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思维"生成"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思维"生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就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发散孩子们的思维,优化课堂生成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挖掘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把握教学的有利时机,及时捕捉点化,把探究引向深度,适时反馈评价,实现有效生成,以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诗海"踏歌"     
一、引言与背景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经意的质疑、嘀咕、唱反调等等不在预设巾的课堂生成,却很可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成为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课堂: 请走出"伪生成"的沼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程把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即时性获得与发展的生成,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这是课堂教学由重复走向建设的超越,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但现实教学中,存在着繁多的"伪生成"现象,它们打着"生成"之名,行非"生成"之实.剖析这些"伪生成"现象,挖掘其背后的成因,提出有效的课堂生成可行性策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要还课堂以"真生成"的魅力应抓住"换""引""点""堵""变"五个着力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要以粗线条设计,留出适当空白,使教学过程中能够生成更多的东西,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教师要善于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留白",给自己"留白",给知识"留白",实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说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也是生命的流动过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叶澜教授认为.它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绿色"的原生态中去,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同时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征,让数学课堂教学处处荡漾关注生命、润泽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一个对立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是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设适宜环境,重构教学预设,催化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孙群辉 《考试周刊》2008,(13):52-53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理念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努力建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平台,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通过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在创造中生成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用"精彩"的预设预约课堂教学中"辉煌"的生成。教学起于预设,课前精心预设,可以预约课堂生成的"美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及时地调整预设,创造课堂"精彩"的生成;课后反思、完善预设,为"平行班"的教学创造再一次生成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很多教师关心而又希望了解的问题.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教学预设的必要性,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则决定了教学的生成性.精心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是理想课堂的两个重要维度,同时,也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点击"生成资源,以此巧妙改变教学预案,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刷新"出精彩纷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首先,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数学课堂,并指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的教案剧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倡导课堂"少一些预设成分,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实现"变预设为生成",这是  相似文献   

19.
"生成"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越发感觉到生成对于构建和谐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但实践中常常走进误区,出现了漠视儿童的"虚化生成"、迁就儿童的"伪化生成"以及偏离目标的"无效生成"等.因此教师不仅要被动"跟进生成",更要主动"调控生成".在弹性预设、营造情境、提升机制、优化资源中,将课堂教学中儿童的"出错""出轨"演绎成"出奇""出色""出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