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房屋建设日益向高层迅速发展,而徐变系教的计算和结构徐变分析是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计徐变或计算过于粗略,则所得结果误差大甚至不可信.由于徐变引起结构变形及内力重新分布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工程问题,所以它也是工程界需要控制的一个重点.简述了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和常见的徐变计算理论及各自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晏育松 《科技广场》2007,(4):250-252
任意加荷时刻的徐变度计算公式,即通常所说的混凝土徐变理论,为积分表达式,求解比较困难,它的解决途径大致有三种:1)将本构方程、平衡方程及几何协调方程都化为微分形式,对于简单情况可以得到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2)将本构关系的积分式子近似地用代数式表示,把问题化为带有初应变的线弹性解;3)为了提高精度,采用时间上的逐步计算法,分段予以逼近,此方法可用于复杂受力的结构。本文介绍了徐变计算理论的发展历史,并通过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算例比较了不同收缩、徐变计算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收缩徐变是混凝土材料固有的时变特性,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力与变形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受力和变形受收缩徐变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为了研究收缩徐变对这种复杂超静定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某双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的某一施工阶段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监测,研究分析了在某一挂篮移动阶段,混泥土收缩徐变在短时间范围内对拉索索力及主梁标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徐变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徐变是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持续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探明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在混凝土徐变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及其影响,本文以某铁路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桥混凝土实验室测试数据和实地环境资料建立徐变修正模型,使用Midas Civil平台开展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增加,混凝土徐变不仅导致主梁下挠,还会进一步导致拉索和主梁内力重分布。计算结果显示桥梁服役20年,主跨跨中下挠量达到87.89 mm;近塔端拉索索力显著减小,幅度达到11.43%,边跨远塔端索力小幅增长1.67%;索塔处混凝土主梁负弯矩峰值涨幅达到18.9%,易引发主梁开裂,需重点进行裂缝监测;索塔支座反力涨幅达到11.28%,是支座养护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结构目前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计算理论,并对我国现行不同规范中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悬臂法由于不用水上作业,也不需要架设大量的临设和脚手架,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大跨度桥梁中。然而,由于悬臂法(FCM)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结构体系不同,所以对各施工阶段做结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此外,为了正确分析混凝土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需要前阶段累积的分析结果。本文使用Midas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某预应力三跨连续箱梁桥模型,对一次成桥恒载内力、不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恒载内力、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恒载内力进行分析,并且对一次成桥、不考虑收缩、徐变的悬臂对称施工、考虑收缩、徐变的悬臂对称施工三种计算模式进行评述,说明施工过程、体系转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对超静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静  刘向东 《科技通报》2015,(2):230-232
泡沫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强度偏低、开裂、吸水等缺陷,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泡沫混凝土会产生开裂,需要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准确描述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及受力行为的徐变耦合特性,掌握服役期内的结构的长期变形及受力状态,为建筑结构防护提供参考。传统模型中仅考虑未开裂部分混凝土的徐变及开裂混凝土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在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构刚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裂缝坐标系下泡沫混凝土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分析泡沫混凝土徐变产生及载重分配的机理,得到单轴受压条件下本构关系,按等效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变化的切线弹性模量,在裂缝坐标系下,较准确地描述了泡沫混凝土的平均盈利比率变化与温度和刚度软化之间的关系,经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精度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郭峰  张万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313+44-313,44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分析是桥梁结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以某大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桥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前几个梁段线形的影响,并提出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膨胀混凝土大量使用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为研究其收缩徐变规律,进行膨胀混凝土材料的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对结构典型单元的收缩徐变进行跟踪监测和时变性分析.获得膨胀混凝土材料的收缩规律和结构的收缩徐变规律;检验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板构件采用膨胀混凝土抵消早期收缩的效果.根据膨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研究数据和实际施工进度计划,对典型结构单元施工阶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对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结果显示对结构收缩徐变模拟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由于道路线性受限,同时追求结构美观,桥梁上部结构的选型已日益采用箱型结构,因此出现了较多的宽箱梁、斜箱梁、弯箱梁。此种情况下,采用单梁法计算与采用梁格法计算,将会出现较大的差别。本文依托某项目主跨40+70+4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madis模型,采用梁格法对桥梁的计算,比较箱梁的不同梁格受力状况及支座反力情况,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混凝土徐变定义,描述参数和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徐变的影响,介绍了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各种对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和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工程建设中因各种原因经常会遇到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四边嵌固现浇楼板挠度计算等问题。在开发哈市群力新区的工程建设中,根据弹性力学中的板壳理论提出将其转化成交叉板带体系进行简化计算,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支梁在预应力筋张拉后,由于张拉力使梁体产生上拱变形,又因混凝土的徐变使该变形随时间而发展。针对某单幅桥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合国内外有关规范计算徐变系数,采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对梁体在施工及运营不同阶段荷载作用下的受形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对于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要据建筑造型要求,斜屋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这种结构类型,斜屋面究竟会对结构产生哪些影响,该选取什么样的简化模型进行计算也困扰着广大的结构工程师,本文通过对PKPM简化成屋面斜梁的计算模型和ETABS的有限元分析进行对比,比较清楚的反应了结构的实际振型,为以后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反演的研究方式对地球进行分析研究,之前就有学者通过几何学的理论对地球进行正、反演计算;计算完成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假设,具体可以进行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以及无限均匀等假设,采用声波方程完成相应的计算;然后需要在声波波动方程的计算条件下对黏弹性介质和双相介质进行相应的正、反计算。但是在实际分析研究过程中,实际的介质并不是各向同性、均匀以及拥有完全弹性,因此,对人们研究演算地下介质以及实际的地球结构的真相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勇 《西藏科技》2015,(3):79-80
文章采用有限元理论和midas/civil软件对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的临时钢栈桥额度桥面板和主梁进行了结构计算,结构表明该桥满足施工的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的是将混凝土模拟成线性梁单元,利用有限单元法以计算其徐变特性对结构的作用效应。尽管关于混凝土徐变的计算方法已经很成熟,但本文中介绍的推理计算方法,是按照大家熟知的结构力学中力法和位移法的学习思路,逻辑清晰,便于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计算时,会涉及到很多计算方面的问题。但是有时候工程设计人员可能并未考虑到,通常会运用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这对于对计算要求较高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来讲并不合适。为了保证隧道衬砌工程计算结果的合理有效,本文就其常见的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挂篮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在长达6个月的冬休期间产生的徐变,是否对刚构的合拢产生影响,主要介绍计算的方法和依据,通过本结构的计算,对刚构影响很小,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高性能计算应用将建模、算法、软件研制和计算模拟融为一体,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在重大科学发现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应用的必要纽带。文章从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不同科学计算应用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谈起,回顾和剖析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协同通关,发挥学科深度交叉的优势,在"曙光1000"并行计算机上完成了多个应用软件并在天然DNA的整体电子结构理论计算、激光晶体材料(LBO)电子态理论分析及广义本征值并行计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水平成果的案例。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位列我国科学计算应用发展的前沿。在应用水平、计算规模及成果显示度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的背景下,文章选取了大气科学、生命科学、高能物理、计算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典型传统科学计算应用,从科学家的视角对它们的现状、领域发展促进及未来趋势作了介绍,以期能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与关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科学计算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