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谈图书馆对馆员隐性知识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隐性知识的由来、特点、价值及其与显性知识的关系做了介绍,分析了图书馆在管理隐性知识方面存在着“重显偏隐”的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图书馆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图书馆一个亟待挖掘的宝藏。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模式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图书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充实和完善,建立一套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行之有效的自己的隐性知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但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过程中,往往更强调显性知识管理,却忽略了隐性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作用。运用SECI知识转化模型探讨高校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阐明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重要性,并指出管理中的内容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王敏  阳利平 《文教资料》2012,(11):53-54
隐性知识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知识,它更多的是指体验、直觉、动作和心智技能,表现为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和判断力。它的形成与个体经验有密切关系,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并对显性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有定向作用、对个体活动有指导作用的知识、经验、技能。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一线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隐性知识进行教学、如何将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就此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馆员素质和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隐性知识管理应以隐性知识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从识别其存在、挖掘、组织存储、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重点从组织文化、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等角度入手,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师徒制、岗位轮换制、图书馆"知识地图"和图书馆联盟等。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涵义,探讨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动模式及知识流程。互动模式为: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8.
赵崇岩 《教育探索》2007,(12):65-66
一、图书馆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又称非正式知识或默示知识.这种隐性知识存在于独立的个体或特定的集体人群的头脑中,是高度个性化和情景化、难以表达和沟通、不易被观察和了解、尚未编码的和显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吴焱 《培训与研究》2010,(10):133-135
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应充分发掘并合理利用,形成图书馆特有的服务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内涵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应用赏识态度、创建隐性知识专题库、创建知识地图、柔性管理、可量化报酬机制六方面来重点阐述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挖掘途径,最后提出隐性知识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环境、岗位轮换、创建交流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的价值取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从价值论出发来探讨电视剧价值的根本问题。"审美化评价"是连接价值与艺术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电视剧价值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的主体性。因此,"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策略,也是电视剧艺术生产应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显隐平衡:学校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知识管理在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人们提高了对隐性知识价值的认识,强调关注教育教学存在着的隐性知识.然而,如何利用隐性知识,怎样处理它与显性知识的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是关系学校知识管理核心的问题.本文从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内容出发,论述了基于SECI模型的学校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管理的重点以及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指出实现显、知识的平衡是学校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3.
准确确定逻辑起点对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非常关键。因此,探寻逻辑起点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则是确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前提。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进行合理的抽象。影响合理抽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学科发展的成熟度、逻辑行程中的特殊性和相对性。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生命自由过程中,"小悦悦事件"中路人选择"旁观"等冷漠形象,唤起这个时代对于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和谐的强烈诉求。二者和谐的逻辑起点是主体性、客体性和统一性。首先,主体性体现于通过人自身的活动倾向来塑造世界、自由境界的拓展和道德价值意义的阐发、主体性开展离不开价值引领性发挥作用。其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的客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被统治阶级意志客体、关系客体、利益客体、结果客体所制约。再次,生命自由与道德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命自由是道德价值的灵魂、道德价值是生命自由的保障、生命自由必须与道德价值联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在很长时间内弥漫着关于"美是什么"的争论。这种无休止的争论源于其客体路线的理论迷误。只有从主体出发,我们才能为美学找到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首先,美学的核心概念不应是"美",而应是"审美";"审美"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在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都先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其次,通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我们就会在"审美"中得到一种以"看"和"听"为典型形态的基本感性。这种基本感性便应该是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继续教育既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教师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培训的需求、学生的需求,这四个逻辑要素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学生需求是根本,教师需求是起点,时代需求是前提,培训需求是落脚点。它们是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方向,使教师培训研究方法更加深刻、科学,使教师培训研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是从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通过对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及现状分析着手,探讨教育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从而提出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增强问题意识,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即“思想”起点论、“生产力”起点论、“本质”起点论,这三方观点都各存缺胳,不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初级阶段”论则充分具备作为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的相关特性,应该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民范畴是公民教育的本体论依据;真正的公民是世界历史性个人,是享有权利与承担责任、个体主体与类主体相统一的人;民主与规范是公民教育的过程论特点,构成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公正与幸福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论规约,构成公民教育的价值逻辑起点。公民、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与价值逻辑起点互相规定,共同保证着公民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说明人类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究其实质,就是人类的价值危机,虽然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但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断没找到真正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新的价值理论,人类要走出困境,必须再度寻找生态价值观新的生长点,生态伦理学正确的生态行为价值观的建立,仍得从人入手,必须以人性的协调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