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探讨北宋著名词人秦现《淮海词》愁情的形成原因、描写特色。挖掘《淮海词》在愁情表现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淮海词》主要继承了花间词风对心灵意蕴的摹写,折中借鉴,独辟蹊径。一是在构筑意境时,虚化外在的景与物,突出心境与感觉;二是词中的风物被淡化了事实意义,烙上了凄婉哀怨的主观印记;三是依据感觉和情意的流转布局,将不断变幻的时空、意境,融会成心灵的流程;四是措词饱含感情,恰当表达了作者的幽微之意,从而展现出了婉约、蕴藉、和婉中正、凄婉和妍美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秦观在北宋词坛开始趋于分化的条件下,弃北宋初期小令的理性观照,复五代艳词的感性抒发,重现和发展了五代词绮怨的风貌,虽有发展创新,终未脱却《花间》窠臼。他吸收了温飞卿的细腻与含蓄,然不似温的禾农艳,接受了韦庄的清丽,却较之更为深曲和委婉,使词境改变了从前那种尚嫌单薄、浅直的面目,转而变得更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保留了《花间》词的神韵风调,取《花间》之神并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情韵兼胜”是人们评价秦观词的定论,但它的含义却一直模糊不清。关键在于“韵”字,“韵”的内涵从最初的声韵一直发展成为一个包孕丰富的美学范畴,它涵盖了诸种审美要素,如情、志、象、境、神以及语言声律等。“情韵兼胜”中的“韵”绝不是仅仅指声律、音韵,而是从“韵”的大内涵出发,从情感内容到艺术形式,对秦观词的一个全面概括。因此可知秦观词“情韵兼胜”的具体含义是:情感凄婉真挚醇雅,意境含蓄蕴籍,语言生动优美而又自然平易,声律谐美。  相似文献   

5.
秦观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作品的情感与韵味、辞采之间的平衡。秦观在秉承词长于言情的传统的同时,非常注重词的协乐性,并且在创作中强调含蓄蕴藉的审美标准。其词作往往既具有浓郁的情感内涵,又极富声韵,饶有余味,从而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情韵兼胜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6.
7.
《稼轩词》与《东山词》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角度对辛弃疾的词作进行考察,以辛弃疾性格、学识、词风相仿佛的贺铸为参照系,探析二者的契合与相异,以深化对辛弃疾其人其词的认识。此篇着重作家人格特性、审美追求及辛词以气运词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秦观的词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特征。秦词中的画是一种由“线”的勾勒和“点”的泼洒构成的写意画,其凄清淡雅的色调美、烟水迷离的意境关以及画面的流动美,体现了秦观柔婉、幽微的词人之心。  相似文献   

9.
词人秦观在七年的贬谪期间写有二十多首词,这些词真实记录了他在悲苦不振中走向沉沦自灭的情感演变轨迹:贬谪初期,词风凄婉,经常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失落之感;贬谪中期,词风趋向凄厉,表现了词人在险恶现实处境中的悲鸣;贬谪后期,秦观词流露出绝望之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借酒浇愁的词作中。从秦观贬谪词里,我们能看到北宋党争给士人带来的身心双重的痛苦,以及个人命运在时代漩涡中的沉浮。  相似文献   

10.
明代徐师曾所著《文体明辨》是一部文体学著作,其附录中“诗馀”部分九卷,即清初沈雄《古今词话》所称为《词体明辨》者,共收录词调332调,424体,例词573首;前为平仄谱,后为例词,事实上具有很明显的词谱性质。这是继周瑛《词学筌蹄》、张铤《诗馀图谱》之后的明代第三部词谱著作。而成书于晚明,在清代影响颇大的《啸馀谱》,实际是程明善杂取各书纂辑而成的;其中《诗馀谱》部分正是完全照搬徐氏的《词体明辨》。由于《文体明辨》卷帙繁重而流行不广,晚明以来的词学家尽管时时提到《啸馀谱》,却无人发现并指出其剽窃《文体明辨》的同书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常州词派有颇深的经学背景,深受常州词派影响的况周颐,其词论中却有大量《庄子》语境,具体表现在:以"独"与"静"完成对词境的建构;"不得已"之词心说与《庄子》所说的"不得已"有相近的理论内涵;"浑成""自然"论承庄子而来,而"从追琢中出自然"却另有思辨。况周颐词论调和学力与性灵,使儒庄相互渗透,开辟了一条新的阐释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灵魂。本文试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两位词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论》对词的发展过程的总结是基本正确的。它从词的特点出发,把词分为盛唐、晚唐五代、宋代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次阐明了词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为后人研究词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词论》中对历代作家的评论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成绩,也指出缺点。从各种体裁间互相取长补短上说,“别是一家”之说有其局限性,但从区别体上说,“别是一家”的提出,又是卓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了朱存明、安宇等著的学术专著《淮海文化研究》一书。“淮海文化研究”的课题是江苏省教委 1998年度下达的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既填补了淮海文化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也将对区域文化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区域文化研究与一般的文化研究不同,它不仅要有时间上的动态把握,以探究特定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还要有空间上的定位研究,以凸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淮海文化研究》在对淮海文化的人文地理范围进行学术界定之后,着重论述了淮海文化的模式和演变,以及这一文化在中…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了大量“词籍提要”,表现了编撰者丰富的词学思想。主要是表现了词卑体轻的观念,对词的起源、形成、特点等问题作了概括论述,扼要论述了唐宋词流派,评价了大量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词论》勾勒了词至北宋的发展简史,历评前辈与同辈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强调词与诗别,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词论》意在为时人作词设立标准,故不可不要求严格;“别是一家”不仅在于词要协音律,更在于词的内容特色,着眼于词专主情致,长于抒情的特色;《词论》是苏词和柳词流行于北宋词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对于李清照的《词论》,后来的词论者一般认为她的词学理论与苏轼是相互对立的。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笔者从李清照的苏学渊源、个人经历角度对《词论》进行分析,认为她的词论对苏轼的词作及理论有着更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贺新郎》词的流变,认为它发端于东坡,成熟于弃疾,盛于南宋,衰于元明,复振于清。同时,对该词调的体式和写作要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总之,《贺新郎》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词调,经过众多词坛高手的创作实践,成果累累,辉映于历代词坛,为中华民族的词史增色不少,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全金元词》是金元词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而全真道士词又是词学与道教研究两门学科的交点,其底本文字准确程度影响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全金元词》中的王重阳词即为全真词的开山之作,则其词体特点也就成为理解全真词的一道窗口。而《全金元词》在文字、断句上偶有瑕疵,原其致误之由,实为王词既有一般词体格律之通性,又自创了一些特殊词体,同时其原始文献的性质、民间之俗字口语也是造成失误的重要原因。故而有条分缕析之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