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海事卫星,并由Internet互联网传输船舶海洋气象数据的仪器设备,该系统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船舶海洋气象,其性能稳定,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海洋气象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是监测分系统、预警、服务分系统和产品使用用户之间的连接枢纽,它依托现有的气象业务道信网络系统,将福州海域监测分系统采集、预处理的所有监测资料按统一格式传送至海洋气象专业数据库,并为预警、服务分系统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是中国海洋仪器仪表研究、开发、生产的主要科研单位,在海洋监测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过去的二十年里,在省科委、省科院的直接领导下,得到了国家海洋局、一机部、海军装备部的大力支持,使我所在海洋监测技术研究、海洋气象、水文仪器研制生产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九十年代中期,我所研制生产海洋气象水文监测仪器及海洋调查工具产量和品种占全国50%左右,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科技体制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公众对气象的关注力度日益增加。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综合观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为例,介绍了开展气象海洋科普活动的多种形式,探讨了目前高校科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采用HOP(Hazard of Place)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以广西北部湾沿海三市为例,根据《广西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年鉴等资料对广西北部湾沿海三市的人口分布,海洋气象灾害暴露水平,社会脆弱性及其特征,区域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气象灾害暴露水平由地理位置,岸线长度决定,区域脆弱性主要受灾害暴露水平控制,也受社会脆弱性制约。防治海洋气象灾害重点应集中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机制。从规划角度分析,沿海大至县区,小到乡镇街道来看,在设置相应功能区时,需要考虑海洋气象灾害会对设置区域的损害,综合比较防治、资产和人员三者的关系后才能设置较为合理的功能区。  相似文献   

6.
<正> 海洋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是由海洋作用形成或引发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但本文所述的海洋灾害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一般自然灾害以致灾因子划分,如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而我们所讨论的海洋灾害,既有“海洋作用”这个致灾因子,又有海洋区域为背景。它既包括气象,也包括水文、生物以及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地处西北太平洋西海岸,北濒渤海,东临黄海,海岸线总长3082km,近海海域中散布着大小岛屿296个。自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后,海洋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地位愈加突出。然而,山东近海气象灾害频发,气象部门担负着全省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重任。省气象台台长吴炜博士专注于海洋气象科技和业务工作中的创新,为山东省的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专注创新科技成绩斐然200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气象  相似文献   

8.
气象现代化进程对气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广东海洋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历史机遇和大气科学专业自身发展趋势,基于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气象现代化进程对气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广东海洋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历史机遇和大气科学专业自身发展趋势,基于学科交叉理论,结合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卫星工程的发展迫切需要卫星气象的支持,卫星气象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在于卫星工程的完善。卫星气象涉及面比较广,总览各个气象领域,像陆地、海洋、大气的卫星监测需要卫星气象的技术支持。卫星气象在卫星工程中的监测作用越来越显著,需要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对卫星气象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再处理,给卫星工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在研究卫星气象的发展,以及对卫星工程带来的重大助益。  相似文献   

11.
与海洋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张秀芝的名字早已跟海洋、台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关于气象.人们都爱用变幻莫测来形容,但是将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下来.看惯了暴风骤雨和电石火光的张秀芝,内心早已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  相似文献   

12.
<正>王军成,研究员,科技部"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岗位特聘专家和攀登计划专家,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理事长、国家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化技术创新联盟名誉理事长等学术兼职,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艘綜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东方紅”号,最近建造成功。这艘考察船具有二千五百吨排水量,是供有关部門对海洋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貌、水产資源等进行綜合調查及科学研究用的。  相似文献   

14.
正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ISBN:9787118088328所属分类:图书科学与自然环境科学《南海:印度洋海洋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针对南海、印度洋日益突显的战略地位,领海主权、资源争夺和恐怖活动等潜在的国家安全隐患与军事冲突风险,系统地阐述了南海-印度洋海域的海洋环境特征,包括海洋地理特征、海洋气象和海洋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介绍了风  相似文献   

15.
GPS掩星探测每天可获得均匀分布全球的折射角资料,不受气溶胶和云雨影响并且可弥补海洋和极地观测资料稀缺问题。因此,基于三维变分方法,采用NCEP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初猜场,利用欧洲中心(ECMWF)的ROPP GPS掩星事件资料处理系统作进行三维气象场的反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GPS折射角资料反演后的气象场能明显改善初猜场的温湿分布,有效缩小其与无线电探空观测之间的差异,此结果对于气象工作者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学数据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家宏观决策、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是支撑大气、海洋、农业、生态等诸多领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数据资源。充分重视和共享气象科学数据,不仅可以减少国家的重复投资,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而且还将为业务部门提高预测与预报的准确性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们所处的亚洲,季风在气象变化中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季风吹拂下,古老的亚洲文明显露出独具韵味的东方特色。季风原理季风是随季节变化风向有规律变化的风。夏季,太阳的直射使陆地迅速升温,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区。而海洋升温慢,因此当陆地上空空气已经变热时,海洋上空的空气还很凉爽,这使海洋上空形成高压区。相反,冬季时,太阳斜照。陆地降温快,海洋降  相似文献   

18.
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温室效应有关的全球变暖的前景。气象科学界已获得长期全球尺度大气参数的测量结果,并建立了多种预测模型。但是,从模型预测,除了得出大气温度将升高的一致意见外,几乎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模型的许多不确定性是起因于对海洋在制约气候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因此,在世界海洋环流实验(WOCE)和联合全球洋流研究(JGOFS)一类项目中,有关科学界的注意力现已对准海洋的研究。这些项目的目的是增进认识,为模拟全球规模的海洋过程提供广泛的数据基础,最终是与大气模式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为了摸清北极圈气候对海洋气象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发挥潜水艇部队的作用,派遣了威廉上校及数名气象专家,秘密再赴北极冰川,准备在那里建立探测网.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茫茫的太空中有成百颗气象卫星在那里鸟瞰着地球大气,它们日日夜夜观测着地球上的风云变幻,监测着台风、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拍摄覆盖地球表面云层、地表、海洋照片,并播发传真云图,搜集在地面上难以得到的海洋、沙漠及高寒地带的气象资料.气象卫星好比一个遨游太空的气象站,可以在很大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天气变化进行连续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