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红 《教学研究》2007,(3):217-219
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迅猛发展,使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点.本文就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它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以及它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促进教育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注重科学主义的量化研究相比较,现在的教育科研方法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很有意义而且容易为教师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值得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熟悉和运用。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叙事就是陈述人、动物、宇宙…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的研究"是近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文章试图通过对教育"质的研究"方法的涵义、特点、优点以及缺点的分析,以达到对教育"质的研究"方法的"再认识"。质的研究可以与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它是一种自然的、归纳性的、描述性的和整体性的研究。质的研究可以与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混合方法研究是近几年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范式,由于其提倡在同一研究中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而深受学术界关注。针对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整合性等问题,以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互对立的现状,混合方法研究从"和合"的思维方式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混合方法研究逐步兴起,并被教育研究方法论者称为是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综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各种优点,给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能唯方法马首是瞻,而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7.
质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的研究方法(qual itative research)是一种新形式的定性研究,或者说它是在原来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与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相近但又有所区别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确切地说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范式,是同类性质的研究方法的统称。  相似文献   

8.
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微观层面的细小事件的质的描述,来阐释流动在现象背后的真实。运用经验叙事的方法,研究教师的生活故事,从而挖掘并认识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的深层规律,不失为教育科学研究中一种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其兴起背景出发,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内涵、方式和特点及其实施的过程,并就目前人们对其一些普遍性的误解进行一些澄清。  相似文献   

10.
林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121-122
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它从微观层面上把握教育问题,建构与人对话的方式,探求被研究者内心情感。从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中探讨其方法的特点,讨论质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
R&D模式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构成的连续体。在教育研究中,这一模式不仅受到行动研究的消解,而且招致研究者的观念偏差,在实践中已处于边缘化和失衡的境况之中。要改变这种境况,教育研究者应正确认识R&D模式的内在价值,着力从R&D模式的深化、思维方式的转换、评价研究的拓展、转化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量的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最基本的范式之一。自它起源之日起,量的研究就在教育科学各门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中也会存在一些误区。研究者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量的研究方法时应注意它的局限性,寻求最恰当的使用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整合教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定量研究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研究范式之一,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可量化的观察、调查、试验等,旨在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题"等对教育行动研究的泛化及滥用现象;混淆教育行动与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秉持跨学科研究取向,以问题为中心,正确认识、评价和定位教育行动研究,廓清概念、规避"唯方法主义"倾向、重视理论思维,方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为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对校本教研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综合而言,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关注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到关注其复杂性,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一个趋势。为此,需要反思曾经用过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具体来说,至少应考虑:(1)探寻一般性理论,还需要结合具体时空条件的、具有特殊性的深入研究;(2)超越还原式的研究思路、放弃根据预定计划演绎确定活动结果的做法;(3)关注教师、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研究者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有意义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不是一种学院化的职业,本质上不是为了一种知识体系而完成、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是指以教育的方式来研究教育。为此,应该意识到教育研究本身所蕴涵的实践本性,教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研究的生命所在,应该在教育研究中达成基于这一实践本性基础之上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9.
浅析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叙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综合陈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特点、方式及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是传统教育管理研究的两条惯用套路,它们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实地研究正是试图在克服和消解这些弊端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它力图对现实中的管理作为和实践问题予以理性反思和阐释,构成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