怎么会主动做这事?  相似文献   

5.
邻家小儿雨雨聪明好动,天性顽皮,被学校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认为是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基础很差的“差生”代表。他的父母几辈人都是工人,没有一个跨入过大中专的校门!因此,学校将孩子打入另册,孩子成天与左邻右舍不爱学习的顽童为伍,成绩低下,表现极差,老师嫌弃,邻居议论,而家长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他们认为:孩子不是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家长没有辅导能力,父母遗传因素差,孩子只能是这样。为此,笔者专门对雨雨进行了智力测试,发现这孩子智商、情商都挺高。反应灵敏,联想丰富,只是没有把这一切用到学习上,加之老师和…  相似文献   

6.
有些孩子成绩差,虽经督促学习仍不能有所提高,通常被认为是智商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最新调查表明,约40%学习困难、成绩差的孩子是由多动症或抽动症引起的,但目前许多家长、老师对此认识不清,故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学校里成绩落后的学生很可能智商并不差,只是工作记忆的能力较差. 英国达拉谟大学的学者开发出了世界上首个用于测试课堂上学生记忆能力的工具,他们对3000名各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后发现,10%的学生工作记忆能力较差,这给他们的学生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认为智商低的孩子肯定笨,其实这种看法是极片面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真笨孩子与假笨孩子 智商是指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测试成绩相比的指数,即智力商数。智商的平均值为100,可以有15%的商差,不过一般来说,智商在80以上都属于正常,80以下就要怀疑智力有问题了。但  相似文献   

9.
智商高的不都是天才有人认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高、又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教育心理学家主张采用“高潜力”来形容智商高的儿童。有问题的孩子其实是高潜力儿童教育心理学家们发现,许多在学校被认为不合群、不合格,视学校为“地狱”的儿童,往往都是高潜力儿童。统计表明,2/3的高潜力儿童都在学校、社会和家庭里遇到麻烦,他们普遍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心理问题。因为敏感是高…  相似文献   

10.
王恺燕 《教育》2013,(9):36-37
据报道,南京15岁学生乐乐,因为在课堂上的怪异动作而被其他家长联名要求转学,这件事情让大病儿童的教育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大病儿童无奈转学 因为患有粘多糖病,乐乐一般30分钟就需要小便一次,这样,每天上课时,同学和老师都会看到乐乐离开自己的位子、在教室小便,甚至不穿裤子在教室跑,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其他学生家长的指责和强硬态度,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介入此事,通过协商,希望乐乐可以转学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但是特殊教育学校入学需要提供孩子的残疾和智商证明,除了残疾外,要求孩子的智力水平在70以下,而乐乐在南京脑科医院做的测试结果显示是97,不符合入校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楠之 《成才之路》2010,(27):89-90
“你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吧。”近日,北京不少小学生被老师要求去医院接受智商检测。对于检测的初衷,有老师坦承,因为校领导对学校在区里的排名看得很重,智商在70分以下的学生成绩可以不参加班级测评。  相似文献   

12.
陶行之有句名言:"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爱聪明的学生,也要爱愚笨的学生。不能像江苏无锡市某校的一些老师那样,为了不让班里成绩差的学生拖后腿,而要求家长给一些学生测定"低智商"。其目的是:将这些"低智商"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在数量相对密集的城市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思维,不愿开动脑筋,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生,他们被称之为“学困生”。实际上,大多数所谓的“学困生”智商没什么问题。而且平均居于中上,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方面并不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差。面对这些群体,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能草率定界为“低能...  相似文献   

14.
歪理大观     
史峰 《师道》2012,(6):8-8
某校为了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成绩,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这本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教研活动上大家却议出了好多“歪坪”—— 歪理一农村学生智商差有老师是大有教学经验的“老手”,根据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智力走势”,他发现这样一个“命题”——学生智力越来越差,一届不如一届。这一“命题”立即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感。学生智力表现为什么越来越差?有教师这样认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招收的都是农家子弟,他们的父母为什么生活在农村?因为智商低,智商高的农村人都进了城.孩子也跟着进城读书了,所以剩下的都是低智商的孩子.当然越来越差……大家一琢磨,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4,(28):30-30
正不能以学科成绩衡量学生的智商经医生鉴定,11岁的鹏鹏(化名)的智商测评结果是135分!而正常人中只有3%—5%有这样的智商水平。常人智商水平是120分,天才智商水平是145分,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60左右。但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绩长期倒数第一,学校的老师都认为他智力有问题,使鹏鹏的妈妈着急得哭了。而实际情况是,鹏鹏患了小儿多动症,医生表示能够治好。(5月16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16.
(资料)智商是一个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一般用公式表示为:IQ=(智龄/实龄)×100。理论界通常把智商100作为正常儿童智商的标准线:智商在90~129的儿童都为正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也有人认为140以上)为超常儿童;智商89以下为智力偏低儿童;智商70以下为智力低下。(背景)据某媒体报道,天津市部分小学在去年的招生中,不仅要对适龄儿童进行面试,还让孩子们到医院去测智商。因此,从6月初小学招生开始,天津市儿童医院的门诊部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几所学校安排的一些孩子来测智商,其中有重点学校,也有不少普通学校。这些学校的做法不仅遭到了许…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教师对幼儿智力的评价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常常听到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抱怨,说幼儿教师认不准孩子,推荐出来的“好孩子”智力水平并不高。有一所小学一年级招生时收到幼儿园的“好孩子”二十三名,到小学一年级期末,仅八名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个百分比愈来愈小。笔者有机会到一些幼儿园听课,搞测试,发现幼儿教师大为欣赏的“聪明”孩子,经测试智商并不高,而那些不善表演,不被教师看重的孩子,其抽象思维能力却很强。有一位幼儿家长,带着两个孩子前来测试,男孩子智商115,思维敏捷,  相似文献   

18.
本期议题 近日,"小学生成绩差,竟被老师要求测智商"这条刊登在重庆晨报上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事情的原委是:一个五年级的男孩由于迷恋网络游戏而成绩下滑,于是"老师要求家长严格管教孩子"的同时,也让家长"带着孩子到重庆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智商测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全家人都期望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把目光投向了各种各样的“补脑药”。智力低下:对症治疗可见效蒙蒙是个山区的孩子,家境贫困。上学后,他学习很认真,可成绩一直在倒数几名。医生为他做检查后认为蒙蒙智力低下与饮食条件差,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关。小儿体内缺乏某种物质,可引起智力障碍。当婴儿缺乏维生素B12时,除了引起贫血外,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  相似文献   

20.
情商即情绪智商,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认为高智商并不一定带来成功,而情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今处于科技飞速发展时期,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人才,而且更需要高情商人才.但是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偏重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却往往忽视了情感智力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当代青少年的情商教育,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