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研究生始业教育这一视角出发,提出了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的设想,并对其培养目标、内容构成、实施方式及评价方法作了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法律意识的核心就是法律信仰、法律精神。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法制德育课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丰富的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坚定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3.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作为在职人员进修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下,也应当进行改革以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鉴于同等学力在职学员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现状,培养计划应注重个性化改革,即根据学员的背景、特点及在实际工作中渴望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和办学模式,注重工作和学习以外的精神辅导,加强导师和管理者的管理约束力,建立跟踪和反馈机制,在双导师和管理者的有效管理下,达成在职学员进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法律观的偏差、权利义务的不协调、法律思想与行为的脱节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它是由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引起的,解决的了路在于优化大学生法律素质原环境和校园环境,加大高校法律教育改革的力度,培养与现代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学生学习思路与方法训练的定位,然后分析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与方法训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列举了若干学习思路与方法训练的实例,认为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思路与方法的训练是真正提高个人素质的关键,加强一句话、一个概念、一篇论文、一个研究报告和著作的具体训练,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6.
面向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设定学科发展方向,根据研究生兴趣和能力实施学硕生和专硕生分流培养是现代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应然反映。除个别只适合学硕生或专硕生培养的学科方向外,大多学科方向统一招生,逐渐分流分类培养,是我国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学硕生和专硕生分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招考分育模式割裂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撕裂了研究生成长的全面性、忽视了研究生未来的可塑性、淡漠了培养资源的珍贵性,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改变这一现状,借鉴英、美等国将硕士学位作为学术或职业的过渡性学位做法,我国亟须探索“学”“专”自由分流的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研究生继续学术深造或工作创新发展夯实基础,并从理念、招生、分流、培养、就业和社会认可等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对国内外有关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综述,在总结与分析现有成果的同时,指出了对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宋环  王辉  杜静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6):107-108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诚信教育不容忽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诚信意识较淡薄,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怎样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作为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健美操的特点和其具有的体育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提出通过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强理论教育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任何创造性活动都不能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具有知识多元、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等特性,也具有非常迫切的驱动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生成路径和一些重要特征。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选择合适的学位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层次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工程技术发展,工程技术发展又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也对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理论、轻工程实践的问题,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工程技术现代化的需求,应进一步改进。本文在分析我国工程类应用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层次工程类应用人才特征与能力要求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处理好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都重要,但存在一定的冲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需要保证学习总时间,逐渐减少上课时数,还需要将科研引入教学,开展能发挥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双重作用的学术活动;学习投入是研究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有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向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其进行检查、督促,把住质量关;良好的学术环境是研究生成长的动力和保障,为此不仅需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需要保障研究生的学习自由。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影响研究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本文通过对创新意识、课程设置和办学条件、导师指导、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学校创造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条件,以此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建设。分析了当前毕业论文(设计)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毕业实训体系建设的宗旨,并从选题、调研、指导、答辩、管理五个环节实施了创新举措,旨在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富有职业素养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科学向综合性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建筑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情况,针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形成符合土建类院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地设置交叉学科,建立与交叉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使科学本身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加强仪器课程的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研究需要创新,科学仪器是现代科学研究的要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缺“科学仪器”这门课。以生命科学研究生为例,科学仪器分析的课程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综合和抽象处理,而不过于具体到每一台仪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OFTC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比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理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改革理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改革理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之后,从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增设"三创"教育、培养工作前移、增加培养环节、各培养环节统筹交又、建立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提高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平等意识等7个方面对理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