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影响已不由人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互联网正在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育要直接面对网络,接受新兴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成为一种必然。大力开发利用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互联网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自由地实现全方位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一把文化的“双刃剑”,既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也有其破坏性的一面。所以,应作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各种网络文化相互激荡,对广大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入手,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各种网络文化相互激荡,对广大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入手,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文化未诞生之前,人们依托文字、图片、声音等媒介满足自身对信息交流的需求。互联网技术问世后,其独有的信息传播优势、信息类别多样化优势,在迅速匹配民众信息交流需求的基础上,充实了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所获信息的类别。网络文化在互联网进入民众视角后,逐渐形成的系统性文化更新体系,指的是由互联网信息沿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伴随互联网技术持续升级和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虽然也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网络信息的制造者,但更多的时候是网络信息的受信者,大学生在求知观、交往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受到了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选择、注意、理解、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改变等具体影响过程;二是大学生、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环境、主导价值观和次要价值观之间相互关联的具体影响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融入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之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和学会利用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它了解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掌握更多的信息,简便、快捷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与互联网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青年学生既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网络文化的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师大的发展,信息科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群体中,互联网和手机是他们身边最密切的伙伴,微博通过互联网和手机通讯融入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高校看好微博的强大影响力,利用这种新兴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是,在利用这种新兴传媒的同时,各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者应该把握住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做好网络信息的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出现的信息传播“第四媒体”,正广泛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信息在全球的自由流动,成为文化全球化的突出表现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普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思维形式、学习内容产生着及其深刻的影响,忽视对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管理将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特点、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高校如何加强学生网络使用的管理,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影响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青少年时期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冲突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它容易破坏其已经积淀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目前,由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发展较早,各方面比较成熟,致使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互联网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这意味着网络…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像一把"双刃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探索、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提出抢占网络文化阵地畅通信息诉求渠道、完善机制加强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1994年 3月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的成员后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网络世界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一种校园时尚。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互联网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网络技术的发展 ,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校园出现了学习电脑热潮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质和信息意识 ,有利于学生接受诸如科技观念、风险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等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网上信…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环境的特性 1.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巨大而又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全球性论坛。人们俗称它为“全球图书馆”。开放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较大的信息选择空间,也使青年一代对文化和思想的接受更具个性.但是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就也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影响下,高校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与资料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并且不同的文化与思想均在互联网中进行传播,对于高校学生的思维与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此种影响具有“双刃性”。再加之,高校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尚且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中,现阶段互联网环境中所存在的鱼龙混杂信息影响下可能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为此文章立足于互联网思政视域基础上,将传统文化视为核心内容,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凭借新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进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内容的创新性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传递为主要手段的文化活动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是人类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网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动态、价值取向以及个性心理等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大媒体”。与互联网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当代大学生既是网上冲浪的主力军,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网络文化的出现,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网络文化“双重影响”的特点分析 所谓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人——机”信息互动为沟通半径、以个性化的选择偏好为基础的“价值——行为世界”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向光 《大学时代》2006,(11):168-169
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互联网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圈,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强,他们充分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愉悦。但是也应该看到,危害大学生思想和计算机犯罪问题也日益凸现,这就要求高校采取措施,杜绝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把互联网建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集中地带。与此同时,网络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2005,(7):7-7
网络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表现在:(1)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和生存方式;(2)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多种信息垃圾(例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反动言论)会弱化青少年的首先意识;(3)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4)网络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少年不首先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我;(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原因;(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构成危害和威胁;(7)互联网的示范性将对青少年的恋爱、婚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网恋、早恋、同时与几个人恋等)。  相似文献   

20.
<正>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内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具体需要,体现的是民众对互联网的价值认知,代表的是民众互联网思维方式.当前,在创造网络文化及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人中,大学生占比较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但是创造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更是受到网络文化持续影响的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教化作用,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思维逻辑和思考习惯.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就必须考虑网络文化的本质思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思考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