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洞庭湖区居民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寄生虫病之一,其传播过程中,尾蚴和中间宿主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阶段.本文综述了尾蚴和钉螺分布动态和规律方面的研究,以及疫水测定的主要方法,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有关部门对洞庭湖疫区日本血吸虫的防治提供综合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1950-195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1955年是我国血防工作的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湖南洞庭湖区的血防工作主要是成立专业防治机构,培养防治技术人员,宣传防治知识,进行防治试点,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发明防治药物,同时也反映我国公共卫生防预工作开始向现代化转变,对其经验教训与利弊得失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是威胁湖南洞庭湖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瘟神"。1979~199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行,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预防措施也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在"三禁"防护、联防联控、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人畜感染率逐渐下降,对保护疫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余江是新中国的“第一面血防红旗”,是我国取得根除血吸虫病并长期巩固血防成果的典型.在1950年代防治血吸虫病的岁月里,党领导余江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血防”奇迹,也形成了很有价值的“血防”经验.余江血防经验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余江人民能够创造“血防”奇迹的关键因素;群众运动的防疫形式是有效的,它不仅不会妨碍生产,还能促进生产;条件困难,但只要党的领导有力,中国人民也能取得防疫工作的胜利;用生态办法防治血吸虫病,不仅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相反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江苏省是江南血吸虫病最为严重的地区。1946年5月,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但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1949-1965年湖南血吸虫病流行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是湖南危害极大的一种疫病,流行原因复杂多样.文章交叉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从自然、社会史等角度来探究1949一1965年血吸虫病在湖南广泛流行与传播原因.为防治和消灭血吸虫病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类似三峡的工程改变了区域生态环境,导致钉螺受到感染并扩散,对血吸虫病防治造成了负面影响.鄱阳湖血吸虫病传播与其水位情况密切相关,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位影响非常大.因此,探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的负面影响,既要考察三峡水库调度原则及运行方式,又要研究鄱阳湖水位变化情况.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影响鄱阳湖水位的变化,改变了湖区生态环境,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的防治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1年3月26日,我国著名的寄生虫学教授、血吸虫病学专家陈祜鑫同志,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人们为失去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良师益友而失声恸哭。尤其是洞庭湖区人民,缅怀陈祜鑫生前为血防工作做出的重大贡献,更是哀思无限。他们深情地赞颂陈祜鑫同志战斗的一生:“呕心沥血灭小虫桃李芬芳,爱党献国为人民春蚕丝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湖南省血吸虫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的血吸虫防治始终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卫生工作,也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本文主要从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现状,血吸虫的防治工作,探讨了血吸虫防治推广科普教育的方法和意义。以探索全民防治血吸虫的可持续化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湖南洞庭湖区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不断放活,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的日益增强,使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血防体制和某些血防政策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湖南血防部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血防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包括调整机构和实行责任承包制,对血防经费投入政策、"三禁"政策、医疗费用政策都进行了调整,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加剧,我国对生态补偿也越采越重视.洞庭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是长江生态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湿地恢复和洪水控制的重要地区;但在生态补偿方面,洞庭湖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洞庭湖区的研究也存在相当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水质状况分析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洞庭湖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主要污染物为TP、TN,其它评价项目在Ⅱ~Ⅲ类之间,具有富营养化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洞庭湖区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湿地既是一块宝地 ,也是一块洪涝灾害频发的险地。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影响到全国的大局。治理洞庭湖的关键是消除人水矛盾冲突 ,解决洪水和泥沙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标本兼治 ,合理开发利用洞庭湖。只有这样 ,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洞庭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水安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与环境退化等.文章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对洞庭湖水安全总体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安全形势最好的是东洞庭湖,最坏的是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介于二者之间,说明洞庭湖区水安全状况从东向西逐渐恶化.再从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与环境退化等具体水安全问题的表现看,三者也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说明洞庭湖的水安全问题是全湖性的.但不同之处和差异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因不合理施肥导致稻田水体中氮磷含量偏高,以致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适合在洞庭湖稻区推广的水稻侧条施肥技术为水稻环保型施肥技术,掌握该技术的有关理念、技术要点和技术优势等,可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洞庭湖区水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09~2011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近三年来,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与位居四大版块首位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产业绿色发展面临要素供给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业绿色增长效率较低的矛盾。因此,洞庭湖区必须加大产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优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金融环境;提高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6-1999年湖南省洞庭湖区和湘中丘陵区各三个站点4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1956年以来两地区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从年变化来看,两地区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洞庭湖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达到显著性检验,而湘中丘陵区只是一种随机振动;从季节变化来看,夏季两地区气温都呈下降趋势,但湘中丘陵区变化幅度大于洞庭湖区。  相似文献   

19.
以洞庭湖区2000~2009年的农业旱灾灾情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模糊数学模型建立其在一定的论域上的模糊关系,然后据此得出旱灾指标的概率分布,继而得到旱灾指标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洞庭湖区干旱的历史重现概率。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几乎年年发生干旱;每5.2年就要发生1次受灾面积超过50%的中度干旱;约每20年就发生1次80%的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