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观念,是一种重视学生体验和学习过程的理念。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深入。因此,在学生学习性投入理念引领下,高校应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近20年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对于探索大学教育过程及其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大学影响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下,采用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NSSE-China)2009年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取向的路径分析方法,建构了包括大学生教育过程输入、过程、输出三大类变量的因果关系模型,重点考察研究型大学中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性投入作为过程变量对学生学业收获的影响比院校环境和学生家庭背景等输入因素的影响更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各维度对学生学习收获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因此,院校教育质量的改进,应当以院校主导的改善学生学习性投入为抓手,加大挑战与强化支持并举,刺激并带动学生主导的学习性投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是影响学习收获的重要因素,是评估学习质量的重要维度。通过构建模型研究"拔尖计划"类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各维度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可以有效地评估"拔尖计划"类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近十年的"拔尖计划"人才培养中,学习性投入以及其中的外部投入对学习收获影响显著,但内部投入贡献度相对较低。在"拔尖计划2.0"版本的实施中,在继续完善人才培养的外部投入要素的同时,应围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为目的改革教学,重视内部投入要素,激发学生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学习研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美国大学生学习调查问卷,开展了一系列中美大学生学习比较研究。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中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比较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中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具体指标的差异,指出应从中美高等教育课程来理解中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差异;比较中美高等教育课程的差异,发现中美教育课程的差异是中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差异深层次原因。中国高等教育课程需要整体的、系统的改革,中国大学生学习研究测量工具需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5.
引入学习性评价符合STEM课程的特点,有助于提高STE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习性评价的四个策略,结合STEM课程的特点,从"测定与STEM课程标准符合的程度""衡量团队成功合作的程度""衡量学生能否顺利理解和正确运用知识""衡量学生在运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进步""评价学生在STEM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衡量不同学生群体在STEM课程中成就感和参与度"六个领域出发,设计了STEM课程的学习性评价策略,达到监控、指导和促进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宏观角度而言,学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性投入主要分为学生个人资源的投入以及其对学校教育支持的满意程度。基于这两个维度,现有的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论模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行为环境层面、个体心理层面和全纳层面。文章对这些层面的理论模型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文本分析,希望后续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学习性投入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通过常州大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院校主导的学习性投入对学生的知识技能、高阶能力以及自我概念的获得影响更大,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采取措施完善政策制订和价值导向,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教的改变带动学的提高;完善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管理者之间的健康互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进而达到保证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学习投入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和大学生学情调查中,然而其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仍有待提高。研究基于Kuh的学习性投入理论,选择NSSE常模中的四大主题学习性投入指标,对问卷进行汉化和高职化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对10所高职院校共36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有很大提升空间,四大主题中学业挑战度、同伴学习和师生互动得分较低,校园环境得分较高。不同年龄、母亲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生源的学生学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三教”改革要聚焦学生和学习,大力促进学生学习性投入,给予非高考生更多的学业指导和帮助,提升课程的高阶学习比重,提高学生的多元化交流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支持和指导,提高学生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质量为载体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成为考察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基于变化评定模型,将学习性投入的五大可比指标进行整合编码,探讨院校环境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以及社会性人际互动与学生努力质量在院校环境支持对学生学习收获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深入揭示院校环境支持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为高校改善院校环境支持、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与学生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个体学习性差异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现象,尊重学生个体学习性差异并积极优化教学策略,有助于发挥基础扎实学生的带领作用,并激发基础较差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个体学习环境差异、效能差异和分化差异等具体情况,主要从营造语言环境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方法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三个方面进行策略探讨,以期缩小学生个体学习性差异,促使全体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发展,进而提升初中英语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理论基础有6大经典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自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被汉化后,我国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NSSE工具自身及启示的研究;二是关于NSSE-China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晓蕾 《文教资料》2014,(25):131-132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是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特征是反映教育质量的最好指标,要提高新建本科学校的教育质量,就要从学生学习性投入着手分析,找到对应的措施和方法。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并不理想。学业挑战度一般,在知识运用性方面投入不高;学生知识转化成应用的能力较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匮乏,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学生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不多,跨国学习机会更少。根据调查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主体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习性评价:涵义、方法及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内部非正式评价,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1)改进课堂提问方式,增加回答"等待时间";(2)提高作业反馈质量,促进学生深入反思;(3)加强同伴与自我评价,形成自主与责任意识;(4)两种评价结合并用,优化评价教育功能.在科学课堂上实施学习性评价,首先改变了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次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本评估由学习段评估、学习性评估和学习化评估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基于"成果导向"和"学本论"的理念,促使来自教师的外部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切实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最终通过提高学生元认知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学本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应保证学本评估的系统性,规避评估的"技术化",提供安全的、创新性的环境,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关注评估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习性评价与课堂教学改革--以《科学》课评价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习性评价是以师生为评价主体,以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评价目的的内部评价.学习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开展学习性评价的方法有改变课堂提问方式、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
"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是一个针对全国范围内4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高层次学习程度的年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学校投入有效教学的努力以及学生对学校促进学习和自身发展程度的看法等。通过对H大学2011年度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年级还是学科专业(农学类除外)角度,该校学生在生师互动指标上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在其他指标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年级差异和学科专业差异。为探明这些差异的成因,分别组织了对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访谈,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因评"学"而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标杆,其理论来源是美国几十年来关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研究积累,其问卷设计借鉴了CSEQ和CIRP调查问卷。从2013年起,该项目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一是指标体系由五组"有效教育实践基准"更新为十项"学习性投入指标",其二是增加了八个选择性的"主题模块"的深度调查内容。NSSE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调查内容,而是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教学实践,由评"资源"、评"声誉"、评"教"转向评"学",代表着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新方向,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树立了新标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创设。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学习性投入被认为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学习性投入调查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学情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借鉴“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和“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定情境,编制“远程学习者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以1394名远程学习者为样本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性投入水平总体较高,各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业要求、个体努力、院校支持、人际互动;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性投入水平在部分层面差异显著,学习层次、学习时长对学业要求维度有显著影响,年龄对个体努力维度及学习性投入总体有显著影响。建议远程教育院校建立以学习性投入为核心的远程教育学情监测机制,以及时了解、诊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与毕业生早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它们是影响求职和就业结果的关键大学行为。为了解这些关键大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尝试利用"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的本科生追踪调查数据来估计主观收入预期对大学生第一、第二和第三学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预期不仅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也会显著促进社会性投入,且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更大。从影响机制来看,收入预期既可以直接调整关键大学行为,又可以作为个人能力对大学投入作用的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