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的办学体会郭平1992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大成立了“赴乌克兰自费留学预备班”.两年后又经国家教委批准,该班的59名学生被派往乌克兰留学,这是中国科大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专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在此,我谈一下自己对这次...  相似文献   

2.
学术信息     
中国国际双语师资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6年1月8日,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双语师资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教育部有关司局、教育部考试中心、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官员,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系在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多模式、多渠道培养研究生的道路。 一、培养模式多样化 1、聘请国内企事业专家联合指导。近几年来,我们聘请了中国煤田地质局、西安航测遥感公司、大同矿务局等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学习期间研究生常到有关单位实习、实验,接受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的指导。例如我系一遥感研究生在校内学完学位课和必修课后,经常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也进入了一个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急需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高等教育大众化常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水平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为例,采用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多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并改革研究生课程结构,探索了研究生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一、稳定学生思想,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前一阶段,研究生中“出国热”温度较高,报考博士生的人数少了,有的博士生中途退学、改走“自费留学”的道路,甚至有的原是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也申请退学,以便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在这种气氛下,我的一个硕士生曾希望我利用与国外有较多联系的条件,介绍他去国外攻读学位;我协助指导的一个博士生也希望去国外走“联合培养”的道路。本来,有计划的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生,也是一  相似文献   

6.
2010年,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试点工作,经过为期一年的准备和实践,第一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走上了正轨,现就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视野、新角度审视、指导、创新指挥人才联合培养工作。本着形成合力、提高效益的目的,依托军内、协调地方、面向国际,在“大协作”框架内,规范培养模式,统筹教学内容,提升师资水平,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指挥人才联合培养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印发《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从6月1日起,学校不得委托或授权中介机构替代学校招生,招收国际学生应由公安机关核查身份后方可办理入学手续。云南明确,省教育厅统筹管理全省国际学生工作,负责制定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的政策,指导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国际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9.
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形成至关重要,校企联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模式之一。以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问卷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62.2%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足半年;校外导师指导频率不够强,效果不理想;团队协同的导师集体指导效果优于单一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怎样指导活动区(一)———生活劳动区的指导上海宋庆龄幼儿园陈磊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教育首先要培养儿童“学会生存”。然而,由于成人的过分照顾、包办、溺爱,剥夺了孩子积累生活经验的机会,使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生存意识、适应能力和独立性较差的现...  相似文献   

11.
前年,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199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我所任教的班级有2名同学报名参赛,考试成绩公布以后,一名获得初三年级组特等奖,另一名获得初三年级组二等奖。消息传来,同事们对我刮目相看,有的直接问我:“你是怎么指导应考复习的?”我回答:“没有搞应考复习,只是平时在教学上重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事实亦如此。这几年,我的英语教学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扎扎实实地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过四关,即语音关、词汇关、语…  相似文献   

12.
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国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立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校企联合开办专业培养研究生、创业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在具体策略上,世界各国还特别重视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应选择合适的模式、强调"学"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1月8日,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双语师资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和代表围绕中国国际双语教学与中国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研讨会是中外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2月,我有幸成为了晋城市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两年来,在晋城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我收获满满。研修的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提升。在培训中提升参加工作25年了,我参加的各种培训不计其数,但是晋城市名师培养工程的培训却是最艰难、最严格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导师联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的影响如何尚无定论,对全国22 382份博士毕业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多学科联合指导对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和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该效应大于单学科联合指导,且在不同学科领域均得到验证;第二,单学科联合指导仅对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增值无显著影响,仅对工学和医学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增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第三,在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中,多学科联合指导的积极作用更强,但多学科联合指导的覆盖面有待扩大。为有效提升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应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促使更多博士生尝试跨学科研究,给学位论文为跨学科选题的博士生配套以多学科的导师指导。  相似文献   

16.
联合指导目前已经成为博士生学术指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和传统的单一导师制相比,联合指导制度的效果具体如何,相关的实证分析较为不足。本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博士离校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异质性分析、拉索回归调整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联合指导制对于博士生研究产出和能力发展评价的学科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形式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导师制,联合指导制对博士生的研究产出、能力发展发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进一步的学科异质性分析中,结果表明在理学、工学、医学中,联合指导制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研究产出和能力发展水平;在农学和社会科学中,联合导师制的影响只体现在能力发展方面;而在人文学科中,联合指导制对论文产出和能力发展均无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结论,研究建议在理工医等学科中进一步推广联合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工科毕业生在工作中将会越来越多地面临与全球工科毕业生的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竞争的资本。工程师是否具备工程创新能力,则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国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重科学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文将介绍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国际教育联盟联合开设的工程类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期引入国际化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采用开设网络实时国际化课程,以课程讲授和项目设计指导的方式,使学生直接接受国际跨国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指导,让更多工科学生获得海外工程师执业知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  相似文献   

18.
自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便被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30多年来,该项制度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到自下而上的学位培养单位自行遴选的政策执行变化过程,也显现出各个阶段的利弊特征。为适应博士生培养新要求,当前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正向注重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注重博士生招生资格审定,注重导师指导小组,以及注重基于研究课题和项目的跨学科、跨组织联合指导的新趋势转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8日,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双语师资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教育部有关司局、教育部考试中心、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官员,国内外近20所重点高校领导及教师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我校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常务副院长包华影致开幕词。中心副主任、我校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院长吴圣谷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一、“数学日记”之旅一: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从一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开始写数学日记,回顾这六年的数学日记之旅,真是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对于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指导我从“盲目”的试验到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形式也渐渐由“单一”到“丰富”,在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