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外援助是欧盟建构与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援助成为深化欧盟—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为拓展欧盟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与流动性,欧盟积极开展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2015年,欧盟启动“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支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欧盟—东盟高等教育政策对话,推动东盟资格框架实施,推进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东盟高校学生国际流动。欧盟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方的主体地位,关注受援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高等教育援助的国别差异性,注重通过援助促进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如何更好地化解区域教育治理理念上的分歧,探寻双方共同利益的增长点,提升教育援助与受援方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并以此为纽带促进务实性教育交流合作,这是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持续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2.
《罗马条约》签订至今,欧盟区域政策的发展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欧盟基金在欧盟区域政策的不断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欧盟基金伴随着欧盟区域政策目标的调整,在其自身结构、功能、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在欧盟最新的七年凝聚计划中,欧盟基金更是以全新的方式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从欧盟基金支持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真正了解欧盟区域政策在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全球经济最具增长力的区域之一。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也存在着政策法律缺失、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全面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优化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合作体系等举措,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莫凡  黄贵森 《高教论坛》2022,(11):74-78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政策规划、平台搭建和国际化办学等方面都凸显了面向东盟的特征。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从区域、国家、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四个主体,分析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济、文化、学术和人力资源动因,并提出新时期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三重策略:区域与国家共谋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顶层规划,地方政府与企业协同助推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民办高校多措并举探索国际化办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过程中,形成了欧盟、成员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在该过程中,各主体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政策产生的各个阶段,存在着多元主体的博弈;在政策的实施阶段,多元主体注重相互合作;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政策的目标着眼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中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盟成立40年来在区域合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取得的成就,面临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评论。总体上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东盟在自身组织机制的建设方面,在调整内部关系,推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社会文化一体化方面,在改善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东盟已发展成为在国际(尤其是亚太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区域合作组织。当然,要实现建立东盟共同体的目标,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东盟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7.
东盟一体化历经42年,"东盟认同缺失"成为东盟一体化进步的障碍。认同建构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与教育具有相互依存与影响的关系,教育政策通过制度、机制、规范等引导追求共同利益的不同国家协同合作。文献研究表明,东盟希望把保存东南亚各国历史、多元文化和遗产作为培养东盟认同意识基础,把高等教育政策作为认同建构手段,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区域主义开放、合作、相互认同的思想理念,建构东盟共有文化知识和集体认同观念,培养年青人东盟意识,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区域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以区域为单位的一体融合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存在着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出于东西方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不同,文章选取了欧盟与东盟的案例,基于物质与观念的视角,对其区域一体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欧盟的形成由合作利益推动,在主权合作上具备物质性;东盟的形成由观念共识推动,在领域合作上强调观念性。  相似文献   

9.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一直以来,欧盟在环境保护上都起着全球领跑者的作用,在国际环境事务中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盟的环境政策自形成至今,以其完善且独一无二的一体化环境政策体系在欧盟内部及世界范围的环境治理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影响着世界环境政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由于经济、政策、地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云南高等教育在布局、规模、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区域协作、增强经费投入及推行区域化战略四方面推进云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故三者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一种德育学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教育不等手道德教育,二者在作用机制、形式、效果、范围诸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必然导出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必须包涵法制教育的结论;二者的区别远大于联系。法制教育未能如其所是地担当道德教育的职责。道德学所采取的正确立场是:二者应当并行不悖,互不干扰。等同论或包涵论会导致德育外延膨胀,边界突破、概念泛化及混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这于学理无据,也会给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13.
洛克和颜之推都极力推崇家庭教育。《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主张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道德教育、讲求道德教育的方法;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必须讲求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各具特色,却又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研究型大学的蓬勃发展。从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教学与科研、育人与服务社会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无疑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奥苏伯尔和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苏伯尔和罗杰斯关于意义学习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我国当代教育产生重要的启示。但两者之间既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也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比较和区别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取各自的精华,并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三个女性都是以樊家树为主轴的恋爱者,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性格的不同,表现、言行也大相径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在她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爱情的不幸者,同样是封建道德思想的牺牲品。文章剖析了反映在三个女性身上的差异与这一共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分权是各国对公共教育进行体制重构而“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权是解决公共教育的“良方”,可以“抄用”并具有普适性。由于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教育分权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所显示出的极大差异性,不论是教育分权的缘由,还是教育分权的内容和效果。这些都会对正在进行教育分权或准备进行的国家,尤其是教育决策层以启迪和警示。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与郭秉文办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与郭秉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对我国现代大学学制的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分别在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改革活动,使得这两所大学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府,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卓越典范。通过论述了他们的办学思想渊源,对比他们在大学理念、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校园文化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思想差异与共同点,以挖掘对我国当代大学建设和发展应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教育体系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三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痴迷"数学,"钟情"创新;数学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自我效能感高;英才身份认同感强。这些对我国的数学英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征,为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7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中生与全国常模相比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均差异显著;(2)高中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等差异,但文、理科学生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存在差异,文科的均分高于理科;(3)高中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结论 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