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朝时,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最为有名。一天,他的好朋友晁补之前来拜访,看到他正挥毫泼墨,转眼间几株栩栩如生的竹子便跃然纸上,晁补之不禁拍案叫绝,吟诗称赞:“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便是“胸有成竹”这句成语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海外英语》2014,(3):38-38,64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喜欢哪种艺术类型?你喜欢抽象艺术吗?你画过画吗,画的什么?你看过动物创造的艺术吗,觉得如何?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文与可画篑笃谷偃竹记》中有一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画里有一段题辞:“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玩味之余,让人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5.
以描绘女性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历来受到关注,画中那些生动,鲜活的形象,既高,又可读;画家愿意画她(们),是借题发挥,可画,可言。本文以三位活跃于画坛的油画家的创作为例,来看待艺术创造的主客体关系,试图说明艺术创作不是对事实的简单重述和复制,而是作者心理,感情与思想的记录,作品是画定的思想与语言的承载体。  相似文献   

6.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生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在创作方法上,他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的创作观念。“眼中之竹”是观察客观事物所留下的印象,是素材积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与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最终完成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为范本,强调师法自然,从自然中选取素材,汲取灵感。中国画家游历山川,眼看心记。注重感受,从而写胸中丘壑、心中意向等。中国的山水画。是在寻求艺术的真谛。寻求创造的活泼与生气。  相似文献   

8.
画竹     
郑板桥题画竹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是郑板桥总结的画竹经验。他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叙述了从观察生活、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完整创作过程,极有见地。画竹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在《文与可画谷(?)筜偃竹记》中有这样的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所谓“执笔熟视”“成竹于胸”,也就是要求对所描写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将客观事物经过综合提炼、组织和建构,在内心形成一个完整形象,然后“振笔直遂”,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沈洁 《生活教育》2013,(12):73-74
摘要:“儿童彩泥浮雕画制作”是一种新型的彩泥浮雕画形式,是在浮雕艺术漫长的发展轨迹中顺应潮流趋势,结合儿童所独有的特点与天性,所浮现出的一朵绚丽绽放的鲜花。通过与学生共同的动手参与,我总结出了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合作、创造、分享。关键词:儿童浮雕制作;合作;创造;分享  相似文献   

11.
正"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尤其是"大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它是一种观念,经过思维、思想过程和沉淀,在中国艺术大范畴中具有普遍意义。元倪瓒所谓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表胸中逸气"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即我们追求的"大写意"。清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齐白石则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画里有一段题辞:"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耳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  相似文献   

13.
帅斌 《职教论坛》2002,(18):31-31
素描不仅是绘画的基础,也是设计艺术的基础。设计艺术首先是艺术,因此设计必须具备艺术的特征,这就是:形象、色彩、构成、感觉,这几方面是构成设计艺术的基本元素。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中外的各类艺术院校在进行设计艺术教学时,首先就把素描这一最朴素的绘画形式作为进行设计艺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学习素描开始掌握线条、体块、构成并运用这些手段来塑造形体。更为重要的是,在画素描的过程中体现了画者的思考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一位有成就的画家无不是在素描中体现了这种思考。在素描中去思考,这应…  相似文献   

14.
一、从摒弃课堂“像不像”的评价语言突破。平常我们总会听到学生这么评价自己的画:“老师,我画得像不像?”“我的画画得真像!”“跟老师的差不多了!”老师往往也会用栩栩如生来形容画的水平。其实,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完全不合理的。“像不像”,那它肯定有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而这个样板就是老师课堂中所带来的示范画。这种标准之下的学生,永远只会依葫芦画瓢。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学生已丢了自己的个性,学生自己不敢再有打破常规的做法。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造”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创造”呢?更何况艺术的创造并不能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况且,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准、更符合他们实际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评价他们的绘画或手工等作品。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绘画建立了严格的从一只眼睛、一个视角看世界的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以散点透视即运动透视创造可游之境,中西方绘画各有其主观性,由于有了“人的坐标”的同一性,对艺术而言,两者都是科学的,都造成了艺术上的合理。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是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与训练,幼儿天生就有的创造与探索欲望往往被限制乃至被扼杀。因此,优化艺术教育活动,保护幼儿的创造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现状分析1.重技能模仿和训练,轻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幼儿艺术教育中长期存在这样的问题:重技能模仿和训练,轻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一些艺术活动中,老师常常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幼儿照葫芦画瓢,而评价的标准也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基准,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只能在老师的规定范围内进…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人说过:国画,“墨处是画,白处也是画”。这的确道出了国画的真谛。其实,国画就是“墨”与“非墨”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小议题画诗     
诗和画,都是通过艺术加工,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于人的文艺创作。众所周知,中国画十分重视“情景交融”,表达深远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宋人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诗和画是密切联系着的。苏东坡也曾评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即道出了中国画与诗的结合,注重诗意表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宝藏中闪闪发光的珍品,是我国绚丽的民族艺术花坛中常开不败的奇葩。追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看到,有无数艺术大师,上下求索,不断创造,历经时间的淘洗与磨炼,使我国的书画艺术达到了令世人惊叹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了文艺作品,这是接受美学一个重要观点。其实,确切地说,“参与”了艺术创作活动的不是读者,而是以读者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本文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欣赏在艺术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创造作用。(一)欣赏创造出欣赏意象,使欣赏活动现实的对象最终完成,使未来的对象得以萌生。欣赏的这种功能因直接指向艺术活动的产品,可称为欣赏的直接创造作用。在欣赏活动中,读者在作品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出欣赏意象,齐白石只画虾不画水,由于形象揭示了生动活脱的虾与水的关系,在观众的幻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