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1.初步感知。(1)出示天安门、奖杯和飞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物体。(2)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发现:这些物体的两边各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举例辨识。  相似文献   

2.
师 :老师这里有4张图片 ,谁能根据方框中的提示把它们分成两部分?师 :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生 :我把○和 一样多的摆在每个方框里 ,把不一样多的摆在第二个方框里。师 :你怎么知道每组中的○和 是不是一样多的?生1 :我是看出来的。生2 :我是数出来的。师 :刚才多数同学用数一数的办法比较出两组物体的多少 ,发现两组物体不是一样多 ,就是不一样多。现在老师希望你能用摆一摆的办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看谁行!请你拿出学具盒中所有的红花和黄花图片 ,看谁能通过摆一摆 ,比较出红花和黄花的多少。生1师 :你们真聪明 ,想出了这么…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加法交换律课始,由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等式"3+4=4+3"。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吗?生:5+9=9+5,8+2=2+8,1亿+2亿=2亿+1亿,……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多少个?生:无数个。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两边的数都一样,只不过颠倒了一下位置。师:哦,这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生:"="两边的结果都一样。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相等的啊?生:可以算啊!师:是不是每次都要算啊?生:不一定都要算。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两边是  相似文献   

4.
一、"读"水立方发现数学元素 师:(出示水立方图片)看!这是什么建筑? 生:(兴奋地喊)水立方. 师:对,这就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细心的同学都能从水立方中发现数学元素. 生:水立方是个长方体. 生:水立方和其他长方体一样,应该有体积.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 片段一:分一分,发现图形共同点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教室里、校园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你认识的图形. (生答略) 师: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一、初步感知 1.回忆平均分. 把6个月饼分成2份,可以有好几种分法,像这样两边都一样多的,叫什么?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2粗.如糙图程度所无示,关在固定的圆弧面上的A、B两点,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A、fB,则A.fA图fB所示,左、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右两边木板所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两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使两边的力都加大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静摩擦…  相似文献   

8.
三角函数公式,自被总结、发现以来,一直是以等式的面貌出现.在求解有关三角函数问题时,一般也是以运用三角函数公式的等量代换、进行推理和演算.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反思和研究中,本人发现:有些三角函数公式,其实左右两边并不是完全等价,公式是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成立.公式内隐藏着一些限制条件,公式两边相等、成立有些"盲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判断出下一个物体。让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发现的规律描述出来。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各种颜色不同的图形。教学过程:一、玩中导入,确定目标师:今天陈老师想带你们去数学乐园里玩一玩,愿意去吗?生:愿意。师:数…  相似文献   

10.
情景:零食分享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干果,有瓜子、花生、开心果……孩子们吃吃、玩玩、拼拼,别有一番乐趣丁丁用夏威夷果拼了一个三角形,亮亮用开心果拼了一只蝴蝶.突然,泽泽对着亮亮说:"你拼错了,蝴蝶两边的翅膀不一样,一边长一些,一边短一些"南岸说:"蝴蝶两边长得一模一样"其他孩子也纷纷说:"是啊,两边一模一样才漂亮."  相似文献   

11.
骑自行车和滚铁环一样,铁环转动得越快,越不容易倒。这是因为快速转动的物体有一个特点:能在它的转轴方向上保持稳定,而不向两边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 (师出示一个黑塑料袋,里面装了几个圆柱体模型,每小组摸出一个模型) 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这是一个圆柱. 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3.
王新平 《语文知识》2002,(12):14-14
审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在说明文中比较说明法的运用大致有如下几种格式: 一、对称比较。比较的两边一样多,格式是对称的。如: ①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会烧熟了吃。(吕叔湘《人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圆柱的认识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所带的圆柱体的物体,闭上眼睛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光光的,滑滑的。 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上下是圆圆的、左右是弯曲的。 师:能不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一个学生举起圆柱体的物体,将上下两个面指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师:两个物体运动时会出现哪些情况?谁能说一说、演一演?(可以合作演示。)生1:两人一起走,到了同一个地方(以下均演示,不作说明)。师:噢。肩并肩,一起出发,速度一样,方向相同,到了同一地方。你们是一对知心朋友,边走边说悄悄话。(生笑。)生2:两人一起走,一人走得快,一人走得慢,会越走越远。师:两人方向相同,速度不同,慢慢拉开了距离,这叫“相距”。生3:两人面对面,从两边走,会越走越近。生4:(接生3)两人还会走到一起。师:不错,这叫“相遇”。生5:两人背对背,会越走越远。师:两人各自回家,方向相反,越走越远,这叫“相向”。生6:一人在…  相似文献   

16.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认识吗?瞧,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 生:(齐)1个人. 师: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答: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一] 师:什么叫压力? 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什么内容呢?(板书课题:照镜子)生:照镜子。师:你照过镜子吗?生:照过。师:对,每个人都照过。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镜子里有什么呢?生:自己。师:那你把一个物体放在镜子前面呢?生:会看到那个物体。师: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物体或人物是真实的吗?生:不是。师:我们可以把在镜子里看到的物体或人物叫做“像”。(板书:像)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物体的像呢?生:有水。师:什么样的水,老师杯子里的水吗?生:不是,是池塘里碧绿的水,可以映出人的像。师:哦,还有吗?生:特…  相似文献   

19.
林革  吴本荣 《初中生》2005,(28):26-27
[面试题]有8颗弹子球,其中1颗是"缺陷球",也就是它比其他的球都重.你怎样使用天平只通过两次称量就找到这颗"缺陷球"? 首先我们要明确天平的构造和作用,这就跟解答应用题必须审题一样.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天平是有两个托盘的简单装置,放上物体后,若两边的托盘出现高低,则较低一边的物体较重.因为此题中没有现成的砝码,所以不可能称出物体的重量.  相似文献   

20.
两种平均数     
阿荣在实验室用天平称药品时发现令人惊奇的结果:第一次,他把全部药品放在左边盘中,在右边盘中加砝码,称得一个质量w1;然后他又把全部药品放在右盘中,在左盘里加砝码,称得另一个质量w2,发现w1≠w2,这说明天平不准确.他只好取两次重量的算术平均数21(w1+w2)做为药品的质量.(见图1)把21(w1+w2)做为药品的真实质量,这合理吗?图1天平平衡的原理是以支点为基准,两边的力矩相等.如果天平的左、右臂长不等,那么就算不准了.设物体原质量为x克,天平的左臂长为m,右臂长为n.物体放左、右两边时称得的质量分别为w1,w2.物体放左边时,有等式x·m=w1·n,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