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初的豪强政策与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地方豪强势力得到一定规模的发展。这与汉初实行较为宽松和放任的豪强政策有密切的关系。西汉在武帝以前,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于汉竽朝与诸侯王势力的对立,皇朝对地方势力基本上是无暇顾及的,迁豪政策是对豪族的打击与利用并重的,加之在经济上实行放任自由政策,与民生息,地方豪族在汉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汉武时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良字子房,汉初名臣,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西汉政权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大封功臣,获侯功者凡一百四十三人,并列以次序,以彰元功之臣,凡最著者一十八人。而张良虽获侯功,却不在十八功臣之列。这与汉初实行的军功爵制,功次制度,汉高祖刘邦的用人观及其与丰沛集团的密切关系等诸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著名历史学家加藤繁先生认为,汉初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是绝然分立的,国内学者历来承袭此说。但根据新出简牍材料考证,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就开始实行公、私两套财政管理体制,而且汉代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的混同也并非始于光武帝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汉初法制状况,认为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废除秦法后,秦法依然实行着;文景时期废除了一些,但法律刑名依然繁苛。这种看法与一般认为汉初“约法省刑”的看法有所不同。文章还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打赢了楚汉战争之后,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同年五月颁布了关于赐爵制度的诏令。对于汉初的赐爵制度,史学界不少教科书和论文都认为它是刘邦背叛了农民起义之后,大力扶植军功地主,扩大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对农民阶级实行的反攻倒算,根本无历史进步作用可言。笔者的看法完全与之相反:汉初赐爵制度不仅不是对农民阶级实行的什么“反攻倒算”,而正是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汉初赐爵制度不仅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汉初法制状况,认为刘邦宣布“约法三章”、废除秦法后,秦法依然实行着;文景时期废除了一些,但法律刑名依然繁苛。这种看法与一般认为汉初“约法省刑”的看法有所不同。文章还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西汉社会是荆楚社会形态的摹写和复现,汉初,奉行“黄老之术”,实行“无为政治”在经济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文学界,以汉初政治领袖为先导,大力提倡楚风,至枚、马时期造为大赋,使楚风风行于南北。楚风北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更化“,它的发生底蕴在于楚文化的长期领先地位,而秦汉之际的政治变革也直接推动了这场文化界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晁错是汉初文景时期一位很有作为的思想家、政论家。针对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社会内部所潜伏的种种矛盾,他及时大胆地提出了"守边备塞劝农务本"以及"削藩固国"的治国思想。晁错的治国思想对汉初政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档案直接为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服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萧何收存秦朝档案典籍,并运用档案帮助刘邦打天下与治天下;曹参“攻城略地,功最多”,被记录在军功档案之中;张苍作为秦汉两代的档案工作者,在“文景之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人作为汉初的名相,他们的成功都不同程度地得益于对档案的重视与运用。档案成就了汉初三相的功业,这也反映了秦汉时期档案管理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档案直接为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服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萧何收存秦朝档案典籍,并运用档案帮助刘邦打天下与治天下;曹参“攻城略地,功最多”,被记录在军功档案之中;张苍作为秦汉两代的档案工作者,在“文景之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人作为汉初的名相,他们的成功都不同程度地得益于对档案的重视与运用。档案成就了汉初三相的功业,这也反映了秦汉时期档案管理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从汉初到武帝前经历过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时期。虽然焚书坑儒给儒学造成了极大打击,但秦统治者并未完全放弃儒家思想,而且汉初的黄老思想中也渗透有很多儒家的观点。此外,儒学在民间的传承也从未中断。在这一时期,一些儒家学者积极地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使儒学适应了汉代现实政治的需要,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一切与儒家思想在汉初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汉初文人为了应对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秦王朝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塑造,并心照不宣地塑造出相似的形象.这种塑造与汉初社会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在汉初文人群体的塑造活动中,贾谊的塑造最为成功,影响最为广泛,这与贾谊成功的塑造手法息息相关.随着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发现,汉初文人群体包括贾谊所塑造的秦帝国形象存在不实,但流传广泛、令人信服,也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相异的。  相似文献   

14.
李恒全同志认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受田宅的实施对象是汉初军队复员人员,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据律文所示,政府授田或个人占田数量多少,只是根据户主的爵次和身份等级,与军功没有必然联系.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汉初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授爵途径开始呈现多样化特点,即由军功授爵逐渐向事功授爵、国家赐爵、以德赐爵、因亲封爵、继承等方面转化.<二年律令·户律>是国家授田和限田的一般标准,显然与高帝五年诏"法以功劳行田宅"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和政策。人们往往认为,在这一政策的实行中,重农必定抑商,抑商必然重农,秦汉两代更是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典型。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汉初六七十年间,推行的是以重农而不仰商为主的政策,它与人们常说的重农抑商有着极大差别。文章对汉初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14-19,58
汉初社会经济严重凋弊,再加上“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基本萎缩。惠帝、文、景之时,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商品经济亦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景象。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汉代社会经济(包括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是汉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叔孙通制礼作乐大抵皆袭秦制,但自称"知时变"的他对习楚俗、乐楚声的刘邦不免会有所迁就,楚风楚俗因而大量融入了汉初礼乐制度。在汉初礼仪中可以显见楚人尚东、尚赤之习的影响,楚地旧祠的司命、东君、云中君等神祗皆被纳入了汉初的国家祭祀系统,楚声楚调也从荆蛮之地堂皇地进入了汉室正堂,与雅乐并见于汉初的宗庙乐章之中。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鉴于秦王朝“十三岁而牡稷为虚”的历史教训,汉初统治者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实行新的统治策略,使王朝长治久安。汉初士人们承先秦遗愿,纷纷著书立说,为统治者进言献策,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为了适应这一政治局面,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理论性整合,在这一理论创新过程中,董仲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成功上升为汉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及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相似文献   

20.
<正>汉初思想家的时代感西汉初年产生了成批的著名史论,如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晁错的言论、贾山《至言》、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等。史论活跃的局面,是汉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各方面社会矛盾推动的结果。汉初思想家处在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亡汉兴的历史转折时代,处在新的封建统一政权刚刚建立,必须解决它在政治上经济上所面临的矛盾以巩固自己的时代。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