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2年1月28日深夜,蓄谋已久的日军在上海闸北发动突然袭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日间的第一次正面较量,代表着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在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卫国史诗中,朱耀章烈士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其中的壮丽一页。  相似文献   

2.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进攻上海,中国军民的淞沪抗战开始。日本军队进攻上海也是对英国利益的直接侵犯,期间,以《泰晤士报》为首的英国报界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和批评,对中国军民淞沪会战时英勇抗敌的称赞和声援,与之前卢沟桥事变时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英国政府援华制日政策的制定施加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军在芦沟桥启衅,发动对华全面战争后,一面以重兵进攻华北,一面又在上海蓄意寻衅,挑起虹桥机场事件,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华战争。在中国军民的奋勇抗击下,日本侵华军陷在上海战场三个多月,使其“三个月亡中国”的侵略计划未能得逞。 本组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史政局暨战史编纂委员会等全宗档案。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1937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中国方面的应战,战事的扩大,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和战线的转移,日本侵华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行,国民党政府军政要员对战役的见解,英美等国对中日双方所持的态度,以及中国方面军事当局在战役指挥决策上的失误等情况,对研究日本侵华史与抗日战争史均有参考价值,特选编公布。  相似文献   

4.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继卢沟桥事变之后,又在上海挑起事端。声势浩大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成为"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奋起抗击外侮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华民族历经八年抗战,终于在绝境中浴火重生。上海市档案馆藏有一大批抗战档案,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两次淞沪抗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有关。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展示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201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8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5.
沈慧瑛 《中国档案》2006,(10):64-65
苏州档案馆馆藏商会档案中,有部分案卷详细记载了一位美国青年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事迹,他就是早于飞虎队来到上海,参加过淞沪抗战,并在战斗中牺牲于苏州的美国飞行员罗伯特·萧特。罗伯特·萧特(1905-1932),英文名为Robert Short,美国华盛顿州泰科玛人。美国盖尔飞机公司驾驶员。毕业于寇蒂施民用航空学校,后兼习军事航空。1930年来华,在上海从事贸易工作。1931年6月,萧特被国民政府聘为军政部航空学校飞行教官。1932年,萧特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上尉。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战机轰炸上海,手无寸铁的百姓无辜遭殃,繁华…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史学》2015,(1):65-66
<正>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日军入侵闸北华界市区和北郊一带。日本在中国的暴行,还牵动着租界内乃至西方众多爱好和平反对强权人士的心,瑞士人瓦尔特·博斯哈德(Walter Bosshard,1892-1975)便是其中一位。1932年2月20日至3月22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博斯哈德正在上海。他用手中的照相机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两次淞沪战争在此爆发,上海人民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这些都在档案中留下了真实的记录。8月20日,上海市档案馆举行馆藏抗战档案发布会,向社会首次公布50件馆藏抗战档案。此次公布的档案分为"中流砥柱""同仇敌忾""罪行铁证"和"国际关爱"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可是,蒋介石仍然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军事上不断骚扰我八路军、新四军;在舆论上颠倒黑白,千方百计封锁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功绩。为粉碎蒋介石的舆论封锁,唤醒国统区的广大人民起来抗战,中国共产党决定在湖南创办一份宣传抗日的报纸。在长沙创办报纸 1938年1月,田汉、廖沫沙与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徐特立商议,将报纸的名称定为《抗战日报》。社址设在长沙皇仓坪的一座电影院楼上,计划内容和形式大体与上海的《救亡日报》相似,是作为《救亡日报》的姊妹报出版的。1月28日,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日,《抗战日报》也于那天正式创刊。在创刊号上田汉亲自撰文,纪念淞沪抗战,其中还特别写到参加过淞沪抗战,时任湖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2,(19):48
今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80周年,近日,上海音像资料馆、民革上海市委等联合发布一批摄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珍贵历史影像,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包括有声和无声画面。此次上海发布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资料包括从民间搜集到的"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电影片段、联华影业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的上海淞沪抗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斗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激烈残酷的一次战役。国民政府几乎将它所有最精锐的主力部队都投入了战场。胡宗南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这支号称"天下第一军"、蒋介石赖以起家的嫡系部队,从1937年9月初奉命投入淞沪战场,血战两月余,直至战役结束,为这次战役付出了惨重的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东北的日军借口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暴发。渠县人民得知这些消息后,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救亡运动直至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2.
这组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档案,记载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外商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公司卷土重来,垄断我国石油制品市场的情况。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虽有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之设,但产量有限,炼油设备落后,油品质量低劣,仅行销于西北一隅。滨海沿江各省以及东北、台湾等省区的油品供应及油品价格的涨落,悉操外商之手。了解这一时期石油制品的进口和国民党政府对外油的依赖,可以加深对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考察。特予披露,以供研究中华民国史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吕杏庐 《湖北档案》2001,(1):108-110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吕杏庐 《湖北档案》2001,(2):108-110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1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6.
<抗战>三日刊,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刊,邹韬奋任主编.它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之一,在抗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40年下半年以后的国际形势,增加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困难。德、意帝国主义为了让日本放手南进,对国民党政府使用军事压力,疯狂轰炸国民党统治区,另外还使用了外交诱降等办法。美英方面由于受到日本南进的威胁,力图以牺牲中国来换取与日本的妥协。在这样的国际形势影响下,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危机加重,防共、限共、反共的活动加紧。1941年1月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广播电台的前身是1932年2月无锡国难委员会集资筹建的无线电广播电台。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侵略军从上海租界向闸北一带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声援下,奋起抵抗。这次淞沪抗战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  相似文献   

19.
唐夏 《北京档案》2012,(1):53-55
《淞沪停战协定》内容如何事变之初,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京沪卫戍司令蒋光鼐和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向全国通电表示"为卫国守土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弹一卒,绝不后退"的决心,奋起抗日.2月3日,张治中请缨获准,率新编第五军赴沪增援参战."一·二八"淞沪抗战打了33天,中国军队在民众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20.
孙林 《湖北档案》2007,(7):45-46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侵犯上海,遭到中国守军第十九路军的顽强抵抗,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月29日凌晨4时20分,日本飞机多架由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本第三舰队航空母舰上起飞,向上海闸北一带俯冲空袭。上午10时许,日机向位于闸北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房投弹数枚,引起猛烈爆炸,由于厂房内纸制品堆积甚多,燃烧极快,到下午5时许,全厂尽毁,焚余纸灰飞达数十里外,占地80余亩的商务印书馆数座厂房被烧成断壁残垣,变成一片瓦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