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细致观察。激活源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必须回归自然。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学生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2.
又到写作文的日子,刚跨进教室,就听到孩子们在谈论.“又要写作文了.”“嗯,作文就是榨文呗!”看到孩子们紧皱的眉头,扶额做痛苦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记得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捧着课本去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口,听见教室里乱哄哄的,我的心陡地往下一沉,已做好了要训斥他们的准备,可是转念一想,还是先看看具体情况再决定.进了教室,我脸一阴,扫了整个教室一眼,学生顿时安静下来,这时班上的一位活跃分子小孙马上告诉我,刚刚教室里飞来了一只雏雀,不知是紧张,还是是迷失方向,在教室里变成了无头苍蝇,乱飞乱撞.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我创造了多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体验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们的语教学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作教学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审视我们的作教学就不难发现,这种状况与我们教师施教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如让学生写不熟悉或感受不深的内容,导致学生作思路不畅,作应付了事,语言干瘪等情况。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治标要治本,我的方法就是疏导和引发,打开作思路,把作变成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作训练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让他们能够按照言为心声,情动辞发的规律写作,最终达到提高作教学效果的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就是训练学生从写日记开始,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多听、多想、多实践,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去洞察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才能打开作文与生活的源通道,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有了一种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关于写作,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训练中,我们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妙词佳句等个人素养外,还应充分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它来为学生开凿一个能使其文如泉涌的“泉眼”,使之能有所思、有所抒,并能写其所想,轻松落笔。  相似文献   

7.
陈树刚 《教育艺术》2008,(10):67-6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写,令无数学子谈之色变;作文难教,让多少教师苦无良策。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之上。那种以急功近利之念,收立竿见影之效的做法,最终只能是欲速而不达。企图通过大量的技法讲解和强化训练也非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可是,现在的学生在每次习作练习中往往会有无从下笔的感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给学生送“米”就成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重读轻写,读写割裂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阅读费时费力,写作举步维艰,结果使写作成了学生头痛、老师棘手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办法是开“源”畅“流”。也就是在阅读训练中教给学生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提高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这样循序渐进,就能达到“源头活水奔涌”的境界。一、开直接生活之“源”,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观察。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借鉴课文有意观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广泛推进,语文老师更感语文难教,学生也觉语文难学了。是不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内容加深了,使教与学的难度加大了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只是现在语文教学的理念在发生着较大的转变,可我们的观念却没有随之更新、转变,难以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感到无所适从罢了。  相似文献   

11.
有些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无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留  相似文献   

12.
王明霞 《青海教育》2009,(11):21-21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作教学在我们中国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延续至今。可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难登的高山,学生把作文当作拦路猛虎。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是一大难点,写作文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事可写,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原因何在?纵观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只教会了学生"怎样写",而并没有教会学生"写什么",在课堂上主要给学生讲"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没有把学生写作的"源泉"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所谓作文,是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表达出来,如若没有了生活这个源泉,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无事可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生活比较单调,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14.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提到学生作文.就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有“爱你在心El难开”的尴尬.无米之炊难为.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通过各个途径积累素材.可要做一个“巧妇”.将积累的材料合理地布局谋篇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绝不能仅仅依赖作文指导课来完成。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悉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是如此设问的: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并提炼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6.
课改实验四年来,我们实验教师付出了很多,也收获很多,现在社会上对课改工作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在实验中感受到的教师与学生的变化是不容质疑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要变化是: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写作,历来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课本范文,是写作的模式;习作训练,是写作的实践;有感作文,是写作的目的。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生活之水引入作文。  相似文献   

1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们都是写作的源头,尤其是在校学生,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之一,阅读同样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之一,只有两个源头在学生的大脑中“会师”,涓涓细流才会汇集成滔滔江水。本文就小学习作教学中的生活与阅读积累谈谈个人的所思所为。  相似文献   

1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源之水即孟子所云“无本之水”——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转瞬盈满,也转瞬即干。而有本之水则是“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着鲜活的源泉,源源不断,又坚持不停息地流淌,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哲理诗,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同时也为我们的作文语言训练展示了一个思路,一个让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的思路,那就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言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