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范长江逝世20周年的时候,《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两部书出版了。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全国记协会议室召开了这两部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记者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优秀领导人。他20多岁时就以《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为题的大量通讯闻名全国。他第一次公开如实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时神秘的西北的黑暗和危机,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后来他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中担任过重要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塞上行》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范长江新闻文集》中的一部。是作者继《中国的西北角》后,于一九三六年冬至一九三七年春所写通讯和文章的结集。除去前面三篇短文,都是在当年晋绥陕甘各省考察的“行纪”,其中《忆西蒙》占去大量篇幅,而在当时影响最大的首推《陕北之行》和《西北近影》两组文章。一九三七年二月四日,周恩来同志在西安第一次见到范长江同志的时候就说:“我  相似文献   

3.
戴文葆(1923~2008)先生从15岁起便开始接触报纸编辑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编辑、出版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如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高名凯的《语言与思维》、陈登原的《国史旧闻》等.他还参加了《世界知识年鉴》的设计与定稿,协助范长江编辑了《韬奋文集》,为吴晗整理了约三百万字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改编和校勘了《谭嗣同全集》 (增订本),编辑了《严复集》等.戴文葆自早年踏人编辑这个领域,其后便将自己一生所有的才智、心血、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编辑这个传播人类文明、传承文化的事业中,并自始至终以自己是一名编辑而骄傲和自豪.桂晓风先生在《怀念戴文葆同志》一文中说:"戴文葆先生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编辑,认为当编辑是人生有幸."  相似文献   

4.
9月21日,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中国记协举行《范长江文集》《范长江传》首发式。老新闻工作者及专家张友渔、爱泼斯坦、邵华泽、成一、方蒙等,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王强华、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哲人、唐非等参加了会议。邓颖超同志对范长江文集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她在该书的序言中说:“他的作品是很有影响的。现将这些作品整理出版,一方面可供读者研  相似文献   

5.
前辈的风范     
前辈的风范小鱼最近几年,我有幸参与编辑几位新闻界前辈的纪念文集,得益良多,主要是领略了先驱者的风范。已出版的纪念文集是《胡愈之印象记》、范长江的《不尽长江滚滚来》。即将编成的是刘尊棋的纪念文宾《不朽的忠诚》(暂名)。这三本文集集中了三位名记者亲友的环...  相似文献   

6.
李筑  王颖吉 《新闻窗》2007,(4):104-105
邹韬奋(1895-1944)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0余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后集结出版《韬奋文集》、《韬奋全集》等。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邹韬奋在其一生的新闻报刊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媒介批评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针对当时的各种新闻现象而发表的或表扬、或批判、或分析的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蓝鸿文教授在研究范长江新闻生涯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未选入《范长江新闻文集》的范长江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的重要程度,虽然不及《范长江新闻文集》中的某些作品,但它们是范长江新闻实践的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范长江,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有一定帮助。这些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包括内部刊物。现在作者向读者提供一个包括55篇文章的目录,按发表时间先后为序。这些文章对读者进一步认识范长江,更深入地研究范长江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代楷模,范长江在其传奇性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汇集范长江主要作品的《范长江新闻文集》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邹嘉骊编,忆韬奋,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穆欣编,韬奋新闻工作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俞月亭著,韬奋论编辑工作,太原:山西人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眼光     
正近日读了一本题为《中国好编辑》的好书,是2013年"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的论文结集。有近现代编辑的故事,也有当代编辑的故事;有著名编辑的故事,也有普通编辑的故事。文集讲了编辑的地位、作用、价值和分量,也讲了编辑的品德、素养、学识和功力,给予我很大启发和教育。书中讲得比较多又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蹈奋逝世三十五周年,三联书店重新出版了《韬奋文集》和《经历》。重新出版的《经历》,是《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三种自传汇编本。今年下半年,还将出版《患难余生记》的手稿及新编图片集《民主战士邹韬奋》和改写的《韬奋先生的流亡生活》。上海韬奋纪念馆也将重新开  相似文献   

12.
夏林,男,195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著有《岁月如歌——一个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笔记》等新闻文集。曾获新华社首届十佳编辑、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全国新闻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相似文献   

13.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著名记者孙世恺在《新闻记者入门》一书中,记述了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等老记者献身于祖国新闻事业的感人事迹,兹录于下,以飨读者。行万里路的范长江不少同志谈起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同志,都十分钦佩他20多岁就写出《中国西北角》、《塞上行》和《陕北纪行》等通讯集。那时,范长江还在大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中国六十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韬奋出版荣誉奖获奖者、现年94岁的老出版家王仿子先生,继《王仿子出版文集》、《王仿子出版文集续编》、《印刷思考与回忆》之后的又一部文集《出版生涯七十年》,于2010年5月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版生涯七十年于年月出版了。  相似文献   

15.
1985 王晓晴.护送韬奋先生赴沪就医.人民政协寸及,1985一02一15 俞月亭.出版事业与社会信用—学习韬奋创办出版事业的经验.编辑之友,1985(2) 章玉梅.韬奋与《大众生活》.新闻传播,1985(2) 李文.韬奋用人二三事.人才天地,1985(2) 雷群明.韬奋同志与生活书店的编审工作.出版史料,  相似文献   

16.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10名获奖者将于今年年内评选产生。作为奖掖先进、引导更多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做范长江式记者的这一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范长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磨难,但范长江的精神至今仍然召唤和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座谈《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这两本书,追忆和学习范长江的革命精神和  相似文献   

17.
吴冷西同志在《范长江传》的《前言》中写道:这部传记“为新闻界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可亲可近的学习榜样”。我读《范长江传》,尤感亲切。记得那是三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读书时,范长江同志就曾为我们做过一次报告。读完这部传记,深为范长江同志的高贵品德和优良作风所感动。 (一) 范长江的生活历程,充满了惊险和传奇色彩,然而不管生活的道路如何艰辛曲折,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献身无产阶级革命和新闻事业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这种可贵的革命精神,为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内江县。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内江县立中学。在大革  相似文献   

18.
我这个人可以说是与韬奋有缘。 1981年,我从上海市出版局机关的理论研究室“划”到新成立的学林出版社,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编写一本《韬奋与出版》的书。当时局里对此十分重视,局长宋原放同志、副局长吉少甫同志和生活书店的老同志方学武等亲自给我布置任务,联系作者,并且参加提纲的拟订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10名获奖者将于今年年内评选产生。作为奖掖先进、引导更多的青年新闻工作者做范长江式记者的这一新闻奖,是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范长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榜样,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磨难,但范长江的精神至今仍然召唤和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前不久,中国记协国内部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邀请有关方面的人士,座谈《范长江新闻文集》和《范长江传》这两本书,追忆和学习范长江的革命精神和他杰出的新闻实践。展读华章,范长江当年的风采重  相似文献   

20.
做韬奋式的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业。韬奋同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